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俊潔
【摘要】新生兒的身體素質和疾病預防能力較差。出生之后,外部生存環境與母體相比有較大變化。極易受到氣溫、濕度、細菌等的影響,嚴重時,甚至會威脅其生命安全。通過對當前我國醫院產科的新生兒護理情況進行分析發現,醫院在進行新生兒護理、新生兒環境條件維護等方面存在較多缺陷。這些問題導致新生兒院內疾病感染的幾率增加。本文主要研究的就是新生兒院內感染的預防及護理措施。
【關鍵詞】新生兒; 院內感染; 疾病; 預防
【中圖分類號】R197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2095-6851(2017)08-216-02
1 新生兒出現院內感染的主要原因分析
1.1 新生兒的自身身體狀況因素:新生兒的免疫系統還未發育成熟,面對外部環境中的細菌、疾病等威脅,幾乎毫無抵抗能力。一旦接觸到傳染性細菌等,就很快產生身體狀況的變化。新生兒自身的白細胞較少,一旦受到細菌感染,白細胞數量就會迅速下降,從而引起更大范圍的感染。
1.2 新生兒科室的特殊性
1.2.1 新生兒病房條件較差:通過對我國許多醫院婦科或婦幼保健院內部的新生兒科病房進行觀察發現,呈現出病房數量少、空間狹窄、患兒多等外部條件問題。而且,從內部管理來說,還呈現管理混亂,新生兒治療和護理混合在一起等問題。內部因素和外部因素都無法為新生兒營造一個良好的生活環境,很容易導致新生兒院內感染問題。而且,許多醫院無法為新生兒提供良好的隔離條件,細菌、疾病病毒等傳播較快,還極易出現病毒交叉感染等情況。通過對醫學理論進行分析,新生兒的床位面積盡可能不小于3m2,各個床位之間的距離不少于90cm。在傳統的母嬰分離式護理模式中,新生兒的監護病房條件無法達到標準要求。
1.2.2 新生兒平均分配的醫護人員不足:
通過對新生兒護理的理論進行分析發現,在國際規定當中,每個新生兒應當配備兩個到三個的醫護人員。但是對目前國內的情況進行分析發現,這種條件是完全達不到的,甚至還出現一個護士同時對兩個及其以上新生兒進行護理的現象。護理人員不足是阻礙護理人才積累的重要阻礙,同時也在一定程度上導致現有護理人員專業能力薄弱。許多醫院為了解決護理人員缺乏的情況,從別的科室調用護士來充當新生兒護理人員,導致新生兒護理水平降低,甚至時常會出現護理不當,威脅新生兒生命健康的情況。
1.3 對患兒進行治療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1.3.1 在對一些重癥患兒進行搶救時,由于操作不當,或者使用的醫學儀器不規范,導致患兒出現不同程度的并發癥,如氣管損傷、胃部受損等;
1.3.2 與患兒接觸的醫護人員或者治療醫生忽視個人衛生,以及醫藥物品衛生清潔,導致患兒體內出現病菌交叉感染,加重患兒病情;
1.3.3 醫生在對患兒進行抗生素治療時,往往因為病理知識不扎實,或者操作中的失誤,使得無法準確控制抗生素藥品用量,導致新生兒體內的菌群平衡受到破壞,從而產生病菌感染。
2 新生兒院內感染的預防和護理
新生兒病毒防御能力較差,一旦其生存環境中滋生細菌或病毒,極易出現快速感染等情況。因此,新生兒護理人員要加強對新生兒的基礎護理。以下深入分析新生兒可能出現感染的部位,并提出相應的護理和預防措施:
2.1 皮膚:新生兒的皮膚組織較為薄弱,而且身體皮膚褶皺部位很容易隱藏細菌、胎脂、血漬等。護理人員在進行新生兒護理時,要多關注這些細菌極易隱藏的部位。醫護人員要在保障自身清潔的前提下,多與新生兒接觸,及時處理新生兒皮膚分泌物,以及沾染的細菌。可以采用無菌棉球蘸石蠟油的方式,對需要清潔的部位進行擦拭。醫護人員在每天的固定時間對新生兒進行沐浴,以保持其皮膚的清潔,觀察新生兒身體各部位皮膚的變化。此時尤其要關注是否出現紅疹、破損等情況。重點關注皮膚折皺處、關節處,以及臀部。在日常護理中,及時幫助新生兒更換尿布,防止尿液侵蝕新生兒臀部皮膚。
2.2 口腔:
對于許多新生兒來說,口腔是極易出現細菌感染的部位。醫護人員必須每天檢查新生兒的口腔,觀察其口腔黏膜的狀態,是否出現口腔潰瘍、黏膜受損、細菌感染等情況。可以運用生理鹽水對口腔進行清洗,在患處涂抹霉菌素的維生素AD油,防止新生兒患上鵝口瘡等多發疾病。
2.3 眼部:
新生兒眼部的許多組織還沒有發育成熟,如果受到病菌的侵蝕,或者自身生長情況,極易患上結膜炎等疾病。醫護人員要及時觀察新生兒眼部狀態的變化,使用泰利必妥進行預防。還有些新生兒易出現眼屎過多的問題,醫護人員要及時運用生理鹽水進行清洗,再涂抹上紅霉素眼藥膏。眼藥膏等藥物必須要做到單獨保管,不能混用。
2.4 臍部:
新生兒出生之后,醫護人員會運用剪刀剪斷臍帶。斷臍后臍帶殘端創口時常會分泌出膠狀分泌物。此處極易受到病菌感染,嚴重時甚至會威脅新生兒生命健康安全。醫護人員要及時清理這些膠質分泌物,并用75%乙醇進行消毒處理,及時清理臍窩處的水漬或雜質。還要時刻觀察新生兒臍部周圍是否出現紅腫現象。
2.5 消化道:
當新生兒的消化道出現病菌感染時,要盡可能使用母乳喂養來增加患兒的抗體含量,增強其自身的抵御能力。如果不得已采用人工喂養,那么就必須保障每個喂養工具的清潔,時常更換奶嘴。
2.6 呼吸道:
呼吸道感染是新生兒時常出現的病癥。呼吸道感染極易導致患兒肺部感染。要想預防呼吸道感染,就要為新生兒提供清潔、通風條件良好的生存環境。對于一些使用呼吸機輔助呼吸的患兒,要對各個醫療器械進行全方位殺菌,防止引起直接的肺部感染。
3 結語
綜上所述,我們必須要通過有效的護理措施和預防措施,來避免新生兒出現院內感染的情況。要對新生兒的皮膚、口腔、眼部、臍部、消化道、呼吸道等各個部位進行全方位監護,防止病毒入侵,提升隔離、清潔等保護工作效率,做到早預防、及時處理。
參考文獻
[1] 鳥巢式護理在新生兒護理中的效果觀察[J]. 郭娟,魏婷. 包頭醫學. 2017(02)
[2] 鳥巢式護理在新生兒護理中的臨床效果[J]. 王玲麗. 臨床醫學研究與實踐. 2017(13)
[3] 早期撫觸護理在新生兒生理性黃疸治療中的效果觀察[J]. 王玲麗. 臨床醫學研究與實踐. 2017(1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