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娟
摘要:新時期的小學英語教學,需要在時代的發展當中,符合素質教育的主體需求,進行多方面的改革,實現科學有效的教學效益,并使得學生懂得學習英語的重要性,不再以應付考試的態度去進行英語學習。對新時期小學英語教學模式存在的問題進行了研究,并針對這些問題提出了創意優化的策略,以切實提高整體的教學效益。
關鍵詞:小學英語 創新 優化 教學模式
對于英語教學,不同的學生有著不同的認識。一部分小學生認為小學英語教學是一門趣味性的教學課程,它指的主要是教師在課堂上簡單的形象教學,而且大都以對話的形式出現,學習起來相當的有趣簡單,并且考試的題目也異常容易,相比于其他的科目,小學英語無疑給了學生較大的放松空間。那么,當前的小學英語到底是怎樣的一種狀況呢?本文從現階段的小學英語所存在的問題出發,對它的問題進行了切實有效的關注,并提出了一部分創新優化的策略,以改變當前的小學英語教學現狀。
一、小學英語教學存在的問題探討
1.應試教育的思想十分嚴重
在小學三年級上冊的課本當中,有一單元的學習主題是《My family》,對于它的學習,小學生在整個三年級上半段的學習當中,都保持了相當高的學習狀態,并且所呈現出來的成績也十分優越。但是如果對四年級的學生詢問這一單元的教學內容,卻很少有人能夠回答的出來。之所以出現這樣的狀況,與應試教育的思想有著很大的聯系。在應試教育下的教學模式,本身具有相當大的應試教育思想,主要是為了提升學生的學習成績而開展的教學。因而在教學的過程中嚴重忽略了學生多方面的成長,僅僅注重學生的知識學習,因而并不能產生太高的教學效果。而且,小學英語本身處于一個奠基階段,它能夠對學生以后的英語學習產生最為直接的影響,而如果教師對于這一階段的英語教學沒有太大的重視,或者僅僅重視學生的英語成績,將會使得學生的英語能力提升變為一個空話。
2.小學英語的教學模式十分局限
在傳統的小學英語教學當中,教師所采取的教學模式都是傳授式教學,這是一種以教師為核心的教學模式,它主要是指教師依照課本上的知識內容,對學生進行一定的英語知識教育,將所有的英語知識完全的傳授給學生,而學生在這樣的教學模式下,一直充當著被動的接受者角色,也就是教師在課堂上進行一味的知識理論灌輸,學生在講臺下進行認真的學習。雖然這樣的教學模式延誤了很長時間,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學生的學習成績。但是,小學英語教學,難道僅僅是為了提升小學生的學習成績而開展的嗎?當然不是,小學英語的教學更多的是對學生語言能力上的一種啟迪,能夠切實有效的提升小學生的英語學習能力,并培養出一定的良好學習習慣。但是在實際的小學英語教學模式當中,教師卻發現,傳授式教學模式帶給學生的成長頂多是一種知識層次的成長,并沒有其他方面的作用,尤其對于學生英語學習興趣的提升,更加沒有絲毫的效果。同時,其在學生英語知識學習上的促進效果,也不是那么明顯,整體的教學模式相當局限,使得學生的成長表現出了不一樣的狀態。
3.英語教學課堂的乏味枯燥
談到小學英語教學課堂,很多學生都會說它相當的乏味枯燥,但是實際的英語教材并不是那么乏味,上面充斥著各種各樣的趣味圖片,而且教學內容大都是以對話的形式開展。那么它的乏味枯燥究竟體現在哪些內容上呢?很多學生便指出是它的教學氛圍上。小學英語的教學,幾乎每天都是同一個模式,一直都沒有發生太大的改變,并且小學英語教學課堂,并沒有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性,反而變成了徹頭徹尾的知識傳授課堂,進而使得整個課堂上的教學過程過于枯燥乏味,學生在這樣的課堂上并沒有學到太多的知識內容,反而因為找不到學習的樂趣,而產生了一定的消極心理,進而使得整個英語教學課堂表現出了教學效率下降的狀況,而這樣的狀況無疑對當前的英語教學發展形成了嚴重的阻礙。比如,在傳授《Colours》的時候,學生對于本單元的顏色學習,有著相當高的學習興趣,但是教師所開展的教學模式,卻是完全的知識及理論傳授,并沒有涉及到學生感興趣的內容,尤其是對顏色的各種英語闡述和認知,這些內容對于學生具有巨大的吸引力,而失去了這些內容的襯托,英語教學就變得相當乏味無趣。
二、小學英語教學的創新優化策略
1.轉變傳統的教育思想
為了切實提高小學英語的教學效率,教師必然需要從自身出發,切實轉變傳統的教育思想,形成全新的教育觀念,尤其必須尊重學生的主體性,給予學生高度的自主學習空間,使得學生感受到自主學習的重要性,體會到英語學習的趣味性可言,進而形成明確的英語學習觀念,優化自身的學習意識。教師在轉變自身教育意識的時候,還需要在實際的教學模式當中進行相應的優化,尤其是學習的目標,本身是為了提高學生的英語交流水平和英語知識運用能力,而且小學階段的英語教學對于學生有著相當有效的啟蒙作用,如果失去了啟蒙的作用,整體的教學效果將變得毫無意義可言。比如,在學習《Our new home》的時候,教師應當在課堂上給予學生一定的自主學習空間,鼓勵學生自主進行學習,沒有必要進行過于嚴重的限制學習時間。教師可以在教學的過程中,要求學生對我們的家進行一定的描述,由于小學生的基礎認知有限,可以先用漢語闡述,接著再嘗試變化為英語,進而提高英語的教學效果。
2.采取創新型的教學模式
在時代的發展當中,國內的好多學科已然運用了全新的教學模式,并且也產生了一定的教學效用。小學英語也應當在這個過程中,積極采用一些創新型的教學模式,進而升華當前的教學效果。比如,教師在帶領學生學習《Happy new year》的時候,可以采用趣味的情景教學法,在課堂上播放一部分關于新年的視頻,并針對新年的多項活動進行英語方面的表述,一方面,可以迅速提升學生對于本單元知識內容的學習興趣;另一方面,能夠切實提高整體的英語教學效果。而且小學生對于新年本身有著較高的鐘愛度,一談到這一話題,必然產生相當多的內容,想要切實的闡述出來,因而教師僅僅需要在這一時期對學生加以一定的引導,就可以迅速帶動學生產生相當高的學習興趣,使得教學效率得到優化。
3.游戲教學法的科學運用
很多教師都認為,對小學生的英語教學開展相當不容易,因為他們的天性過于活潑,不容易進行深層次的限制和管理,而他們在課堂上的表現經常是無止境的調皮搗蛋,自身學習不到有用的知識不說,還很有可能影響到其他學生的英語學習。但是,這樣的狀況想要改善并不容易。而且學生愛玩的心理屬于天性,不可以一味地進行約束,否則反而會出現適得其反的效果。為了較好的應對這一狀況,一些教師科學的運用了游戲教學法,并通過游戲教學法的趣味性,切實提高了整體的教學效果。以《How many》為例,教師可以讓學生進行角色扮演,一方扮演售貨員,另一方扮演消費者,然后按照課文的內容進行一定的對話,其中可以穿插上一部分漢語,將砍價的行為實時的表現出來,進而切實提高整體的教學效果,使得學生感受到不一樣的英語學習氛圍。
三、結束語
總而言之,小學英語的傳統教學模式,在時代的發展當中,已然衍生出了相當多的問題,而對于這些問題,教師必須從學生的方向出發,正確尊重他們的主體性,了解學生對英語的學習興趣,進而制定最為合理的教學策略,切實提高整體的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溫華盛,張晉萍.“五趣”彰顯魅力點亮生命課堂[J].科教文匯,2014,(09).
[2]劉神生.論趣味生成的心理機制[J].欽州學院學報,2014,(03).
[3]陳峰.對英語課堂板書缺失狀況的矯正策略[J].江蘇教育,2014,(09).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