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勇+鄧驕業
摘要:文章深入研究探討對城鎮化中的土地管理的問題分析,并且提出了一些針對解決城鎮化土地管理問題的對策。在實際的工作中不斷的去完善對城鎮化土地管理的工作,同時解決在實際操作中出現的問題,從而改善鄉鎮土地管理的狀況,使各級城市穩步發展,縮小差距。
關鍵詞:城鎮化;土地管理;問題對策
一、導言
土地管理問題是城鎮化發展的重要問題之一,城鎮化發展與土地管理是息息相關的。近年來,由于土地資源管理不當引發的矛盾不斷增加,這一現象揭露了我國在城鎮化進程中土地資源的管理不協調這一問題。在現代的社會機制下,科學合理的解決土地管理問題就必須先要有效的提高土地的使用效率,合理規劃公益用地的使用范圍。根據改革的制度合理的推廣土地制度,將農民的土地權益放在首要位置,積極建設城鎮化管理,讓城鎮企業,人口以及土地共同發展,使城鎮健康發展。
二、城鎮化中的土地管理問題分析
(一)建設用地規劃不合理
我國城鎮化發展的方式一般都是從城市中心向四周逐漸蔓延,而這種發展方式,很容易造成對實際用地規劃的不合理性。城鎮周邊的一些村莊的分布形態也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城市對于整個土地的規劃,而且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到對于土地用途,功能以及配置的合理分配。我國目前對于土地的不合理規劃,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方面是對土地資源的利用規劃不夠科學合理,另一方面體現在土地的使用率過低。據調查顯示,我國目前城鎮人口遠遠大于農村居住人口,但是城鎮居住人口與農村居民的土地占有率卻為3:7,這一現象,充分說明了農村土地占有率過高,而對于土地的利用率偏低,城鎮建設當中土地資源明顯不足。這種情況便造成了城鎮用地穎農村用地之間存在的落差過大。
(二)土地資源利用率低、矛盾加劇
對于土地資源利用率過低,而且矛盾加劇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首先,在城鎮化建設的最初階段,對于一些經濟開發區廣場或者是工業園區等區域的建筑面積過大,造成了對土地資源的嚴重浪費現象。其次,還有一些地區對土地財政進過于依賴,總是依靠土地資源的置換來獲取一定的收入或者是融資,從而來建設城鎮基礎設施,這種情況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土地資源的浪費。再次,有部分地方政府管理不善,出現了以土地征收和出讓為借口而從中謀取私利的現象,這也造成了一些土地問題的出現。另外現在越來越多的農村人口涌入城市,使農村的大量土地資源擱置。最后,目前很多農村都存在農戶新建住宅并保留舊宅,這種現象造成了對土地資源的侵占,而且也加劇了環境污染。
(三)土地資源管理中土地利用率的問題
在城鎮化建設中,土地建設用地利用率很低,使城鎮在建設中產生矛盾,城鎮化建設和城市化建設一樣,都是將有效的城市空間,城鎮土地科學合理的規劃,建設,以使用率最大化為基本原則。但是在城鎮化建設中,因為土地資源不能合理利用產生的問題給城鎮化發展建設帶來了很大的負面影響。土地不合理規劃的主要問題表現:①在城鎮化建設發展的進程中,基礎建設用地面積過大,譬如城鎮化建設中的馬路過于寬闊,公園廣場等公共休閑場所土地建設面積占地過大,一些城鎮中的經濟建設開發區,工業建設園區的建設用地過大;②一些城鎮為其他建設采用抵押土地這項措施,對抵押土地來融資過分的依賴,甚至有些城鎮直接將土地賣掉,來購買城鎮化建設的基礎設施,這使本不充足建設用地浪費掉;③一些城鎮地方政府打著公共利益的旗號,對土地資源進行征收和出讓,在收與讓之間獲取利益,中飽私囊。這使土地建設用地又減少了很多;④目前的狀況是很多農村人口涌入城鎮中,使人地分離這種狀況十分嚴重,很多土地被擱置,撂荒,真正被使用的土地并不多,造成了資源的浪費;⑤隨著時代的發現,農村人口不再像之前那樣貧窮,很多農村人口開始蓋建新的住房,到不拆除舊房,占據土地資源,卻不利用,浪費土地資源。除了土地資源浪費的問題之外,還有很多影響城鎮化建設土地資源管理的問題。
三、城鎮化建設中土地管理問題解決對策
(一)合理規劃城鎮建設用地
城鎮化建設土地的布局結構要吸取成功經驗,科學合理有效的實行,發展,已確定地方城鎮走怎樣的發展模式。在建設城鎮化是要根據我國土地的具體情況,來調整,以城市中心為原點,向四周擴散建設,能夠在城鎮建設的協調下獲和好的的發展。實施工業產業的功能性配套,然后有效的疏導城鎮的中心建設,充分利用一切可利用資源,以滿足城鎮化的建設的需求。在建設用地的管理時,要注意不能夠侵害農民群眾的土地權益,科學有效的制定土地資源管理的相關資料。這能夠有效地促進城鎮化建設的發展歷程。
(二)合理的城鎮建設用地的比例
安排城鎮內部發展空間,對生產與生活、生態用地的空間進行調整,并會按照一定的空間用途方面的管制內容,以至于實現節約用地的目的。這樣,建構良好的環境和生態景觀,對于城鎮發展都將具有良好的推動性作用。同時充分發揮了耕地生產與生態的功能,又因為耕地存在生產和生態等諸多方面的功能。不僅能為重要生產發展空間,同時也能夠建設良好的家園,這是不能缺少的部分。還有它還可以發揮生態用地方面的優勢,對于耕地進行較好的保護的,與此同時,顯示出耕地景觀的功能。最主要的是通過生態功能的農田,對于城市中達到景觀的效果。耕地和建設方面的用地實行穿插等布局,能構建較好的環境,完美景觀和完備的生態,是可以美化城鎮的生活環境,與此同時還推動城鎮的良好發展與建設。
(三)保障農民合法的土地權益
自古以來,我國就是一個農業大國,土地是農民生存的保障。隨著現在城鎮化進程的加劇,其實城鎮化發展對于農民來說是機遇和風險并存的。所謂的機遇便是農民可以有更多的機會進城打工,并尋求更多發家致富的道路。風險便是農民在城鎮化發展過程中,失去了自己賴以生存的本錢,而且有可能會因為非法的土地征用現象,使得農民失去了土地,而又沒有獲得自身應該獲得的利益,使得本就不富裕的農民,更是雪上加霜。
(四)加強政府對于城鎮化建設的調控能力
在城鎮化建設過程當中,政府部門發揮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只有其可以實現對土地與人民關系的良好調節,從而更好地實現社會經濟的穩定快速發展。這就要求相關的政府部門必須要認真落實其監督管理的智能,對城鎮化建設中出現的各種問題進行有效的調控,維護好人民群眾的利益。
結束語
總而言之,我們應該不斷完善,對土地資源的管理利用與開發,實現對土地資源更加科學合理的利用。并且將廣大人民群眾的利益放在首位,不斷構建一個人口土地資源以及產業協同發展的和諧社會,進一步確保我國城鎮化建設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楊洋,覃曉晗.新型城鎮化背景下重構土地利益分配格局的研究[J].科教文匯(中旬刊),2016,(09):186-188.[2017-08-07].DOI:10.16871/j.cnki.kjwhb.2016.09.084
[2]董金建.城鎮化中的土地管理問題及解決措施[J].建材與裝飾,2016,(28):194-195.[2017-08-07].
[3]王小陸.城鎮化中的土地管理問題分析及措施[J].住宅與房地產,2016,(18):12.[2017-08-07].
[4]馬曉麗,趙賀文.城鎮化中的土地管理問題探析[J].信息化建設,2016,(02):151.[2017-08-07].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