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莉莉
【摘要】新生兒護理工作效果的好壞直接影響到醫院護理水平的高低。新生兒免疫能力較差,對待身患疾病的新生兒的護理是需要承擔一定的護理風險的。護理風險主要指的是在醫療護理服務過程中,可能產生的意外事故、危害等。護理風險會受到內在因素和外在因素的影響。新生兒病區護理是具有一定特殊性的,此種護理需要承擔較大的護理風險。本文主要研究的就是如何提升新生兒病區護理效果,降低護理風險。
【關鍵詞】 新生兒; 病區; 護理; 風險
【中圖分類號】 R25.6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2095-6851(2017)08-134-01
1 新生兒病區的所存在的安全隱患
在醫療事業當中,新生兒科屬于全護理病房,屬于一種高風險的科室。在實際的臨床醫學當中,護理事故、治療事故時有發生,具有較大的風險,而且不容易控制。不僅會威脅新生兒的生命健康安全,還會給新生兒家庭造成創傷,給醫院帶來經濟損失。新生兒較為特殊,自身病毒抵抗能力較差,而且無法進行溝通。許多器官和功能都沒有發育成熟,很容易受到外界不良環境的影響。從出生到出院,需要專門的醫護人員進行全天候、全方位的護理。而且,護理要求高、難度大。醫護人員如果出現任何工作上的失誤,或者忽視了任何環節的護理,都有可能會造成無法估計的后果。因此,許多醫院都提出要建立完善的風險管理制度,采用現代化的醫療設備和手段,進行準確的評估、識別,及時發現潛在的護理風險,降低可能發生的醫療風險事故概率。保障新生兒的生命健康,提升醫院的新生兒護理質量。通過對新生兒病區護理進行深入分析,其具備技術操作所、新生兒發病急、病情變化快、溝通不暢、藥劑用量要求嚴格等特點。稍有處理不慎,就會產生如下護理風險:新生兒藥劑用量錯誤、清潔不徹底、消毒不完全、病毒較差感染、急救措施不到位、探視管理不當導致意外事故等。
2 提升新生兒病區護理效果的措施
2.1 同時加強常規護理和風險管理:
在加強常規管理和風險管理時,我們要建立一個嚴格的安全防范意識與管理制度。保障新生兒的各項護理工作都按照國家及醫院的制度嚴格執行。定期對醫護人員進行護理技能培訓,加深護理人員對國家相關法律、醫院法規的了解。增強自身的安全防范意識。醫護人員要明確自己在新生兒護理當中的職責,保障嚴格完成自己的任務。不斷提升個人的護理風險管理能力,提前消除可能出現的不安全隱患。醫院要制定好完善的風險防范措施和改進措施,設計完善的風險管理手冊,發放給各個醫護人員,增加其處理醫患糾紛、緊急情況的能力。及時收集典型的護理案例,并在院內宣傳,定期具有針對性的學習活動,從根本上加強護理人員的責任意識。護理人員要嚴格按照各項制度來開展護理活動。在對患兒采取治療或護理人員交接班時,要做到事無巨細,反復核對新生兒的信息,以及患兒的身體檢測情況。在對新生兒進行清潔處理、辦理出院、入院手續時,要反復核對新生兒的身份證明。尤其是患兒出院時,更要做好核對工作。除此之外,還要加強對探視人員的監管。探視人員必須要做好自身清潔工作,盡量不要讓其接觸新生兒,防止因缺乏專業訓練導致出現意外事故。還要做好門禁工作,全天候觀察與新生兒接觸的人員,嚴格限制進出人員,防止不法分子潛入,造成新生兒丟失。與此同時,醫護人員要不斷提升個人的急救能力,掌握更多的藥理學知識,準確把握新生兒藥劑使用量。防止出現意外事故。
2.2 加強對新生兒的皮膚護理:
在對新生兒進行治療時,大部分會給予血管活性藥物等,在輸注的過程中,要嚴格控制滴管的速度,否則,長時間的淺靜脈置管,很容易使得新生兒的皮膚組織受損,造成細菌感染。如果產生了皮膚破損的情況,那么就要立馬為其涂抹莫匹羅星軟膏,預防病菌感染。為了有效防止因此帶來的護理風險,我們要求在進行靜脈輸液過程中,盡可能通過外周導入中心靜脈置管的方式。而且,護理人員要時刻保護高度警惕,留置針輸液使用的時間不能超過5d,否則會影響新生兒的生命健康安全。還要防止出現漏液的情況。
2.3 進行規范的護理記錄:
為了有效提升新生兒病區護理效果,科室護理人員必須要加強護理記錄工作。嚴格按照規范填寫記錄單。保障不漏記、錯記任何一項護理程序。不僅為后期護理提供參考,還能夠作為案例來進行分析。產科科室可以根據患兒的不同病情,指定出針對性更強的記錄單、出入院記錄單,以及病情報告單。保障每個記錄單都有患兒家屬的簽字,任何護理記錄都要讓患兒家屬了解,防止產生不必要的醫患糾紛。產科要定期對所做的記錄進行檢查,找出其中可能存在的護理風險隱患,及時作出調整和補充,降低風險發生的概率。
2.4 加強日常消毒護理工作:
在新生兒的病區當中,要做好病毒防傳染措施。每張病床的間距要保持在1m最有,占地大約為4m2,病房每天都要保持良好的通風條件,控制好病房內空氣的水分含量。嚴格控制出入病房的人員,隔離病毒攜帶者,醫護人員進入之前也要做好全方位的消毒,穿戴好工作服。在對新生兒進行護理前,以及護理之后,要對雙手進行消毒處理,確保護理工作在無菌狀態下進行。如果患兒受到病菌感染,就要及時查找病毒根源,做好隔離措施,及時采取治療辦法。
3 結語
綜上所述,在新生兒病區護理當中,護理風險是客觀存在的。我們首先要做的就是保障自身護理的科學性,提升個人專業護理能力,盡可能降低由自身原因導致的護理風險。其次,要不斷提升個人的風險防范意識和能力。快速找出消除風險隱患的對策,做到積極預防。
參考文獻
[1] 優質護理服務示范工程實施的初步探討[A]. 趙艷偉.全國第13屆老年護理學術交流暨專題講座會議、全國中醫、中西醫結合護理學術交流暨專題講座會議論文匯編[C]. 2010
[2] 優質護理服務之體會——護士的轉變[A]. 唐起嵐.河南省護理管理創新論壇暨護士長培訓班——護理部主任大會暨推進優質護理服務學術研討會資料匯編[C]. 201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