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小青
導學案是新課程改革后教師經常采用的一種教學方式,它是利用教師制訂的導學案,讓學生在課堂中進行自主探究或是合作交流,掌握基礎知識。這種方式符合新課程改革中的要求,讓學生成為課堂中的主體。
一、高中數學導學案中存在問題
(一)大量堆砌數學題目
許多高中數學教師錯誤地認為,數學無非就是要教給學生如何做數學題,只要他們做得數學題多了,自然而然地就會懂得如何解題,會解題了,數學考試成績提高了,數學自然也就學好了。正是因為他們忽視了學生對數學思想的深入理解和對數學能力重要價值的認識,導致他們在編制導學案時,不由自主地會大量堆砌題目,致使導學案變成了變相的習題庫,違背了導學案設計的初衷。在經過大量數學題目的洗禮之后,學生“見多識廣”,遇到數學題目時總會得心應手地給出不同的解法,似乎掌握了數學方法,具有較強的數學能力,但是詳細問及他們是如何想到這些方法、何時應用對應的數學定理與公式時,他們卻是一臉的茫然。因此,僅僅依靠做題目是不能夠使學生深入地理解數學概念和數學規律的,難以使學生真正掌握數學方法和數學思想。長期下去,學生在數學知識上的弱點暴露得越來越明顯,造成教學質量低下。大量堆砌數學題目的做法使得導學案失去了其應有的引導作用,這是高中數學教師編制導學案過程中經常會出現的問題。
(二)未考慮學生的差異
由于家庭環境、知識基礎、先天遺傳等多方面的因素,高中學生之間存在著很大的差異性,如,有的學生性格外向,喜歡鉆研和思考;有的學生性格恬靜,具有較強的觀察能力和判斷能力;有的學生則性情急躁,總是急于發表自己的見解……而他們在性格、習慣、態度、智力等方面存在的這些差異都會對他們高中數學的學習造成巨大影響。一般來說,觀察力和判斷力較強的學生往往更愿意學習幾何知識,具有較強的立體感,立體幾何成績明顯要好于其他學生;喜歡鉆研,樂于獨立思考問題的學生往往傾向于學習代數知識,優于邏輯思維,對函數相關內容的理解更為透徹;性情急躁的學生的學習成績并不穩定,忽高忽低,猶如過山車一般。正是考慮到了學生之間的這些差異,新課程理念當中特別強調分層次教學的做法,強調要根據學生學習基礎的不同,設計不同的教學方案。但是,這一理念在實踐當中貫徹得并不是太好,為了能夠趕上教學進度,不少高中數學教師在編制導學案時并不會過多地考慮學生之間的差異性,完全按照教師自己的理解編制。由此導致的結果是,在經過一段時間的教學之后,學生之間會出現學習成績分化的現象。適應導學案的學生能取得不錯的成績,而不適應導學案的學生成績會嚴重滑坡。這種教學顯然沒有達到使全體學生共同進步的效果,與全面育人的教育理念明顯不符,也是與導學案的設計初衷相違背的,應該在實際工作中盡量避免。
(三)預習和復習有沖突
按照導學案的設計指導思想,導學案不僅僅能夠有效引導學生進行課前預習,還能夠幫助學生進行課后復習。但是,如果設計不好,卻也會出現課前預習和課后復習相矛盾的現象。一般來說,導學案整體上可分為兩大部分,即預習部分和復習部分。在預習部分,教師通常會根據教學內容編寫與教材內容相關的填空題和選擇題,當然也可能有較為簡單的計算題和證明題,這些題目都是較為基礎的,只需要認真預習教材內容就能順利完成。學生為了完成預習內容,需要認真閱讀教材,細細地品味要學的數學概念和數學定理,努力地與已經學過的知識之間建立聯系,并與導學案之中的預習題目兩相印證,只要完成了導學案上的預習題目,通常學生都能對教學內容形成初步的理解和認識。
二、解決導學案在高中數學教學中存在問題的建議
(一)理解導學案的本質
在目前的教學中,雖然我們一直在強調學生在教學中的主體地位,但是在實際教學中,學生仍然處在一個被動學習的狀態中。這種教學的實際情況和導學案本質上有著一定的偏差,而教師機械式地模仿導學案教學更是無法對教學方式產生根本的轉變。
因此,教師在導學案教學過程中,要充分理解導學案這種教學方式的本質。首先,讓學生成為課堂中真正的主人,在學習過程中提高自己的自主學習能力、合作能力等綜合水平,而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起到引導作用。其次,在導學案教學中,要將對結果的重視變為對學生學習過程的重視,提升學生思考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并在這一過程中實現學習目標。最后,要將傳統的對知識點的教學轉變為對學生能力的培養。利用學生的自主思考再加上教師恰當的引導最終達到解決問題的目的。
(二)把握導學案編寫內容
在編寫導學案前,教師要先掌握好學生的學習情況,對學習過程中可能會出現的重難點進行把控。然后以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按照他們的學習水平編寫導學案內容,并突出探究活動的目的。一般的導學案中包含了知識復習、新課探究、學習重點、學習小結等等內容,教師可以根據學生實際情況進行調整。
(三)師生配合完成導學案教學
導學案的學習主要分為三個部分,課前、課中和課后,無論是哪個階段,都需要師生之間的配合。課前教師需要提前為學生發放導學案,讓學生完成課前預習,找到學習中存在的難點,為下次教學提供參考。教學過程中,學生利用小組討論的方式完成知識內容的理解,并相互補充,歸納總結。而教師要對學生及時進行引導,并進行積極的評價。課后教師要讓學生對本堂課中的學習進行及時的反思,并收集學生的反饋信息,及時調整教學。
導學案在高中數學教學中可以有效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綜合能力。但是,對于目前導學案中存在的這些問題,教師要對其進行實際解決,讓這種教學方式能夠在教學中發揮更大的作用。
參考文獻:
[1]王祥.學案導學:一種有效的課堂教學模式[J].教學與管理.2005(35):5-7.
[2]肖廣艷.導學學案——一本學生不可缺少的“教材”[J].中國教育研究論叢,2006(00):245-247.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