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思筱
摘要:我國老年大學的發展時間較短,企業內的老年大學更是處于萌芽時期,處于嘗試發展的階段,但其中取得的成績與模式的改變也是不容忽視的。本文對我國企業老年大學的現狀進行了初步分析,總結了在發展過程中遇到的困惑與困難,最后對其今后的發展提出了自己的見解,并對未來的整體走向提出了整改方案。
關鍵詞:老年大學 離退休人員 企業管理 多元化
老年大學為離退休人員提供了“老有所學,老有所為,老有所樂”的理想場所。離退休人員也在此充分發揮了其特長,通過學習互助、經驗分享、社會義工等方式,使他們利用自己的經驗、能力服務于社會,既展示了自己的才華,又豐富了他們的晚年生活。
一、企業老年大學的發展現狀
有關材料顯示,截止到2013年年底,全國共有老年大學5.4萬所,在校學習人員692萬人。以首都航天公司為例,企業老年大學是服務于離退休人員的一個學習平臺,截至目前辦學將近30年的時間,招收的學生已經達到了上萬人。從最初的簡單課程一直到現在緊跟時代的課程,不斷發展進步。老年大學對企業及個人的發展起到了關鍵而又積極的作用。首先離退休人員通過各種興趣班的學習,在豐富自己文化知識的同時,更開闊了眼界。其次離退休人員在家庭中的分量較重,通過學習不僅在家庭中可以改善家庭的氛圍,解決家庭矛盾,更能安定家庭的團結。只有保障好大后方的穩定,前線的戰士才能更好地拼搏奮斗。離退休人員退休后,曾經的經驗技巧也都是一筆豐厚的財富。將自身的知識傳播出去,這也是對企業文化的一種傳承。
二、企業老年大學存在問題
(1)師資力量不足。
教師隊伍的匱乏及單一性,嚴重影響了老年大學的教學質量及招生情況。現如今企業中老年大學的教師資源無外乎兩種,企業專業人才和社會專業人才。企業內人才大多工作與授課兼顧,投入的時間精力較少;社會專業人才收費貴,時間也相對要求更為嚴格。建立一支針對離退休人員教學好、耐性高的教師隊伍較為困難。
(2)學員年齡層次斷檔。
按照我國退休政策劃分,女性退休人員的年齡為55歲,男性為60歲,但在課程中主要學習人群的年齡為65-75歲,占了70%左右,而在55-65歲的人之中,大多數都選擇了旅游、探親等活動。這就造成了學員年齡層次的斷檔,學員年齡較大的問題。
(3)課程設置缺乏新意。
企業老年大學教授的課程有限,局限性多,大部分課程都是以鍛煉健身、書畫休閑類的活動為主,都是一些老舊的課程。現如今,時代在飛速的發展變化,退休人員的心理跟需求也隨之改變,老年大學如果沒有一些新鮮且能吸引人的課程,師資的穩定性也會每況愈下。
(4)招生困難,資金匱乏。
由于企業老年大學的學生基本為企業退休人員,外部的招生較為困難,基本上處于關起門自給自足的狀態。而這類老年大學教師資金基本由企業自身承擔,經費不富裕,學員上課繳納的學費也是少之又少,也就由此得出,很多有經驗有能力的教師不愿意來此教課,沒有好的教師,學生的資源也就越來越少。
三、企業老年大學對策反思
(1)創新課程模式,轉變思想認識。
堅持“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改進管理模式,嚴格控制資金管理。充分信任教師,關心學員,建立互助互愛的輕松氛圍。在課程設置上要增加與現今社會相關的一些課程,比如計算機、外語、手工編織等課程,讓他們外出旅游或在家中休閑都有用武之地。對學員也可進行法律、心理教育的講座,讓他們直面人生的后續階段。
(2)加強宣傳力度,加大投入力度。
積極開展活動,提倡教育是終身的精神努力方向。加大宣傳力度,無論是報紙期刊還是招生海報。改善現有的教學環境,提升辦學水平。企業投入的資金有限,但可通過上述宣傳情況,提高招生數量。其次可以將老年大學學員的作品進行展示義賣,這樣做既能增強學員們的信心,又能達到宣傳的力度。也可尋求社區、公益團體、其他公司的幫助,得到愛心支持。
(3)完善相關制度,明確發展方向。
企業負責人要明確制定有關老年大學的管理條文,更好地規范負責人及課程的制定,使教學質量得到更好的保障。以抓好規范化建設為前提,提高教學水平及管理為目的,積極開展老年大學教育科研活動,增強老年大學的凝聚力與吸引力,讓更多離退休人員能走進課程,受惠于老年大學。
參考文獻:
[1]董之鷹.新世紀的老年教育與資源價值觀[J].中國人口資源與環境,2001(1):11.
[2]司蔭貞.開展老年教育——建立終身教育體制[J].職業技術教育,2010(2):42-44.
[3]劉平生.中國城市老年教育研究[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4]李金生,方向明.中國航天離退休工作實用手冊[M].中國宇航出版社,2015.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