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偉興
摘 要:數學綜合實踐活動的實施對學生起到了積極的影響,在實踐中形成了課前預習、學案導學、課后延伸的上課模式,同時促進了學習評價的改進。但數學綜合與實踐活動的實施也面臨著困難,本文對如何進一步推進課程的實施提出了幾點建議。
關鍵詞:初中數學;方法;;結果;反思
隨著社會的發展,學生的教育情況開始成為社會關注的焦點,使我國的教學水平得到了全面的提升,在此背景下,各種教學方法如雨后春筍般得到了大力的普及。教學的創新是依據學生的基礎情況進行的改革,其服務的根本依然是建立在學生之上。我們在踐行新課改進行教學創新的同時,要多思考、勤研究,不斷地完善自己的教學方法,為學生提供良好的學習氛圍和學習指導。在數學綜合與實踐活動的課堂上,我將焦點放在了對學生學習能力的培養上,希望能為學生提高學習效率起到有效的幫助。
1聚焦問題分析,指導學生思維方向
數學學習離不開習題練習的過程,是學生對課堂所學的有效檢驗和強化的方法。目前,初中學生的在習題的練習中普遍存在著解題思路狹窄,缺乏對問題包涵意義的分析能力的現象。究其原因除了與學生的自身的抽象思維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較弱具有一定的關系。我在數學課堂上融入了綜合與實踐能力的教學環節,希望借此提高學生的分析問題的能力。
例如:浙教版初中數學《一元一次方程》知識中,方程的問題是學生學習數學知識的基礎,是數學科目中的重點知識部分。學生對于一元一次方程的計算上基本沒有問題,但是在面對應用題部分時,由于學生的理解分析能力原因,因此在列式的正確率上略顯不足。我在綜合與實踐能力的導入時,將生活中的問題融入練習題的創設中,通過親切有趣的例子,來提高學生的解題興趣,提升了學生的學習效率。如“例1.學校為學生發放健康食品,將一些面包非給一個小組的每個學生,如果每個學生分得5個面包,那么還剩下4個;如果每人分六個面包,那么最后一個學生將什么都得不到,現在請大家計算:一共有多少個面包呢?”學生們通過對身邊發生的事情相關的習題計算,有效提高了自身的分析能力,達到了綜合與實踐能力教學的目的。
在綜合與實踐能力的教學創新時,不但要思考教學的內容,還要對學生們的接受情況具有客觀良好的評估,能有效促進自己的教學能力的提高。
2注重手腦結合,提升學生動手能力
手腦結合,這個訓練對于學生來說并不陌生。從幼兒時期開始,學生們就開始接觸各種能力的培養及訓練。但是在學生的初中階段,對這種能力的訓練已不再是過去的注重行動的培養,而是以學生的思維以為主,以動手為輔的主要模式。我在數學課堂上的綜合與實踐活動中,通過簡單實際的動手操作訓練,讓學生在有趣的游戲情境下,提高自己的數學動手能力以及分析問題的能力。
例如:浙教版初中數學《走進圖形世界——展開與折疊》一課中,本課是幾何知識的入門部分,是培養學生抽象思維的基礎。我在初中數學課堂上的綜合與實踐活動中,培養了學生的進行實際操作的動手能力,讓學生在有趣的折折疊疊中提高了對抽象知識的認識程度。如“同學們,今天我們學習的課本上的圖形的折疊,下面請大家按照書上的圖形也進行正方體的折疊。我們看看誰折的最好!”學生們通過自己的動手,都成功地折疊出了正方體模型。我趁熱打鐵讓學生們進行觀察手中的正方體,讓大家進行思考:正方體都有哪些特點呢?學生們通過親自動手操作和觀察,都很快回答出了正方體的基本特征,有效實現了手腦結合的教學目標。
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很重要,可以開發學生的思維能力也為其將來進行其他學科的實驗操作提供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3重視興趣培養,激發學生學習動力
由于數學知識的嚴謹性,因此數學課堂上避免不了會產生枯燥的課堂氣氛,無形中增加了學生的學習壓力,降低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不利于學生的成績的提高。我們在進行教學方法的創新過程中,對于學生的興趣的培養也應該放入自己思考中。我在課堂上的綜合與實踐活動中,在內容讓盡量選取學生熟悉的事物和人,使學生通過對內容產生足夠的興趣從而激發學習的動力。
例如:《普查與抽樣調查》一課中,本課知識教枯燥,并且在學生的生活中并不多見,因此學生們對本課的知識學習起來略顯吃力,我在課堂上進行了綜合與實踐活動,通過幾道與生活相關的問題的創設,使學生更直觀地增加了對課本知識的實用性的認識,并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將興趣有效轉化為學習的動力,提高了數學學習效率。如“例題2.學校要為學生訂500套不同的演出服裝,每套衣服市場價格大約為30元/米,為了估計這500套衣服的價格,現在請同學們進行思考:應該用普查的方法好還是抽樣調查好呢?學校隨機拿出來5件衣服,量得它們的總用布為:2.3米、2.1米、1.5米、1、4米、1.9米,請同學們估計一下,大約的多少錢呢?”學生們根據實際的問題進行了計算與評估,有效提高了對問題分析的興趣。
通過對學生興趣的培養,有效調動了學生的學習效率,使學生避免產生厭倦的情緒,通過綜合與實踐活動提升了學生的學習動力。
綜合與實踐活動培養了學生的學習能力,讓學生有效地提高了自己的數學素養,是提高數學成績的良好教學方式方法。這也對我們初中數學教師提出了較高的要求,我們在日常的教學中要做到熟悉學生的實際情況,據此在教學上推陳出新,并做出有效的教學效果評估,旨為學生提供最精良的教學方法,讓學生提高學習能力,為今后的學習打下扎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帥建卓,初中數學活動課文獻綜述[J].中學數學雜志,2012(08).
[2]朱有紅,初中數學綜合與實踐活動教材的使用與分析[J].新課程導學,201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