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健花
摘要:在傳統的小學英語教學當中,教師所開展的教學模式主要是以教師為主的傳授式教學模式。在這一教學模式當中,小學英語的教學變成了以知識為主的課堂傳授模式,整體的教學氛圍十分落寞,學生并沒有太大的學習興趣,而最終的教學效益也不是那么有效。在這樣的狀況下,小學英語課堂教學必須進行一定層次上的課堂創新開展。對小學英語課堂教學的創新開展方向進行了一定的研究,并提出了一部分切實可行的實踐策略。
關鍵詞:小學英語 創新 開展 課堂教學
在現代化的教育領域發展當中,小學英語已然成為了基礎的教育學科之一,與小學語文、數學一樣,它也是我國教育領域的奠基科目之一,能夠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英語學習興趣和學習方法。同時,在全球一體化的發展當中,英語已然成為了我國新生代人才必須具備的語言能力之一,因而加強小學英語教學的有效性能夠切實提高我國的人才儲備,對于社會的發展有著相當大的建設意義。但是,我國的小學英語教學,由于長期受到了應試教育的影響,學生在課堂上的學習并沒有呈現出太高的積極性,反而有著相當大的惰性,而這樣的狀況之所以會產生,與當前的英語教學模式有著最為直接的聯系。我國的小學英語教學,所采取的教育模式與其他的小學科目并沒有太大的區別,一致為傳授式教學模式,這是一種以知識傳授為主要目的的教學模式,它的主要開展方式為教師在講臺上,對要講的內容進行切實的講解,而整個教學活動幾乎都由教師一人來完成,學生都是被動的接受者,不需要積極的參與進入,僅僅需要聽從教師的教導,認真的學習知識即可。而在這樣的狀況下,我國小學英語的教學效率十分低,并且最終的教學效果也不是很好,給予學生以后的英語學習造成了相當大難度。為了較好地優化小學英語教學,教師需要根據當前的小學英語教學模式,選擇一些創新開展的方向,并加以切實有效地實踐。
一、小學英語的創新開展方向
1.尊重學生的主體性
我國的小學英語教學,完全是一個形式化的教學過程,學生僅僅把英語學習當成了一門必要性的學習任務,在教師的督促下盲目的完成學習任務,并沒有太大的自主性,也不懂得學習英語能夠為自己帶來哪些方面能力的提升,因而在實際的英語學習當中降低了自身的學習興趣,導致整體的學習效率相當低。為了切實改變這樣的狀況,教師需要從改變傳統的教學觀念出發,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性,對于學生在課堂上的一些表現,要給予充分的理解,并加強與學生的交流和溝通,了解他們對學習英語的興趣所在,進而開展切實有效的英語教學。比如,在學習《Happy new year》的時候,教師應當認識到,學生對于新年有著莫名的喜感,并且對于新年的一些活動有著較高的興趣。為此,教師可以在開展本單元內容教學的時候,給予學生一定的自主學習空間,由他們探討出新年來到的各種活動和打招呼的語言,接著用英語進行一定程度上的引導,使得學生對本單元的教學內容迅速產生較高的學習興趣,進而深層次的融入其中。
2.迎合學生的學習興趣
對于小學生而言,小學英語本身屬于一門較為陌生的科目,在進行英語學習的過程中,學生所表現出來的學習狀態往往是盲目的、無知的,面對這樣的教學狀況,傳統的教學模式卻沒有進行絲毫的改觀,依據對學生進行著普通的知識教育,而學生在日復一日的乏味教學模式當中,逐漸失去了對英語的學習興趣,進而使得整體的教學效率迅速下降。為了改變這樣的狀況,教師在新時期的小學英語教學當中,應當對教學模式進行一定的創新和優化。而在優化的過程中,必然要選擇一定的方向,尤其是學生的學習興趣,對于整體的教學效率提升有著最為直接的促進作用。而且小學生在學習一門科目之前,往往需要具有較高的學習興趣,如果沒有學習興趣的支持,其最終的學習效果并不會太好,而且很容易在持續學習的過程中,逐漸失去了進一步學習的動力。為此,教師可以迎合小學生的學習興趣,創設一些趣味性的教學模式,以情景教學法為例,將其運用到平時的小學英語教學當中,能夠迅速帶動學生產生較高的學習興趣,整體的教學氛圍也會變得相當優越,教學效果也能夠科學的呈現出來。
3.轉變以往的教學觀念
在素質教育到來以后,我國的教育領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在整個課堂上,教師所開展的教學模式必須要以學生為核心,而且要切實尊重學生的主體性,開展與他們的學習興趣與學習能力相對應的教學模式。但是在很長的時間里,我國的教學模式都沒有尊重學生的主體性,僅僅是為了提高學生的卷面成績而進行的教育。尤其是小學英語教學,其本身是一個英語學習的奠基過程,通過這一階段的英語學習,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能夠被迅速的調動起來,形成扎實的英語學習能力,進而在以后的英語學習當中對各種英語知識加以合理有效的利用。在很多小學英語教師的觀念里,小學英語教學的開展,主要有兩個教學目標,第一是提升小學生的英語認知能力,第二是提高小學生的英語卷面成績,而在應試教育的影響下,大部分教師都偏向于后者,而對于小學生的英語認知能力和學習能力上的培養,一直沒有給予太大的關注。而在這樣的狀況下,所開展的教學模式往往存在著相當多的漏洞,難以滿足當前學生學習的實際要求。為此,教師也需要轉變以往的教學觀念,生成全新的教學理念,切實幫助學生提高自身的英語學習能力,進而產生驕傲的英語教學效果。
二、小學英語課堂教學的創新實踐方式
1.積極科學地采取創新有效的教學模式
在時代的發展當中,我國的教育領域已然衍生出了相當多的先進教學模式,而且這些教學模式能夠最為切實的迎合當前的教學需求,給予學生深層次的學習動力和學習方向。為了在這樣的狀況下獲得更好的發展,小學英語教學也需要采取一些創新有效的教學模式,來對當前的小學英語教學進行一定層次上的創新和優化,進而使得學生的英語學習變得不再那么枯燥乏味,反而充滿了趣味性和真實性,切實迎合學生的主體需求,形成全面性的英語課堂教學。比如,在學習《Colours》的過程中,教師可以與學生開展情景教學法,將不同的顏色單詞分別寫到黑板上,然后讓學生分別去想象一些關于某個顏色的相關事物或者詞匯,如白色,學生想到的都會是一些粉筆、雪一類的事物,接著教師就可以在教學的過程中,對學生所提出的這些事物進行一定的肯定,并將它們的英語單詞闡述出來,給予學生一定的印象。同時,教師還可以采用采用問題教學法,向學生提問一些關于顏色的趣味問題,比如向學生詢問有什么顏色的水果都是黃色的呢?它們的英語又該怎么拼呢?學生第一時間想到往往會是香蕉,即banana,接著又會想到菠蘿等,這樣的教學模式本身十分有趣,而且較為生動,能夠最為切實的帶動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他們的英語學習水平。
2.運用分層教學法進行針對性的英語教學
在開展英語教學的過程中,很多教師發現,不同的學生所表現出來的英語學習能力往往都是不同的,而且這種現象體現在英語學習的方方面面上。比如,有的學生本身英語的閱讀理解能力比較強,但是詞匯的運用能力卻相對較弱。而有的學生本身的英語寫作能力十分強,卻在英語的聽力上缺乏一定的學習能力。面對這樣的狀況,教師需要在實際的英語教學當中,開展有針對性的分層教學法。分層教學法指的是在實際的教學模式當中,教師需要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性,了解學生的不同學習能力,并根據他們的學習能力,為他們分別設置一些最為有效的學習任務,進而推動學生的英語學習效果得到全面的升華。比如,在學習《I like dogs》的時候,對于其中英語課文閱讀,教師可以針對不同的學生,設置一些不一樣的閱讀任務。如果學生的學習能力較強,教師可以要求其在基礎閱讀的基礎上,進行深層次的理解,并且對于其中的優秀段落要有一定的背誦。而對于學習能力較弱的學生,教師則可以要求其進行簡單的閱讀即可,不需要進行太深層次的學習,以免給學生的英語學習造成一定的障礙。
三、結束語
總而言之,小學英語教學需要在新時期的發展當中,不斷進行全新的實踐和拓展,并合理的優化教學模式,形成全新的教學理念,進而最為切實的提高教學效益。
參考文獻:
[1]穆甜甜.“快樂教育”理念下的韓國小學漢語課堂教學研究[D].沈陽師范大學,2014.
[2]黃萍.對泰漢語趣味教學法研究[D].廣西大學,2014.
[3]郭翠娟.小學低年級英語課堂趣味教學的實踐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