王華


【摘要】目的:分析研究臨床應用喹諾酮類抗菌藥物的不良反應發生情況,為臨床安全用藥提供有力的依據。方法:回顧性分析我院在2015年1月到2016年1月所收治的應用喹諾酮類抗菌藥物產生不良反應患者資料100例。結果:喹諾酮類抗菌藥物中出現不良反應最高的藥物為左氧氟沙星,出現不良反應最低的藥物為加替沙星,患者產生不良反應通常出現在皮膚、神經系統以及消化系統中,比較存在統計學意義(P<0.05);應用喹諾酮類抗菌藥物產生不良反應和患者的年齡、給藥方式以及藥物不良反應發生時間密切相關,比較存在統計學意義(P<0.05);應用喹諾酮類抗菌藥物產生不良反應和患者的性別無關,比較不存在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臨床中需要提高對喹諾酮類抗菌藥物的監管力度,確保藥物臨床應用安全性。
【關鍵詞】 喹諾酮類抗菌藥物;不良反應;安全性
[Abstract] Objective: analysis to study the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quinolone antibacterial drugs and the adverse reactions of provide powerful basis for clinical safe drug use.Methods: retrospective analysis in January 2015 to January 2016 application class quinolone antibacterial drugs treated by data of 100 cases patients with adverse reactions.
Results: class quinolone antibacterial drugs drug adverse reaction in the highest for levofloxacin, adverse reaction to add for the lowest drug, adverse reactions in patients with usually appear in the skin, nervous system and digestive system, compare there is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 < 0.05);Application of quinolone antibacterial drug adverse reaction and patient's age, dosing method and adverse drug reaction time is closely related to compare there is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 < 0.05);Application of quinolone antibacterial drug adverse reaction and the patient's gender has nothing to do, is there is no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 > 0.05).Conclusion: clinical need to improve in the class of quinolone antibacterial drugs supervision, to ensure that the clinical drug application security.
[Key words] class quinolone antibacterial drugs;Adverse reactions;security
【中圖分類號】 R796.6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2095-6851(2017)08-052-01
喹諾酮類抗菌藥物屬于一類人工化學合成抗菌藥物,早在1962年被首次合成,此類藥物臨床中發展快速,已經研發出第四代藥物,喹諾酮類抗菌藥物存在抗菌譜廣,抗菌作用強,組織濃度高,口服吸收好,和其它藥物之間不會產生較差耐藥性,同時患者無需接受皮膚試驗等優點,在臨床中主要用來治療皮膚軟組織感染、肺部感染、腹腔感染、腸道感染、骨關節感染以及尿路感染等[1]。最近幾年以來,由于一類新品種藥物的不斷研發,在臨床中獲得了廣泛的應用,其中包括消除半衰期比較長的氟羅沙星以及洛美沙星,同時也存在對需氧革蘭陽性球菌以及厭氧菌抗菌作用比較強的加替沙星和左氧氟沙星等。由于喹諾酮類抗菌藥物其抗菌譜寬,組織分布廣,作用明顯,毒性低,給藥方便特點在臨床中獲得了廣泛的應用,對此類藥物引發的不良反應報道隨之增多,部分藥物不但會導致常見不良反應,還會引發部分特殊不良反應,受到了臨床醫生以及患者的重視。本文選取我院在過去一年之內所收治的應用喹諾酮類抗菌藥物產生不良反應患者資料100例,總結出現不良反應的影響因素,現匯報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回顧性分析我院在2015年1月到2016年1月所收治的應用喹諾酮類抗菌藥物產生不良反應患者資料100例,100例患者中男性59例,女性41例,患者的年齡區間在22歲到80歲之間,平均為44.4±4.1歲,其中年齡小于60歲患者40例,年齡大于60歲患者60例;100例患者靜脈給藥90例,其他方式給藥10例;100例患者中泌尿感染20例,消化道感染20例,呼吸道感染30例,皮膚和軟組織感染10例,口腔感染20例。
1.2 方法:
喹諾酮類抗菌藥物對患者產生神經系統的損傷最嚴重,患者主要表現癥狀包括煩躁、頭痛、視力降低、頭暈以及聽力降低等,產生原因和藥物抑制人體內γ氨基丁酸和受體結合密切相關,同時患者應用喹諾酮類抗菌藥物產生消化系統不良反應的幾率也比較高,臨床表現包括食欲降低、惡心、腹瀉、嘔吐、腹痛以及上腹不適等,喹諾酮類抗菌藥物還會引發患者出現皮膚及其附件不良反應,臨床表現包括靜脈炎、皮炎、紫癜、皮疹、紅斑、藥疹以及瘙癢等。對100例患者的病例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通過表格記錄患者的性別、年齡、原有疾病、導致不良反應的藥物名稱、不良反應出現時間、不良反應表現癥狀等。endprint
1.3 統計學處理:
所得各項數據通過SPSS18.5統計軟件進行處理,其中計數資料采用率表示,進行X2檢驗,計量資料采取均數±標準差表示,進行t檢驗,所得P值用來判斷是否存在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喹諾酮類抗菌藥物中出現不良反應最高的藥物為左氧氟沙星,出現不良反應最低的藥物為加替沙星,患者產生不良反應通常出現在皮膚、神經系統以及消化系統中,比較存在統計學意義(P<0.05),詳細數值見表1;應用喹諾酮類抗菌藥物產生不良反應和患者的年齡、給藥方式以及藥物不良反應發生時間密切相關,比較存在統計學意義(P<0.05);應用喹諾酮類抗菌藥物產生不良反應和患者的性別無關,比較不存在統計學意義(P>0.05),詳細數值見表2。
3 討論
喹諾酮類抗菌藥物對革蘭陽性菌以及革蘭陰性菌存在比較高的抗菌活性,其中包括金葡球菌、淋球菌、鏈球菌、球菌以及肺炎球菌,對于大腸桿菌、綠膿桿菌、沙門菌、肺炎桿菌、痢疾桿菌以及流感桿菌的抗菌活性更加高,臨床中得到了廣泛的使用,但是抗菌藥物的應用以及濫用也為其帶來了部分負面效應,其中有藥物不良反應、藥害事件以及耐藥性提高等,所以臨床中需要加大對于喹諾酮類抗菌藥物的監管力度,提高用藥安全性[2]。臨床中應用喹諾酮類抗菌藥物需要嚴格把握其應用劑量以及適應癥,了解藥物禁忌癥,依照有關規定顯示,喹諾酮類抗菌藥物能夠用于腸道感染、社區獲得性泌尿系統感染以及社區獲得性呼吸道感染中,剩余感染性疾病治療需要嚴格依照藥物敏感性試驗進行選擇,在外科圍手術期應用更加需要嚴格控制[3]。喹諾酮類抗菌藥物應用之后產生效應比較顯著,藥物濃度高,效應時間長,抑菌作用維持時間長,所以臨床應用需要謹遵醫囑,禁止自行用藥,給藥時間間隔需要適當增加,防止產生毒性反應,由于喹諾酮類抗菌藥物會對機體的鈣磷代謝產生影響,所以孕婦、哺乳期女性以及18歲以前的兒童嚴禁使用,因為喹諾酮類抗菌藥物的脂溶性比較大,能夠穿透血腦屏障,因此對于癲癇和精神疾病患者禁止使用,防止產生嚴重中樞神經系統不良反應,因為喹諾酮類抗菌藥物通過腎臟排泄,所以對于腎功能減退患者嚴禁使用,如果患者必須接受此類藥物治療,需要酌情減量,針對腎功能正常人群也禁止大劑量使用,防止產生結晶尿以及腎功能衰竭現象[4]。喹諾酮類抗菌藥物應用期間,需要注意和其他藥物之間的相互作用,此類藥物能夠和含金屬離子的藥物、茶堿、氯潔霉素、抗酸藥物、氯霉素、咖啡因、萬古霉素、華法令、氨基糖苷、紅霉素以及丙磺舒等藥物產生反應,造成藥效下降,或是應用后產生毒性增加,所以上述藥物不能夠與喹諾酮類抗菌藥物聯合使用[5]。喹諾酮類藥物對胎兒可致畸,使兒童關節發生病變,因此孕婦,哺乳期,兒童應避免使用。喹諾酮類藥物可引起注射部位疼痛及靜脈炎等,因此在輸入本品時最好輸入5%的葡萄糖溶液,并控制速度。通過對本文所選100例患者的研究顯示,喹諾酮類抗菌藥物中出現不良反應最高的藥物為左氧氟沙星,出現不良反應最低的藥物為加替沙星,患者產生不良反應通常出現在皮膚、神經系統以及消化系統中,應用喹諾酮類抗菌藥物產生不良反應和患者的年齡、給藥方式以及藥物不良反應發生時間密切相關,應用喹諾酮類抗菌藥物產生不良反應和患者的性別無關。綜上所述,臨床中對于喹諾酮類抗菌藥物需要加大監管力度,嚴格按說明書上的要求進行應用及操作,做到合理應用,并注意不良反應的觀察和處理,在發揮藥物最大程度抗菌作用的同時確保用藥安全性。
參考文獻
[1] 葉曉光,韓菊梅.體外氟喹諾酮類誘導肺炎克雷伯菌耐藥與臨床分離耐藥株QRDR變異的差異研究[J]. 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14,25(1):23-26.
[2] 錢元恕,陸杰,黃仲蓀,范維正,徐晨,陳永.諾氟沙星側腦室點燃大鼠癲癇及腦超微結構變化[J]. Acta Pharmacologica Sinica,2012,20(12):958.
[3] Ferguson J,A l-A jm iR,K ubinR,etal.A double-blind placebo andlom efloxacin controlled hum an volunteers' photo test study todeterm ine the photo sensitising potential of oral m oxifloxacin (D ay12-8039)[J].8th IC ID,2011.59.
[4] 陳婧,張杰,郭子皓,高茹,龐桂梅,史辛冬,郝建宇.含氟喹諾酮類藥物的四聯方案對根除幽門螺桿菌的治療價值[J]. 中國醫藥導刊,2014,26(3):123-124.
[5] Barrierc S. Enhanced elimination of ciprolloxacin after multipledoseadministration of rifampin to rabbits [J]. Antimicrob Agents Cherrother, 2010,33:589-59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