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樂麗
摘 要:建筑工程中的施工工程是否合格,歷來都是人們最關注的大問題,特別是現在各種黑工程的出現,更是把這個問題推上了風口浪尖。也讓更多的人重視原材料品質問題。混凝土是我們在工程建設中使用的最常見的材料。因此,混凝土的原材料必須合格。而檢測的方法就是設立更加嚴格的檢測措施。所以我們這篇文章,主要寫了混凝土原材料的質量控制方法,來讓我們對他有更好的研究和理解。
關鍵詞:混凝土配合比 檢測 質量控制
1.混凝土配合比原料檢測
為了讓我們的建筑更加安全,政府出臺了許多的條規,來檢測原材料的質量,來應對我們工程建筑的質量問題。避免出現因為原材料而發生的質量事故,來提高我們的民生。a.這些檢測方法中最重要的是檢測混凝土配合比和原材料。主要測試項目是混凝土的耐久性,物理性能和混合物性能;原材料成分指標,物理指標,耐久性指標。比如:混凝土抗裂性,坍落度,抗凍性,強度,抗滲性等指標。b.沙子主要用于檢測Cl含量,泥含量,輕質物質,云母含量,粒度分布等指標。c.機加工碎石,破碎面,硬度值,泥含量和粒度分布等指標。d.檢查粉煤灰主要成分堿含量,含水率,CaO含量和細度等指標。e.主要檢測水泥穩定性,Clˉ含量,強度,堿含量,SO3含量,凝固時間等指標。f、減水劑主要檢測Na2SO4含量,泌水性,Clˉ含量,抗壓強度比,堿含量和減水率等指標。
2.進行混凝土配合比設計的相關原則
在混凝土配合比設計中,需要考慮占多數材料的水泥的相關性質,這種材料能夠將若干礦物的粉體材料以及外加劑摻和在一起,形成一種膠狀的漿體,同時再加上沙石一起進行相應的攪拌,形成混合的混凝土結構,然后將混凝土澆筑在柱梁墻板的各種模型中,形成牢固的混凝土材料。在進行混凝土配合比的設計過程中,除了需要要求作為主要的材料的水泥保持一種均勻的狀態之外,同時還需要在攪拌中保持均勻的速度,這樣才能夠使得砂石充分的與漿體形成包裹的姿態,然后再通過對于混凝土的振搗,使得水泥沙石能夠緊密的交接在一起,形成一種致命的混凝土結構。混凝土進行配合比設計時,必須要遵循以下幾項基本的原則
(1)混凝土的整體是由膠結材料的體積、外部空氣的體積、砂體積以及石塊的體積等等來構成,在進行混凝土的配合比設計時,要著重關注這四部分的體積配比;(2)在混凝土材料中,水泥直接決定了整體的施工質量以及混凝土結構強度和耐久性要求。因此在進行混凝土配合比設計時我們要緊抓水泥的材料,選擇質量較好,性能較高的水泥產品,同時對于水泥進行施工的過程中,要注意水灰比以及單方水量的使用,在某些情況下,可以使用高效減水劑,摻合料的材料要進行有效的控制,這樣才能夠配置合理的混凝土材料。(3)混凝土中所用的砂石,需要緊密的粉狀顆粒結構,能夠形成緊密堆積的特點;(4)對于新型的混凝土,要必須達到施工工藝的標準和要求;(5)混凝土在經過振搗以后,需要滿足結構性能的相關指標,還要對于混凝土進行養護,使得混凝土的整體框架結構的抗拉性能以及抗剪性能,彈性模量等等達到相關實驗需要。本文主要對于混凝土結構在配合比設計時相關的方法進行理論研究。
3.混凝土配比質量控制
3.1適當調整含水率及用量
通常情況下,高標號混凝土在上部結構工程施工過程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由于波紋管間距比較小,因此在進行配合比設計過程中要確保混凝土和易性滿足工程特點,從而確保工程施工的順利進行。此時,還需要根據工程特點來對混凝土含水率及用量進行相應的調整,以期維持其水灰比保持不變。但是在具體操作過程中,大多數施工單位為了確保施工的順利進行,擅自增加用水量,從而降低混凝土強度。因此,在現場施工過程中,需要做好含水率及用量的調整工作。
3.2準確計量砂、石材料
施工現場配料機一般具有自動稱重功能,以確保其精準度滿足施工要求。在進行高標號混凝土配合比設計時,需要準確計量砂、石材料用量,最好有計算機控制,嚴禁人為調整。
3.3水泥用量適當
實際上,對高標號混凝土而言,需要對水泥用量給予科學、合理的控制,這樣可以有效節約水泥用量,從而達到控制施工成本的目的。實際上,水泥用量越多,越不利于混凝土凝結硬化,甚至引發混凝土開裂,在一定程度上減弱了混凝土結構的穩定性和耐久性。當然也并非水泥用量越少越好,因此需要結合實際情況來對水泥用量進行控制,以確保其整體性能。
3.4機制砂的制備工藝、生產設備及實際應用
目前,隨著材料技術的不斷發展,機制砂的制備工藝已經相對成熟。總的來說,機制砂的制備大體上包括原料輸送、破碎、整形、篩分等關鍵環節。生產出的機制砂產品性能穩定、指標可控,從產品質量和生產穩定持續性上要比天然砂具備更多的優勢。
結 語
隨著時代的高速發展,國家重難點建筑項目越來越多,這就讓建筑工程質量的重視程度被突出的顯現,因此質量檢驗部門在檢測原料質量時要認真,科學。建筑材料混凝土年用量逐年增多,隨之而來的天然粗骨料資源日益枯竭。將廢棄混凝土破碎成再生粗骨料用于混凝土中可有效節約資源,保護環境。做到從源頭保證工程質量,并按照實際的需要來選擇最經濟實用的原材料和配合比,來滿足工程建設的混凝土質量。這樣就完成了工程建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一步了。如果有任何材料的品質不符合規范或設計要求必須禁止使用,以免造成質量隱患。這樣才能對我們民眾的安全負責,對我們的工程負責。
參考文獻:
[1] 管宇晨,張雄.機制砂混凝土配合比優化設計[J].粉煤灰綜合利用,2017(01):39-43+47.
[2] 張子艷,王永剛,薛惠娟.基于工程統計資料的水工流動性混凝土配合比定額研究[J].中國農村水利水電,2017(05):51-57.
[3] 王彥,李傳軍,董波,張愛勤,王曉龍.基于骨架原則的再生骨料多孔混凝土配合比設計方法探討[J].中外公路,2017,37(02):246-250.
[4] 譚敏.鋼纖維高強混凝土配合比的設計方式研究[J].混凝土,2017(08):149-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