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通
數學課程是從小學、初中、高中,一直到大學的教育過程中至關重要的一門課程,對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數學教學是一個特殊的過程,對數學知識的學習,對學生的智力發展尤為重要,它即是一個認識的過程,也是一個發展的過程,更是一個認識與發展相結合的過程。在高中階段,數學在新課改下,被賦予了新的標準和要求,同樣也對教師提出了更加嚴格的標準和要求。也就是說,新課改的環境下要求教師充分了解并學習教學目標和教學要求,根據新的教學要求制定合理的教學方案和創新的教學方法,結合學生的能力程度和特點,讓學生適應新課改的環境,及時融入新課改的學習氛圍,充分掌握知識和學習方法。以下通過幾個方面,探究如何在新課改環境下完善高中數學教學,使得高中數學教學更加合理和完美。
一、教師需要樹立新的教學觀念
一切為了每一位學生的發展,這是新課程改革中凸顯的核心理念。在新課改的環境下,高中數學教師應當樹立新的教學觀念,尊重學生的主體性,落實“學生是教學的主體”的創新理念,注重學生的個性化發展,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實踐能力。教師作為知識的施教者,是學生的領路人,教師必須認真學習新課程標準,充分理解并準確掌握新課程的理念,樹立與之相適應的創新觀念和教學宗旨,才能更好的實施新課程的教學要求,提高教學質量和教學效果。
新的教學觀念雖然在高中數學教師中得以樹立,但具體實踐中,學生主體性難以體現,主體作用往往得不到有效發揮。研究發現,廣大學生由于多年來的傳統教學觀念的影響,跟隨教師的思維已經成為一種根深蒂固的學習習慣,想要改變存在一定的困難。因此,在新課改的環境之下,大部分學生還是單純的接受教師的引導和灌輸,成為學習的機器,而難以成為學習的主體,主觀能動性嚴重缺乏,更不用提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這種傳統觀念的影響,導致新課標提倡的學生主體觀念難以真正落實,也嚴重阻礙了學生的個性化發展。因此,在新課改環境下,教師除了要樹立新的觀念之外,還應當引導學生改變傳統的學習觀念和習慣,關注學生的心理變化,為他們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和環境,切實落實新課改的教學要求,使學生們快樂學習。
二、建立并優化學生的認知結構
數學是一個認知的過程,確切的說,是一個建立及優化認知結構的過程。在高中數學教學過程中,學生對知識所建立起來的認知結構往往影響了教學效果及教學質量。因此,在新課改的環境下,建立并優化學生的認知結構,對提高高中數學教學效果具有重要的作用和積極的影響。在實際教學過程中,高中數學教師應當首先了解學生現有的認知結構,進行充分的分析及研究,引導學生改變傳統的學習習慣和理念,優化學生的認知結構。此外,教師還應當設計科學的教學模式和課堂教學結構,促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形成完整系統的知識結構,同時培養學生形成良好的習慣,摒棄傳統的不利的學習習慣和思維方式,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在學習過程中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利用多媒體進行高中數學教學
隨著互聯網和科技的飛速發展,多媒體已經在教學領域中得到普及和廣泛的應用,與傳統的黑板教學工具相對比,多媒體教學模式具有明顯的特點和優勢,能夠形成整齊的版面,包含豐富的畫面、聲音及動作,增強課堂的視覺效果,能夠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營造出良好的課堂教學氛圍,能夠充分提高教學質量。但這并不意味著多媒體教學模式能夠完全替代其他傳統的教學工具,因為多媒體教學也存在一些局限性,并不是任何教學內容都適合通過多媒體形式來進行教學的。因此,教師在選擇教學手段的時候,不能盲目跟從,也不能只運用某種單一的教學工具,應當結合教學內容,設計并安排合理的教學方式,適度運用多媒體教學手段,不能單純為了增添課堂氣氛,盲目選擇多媒體進行教學,有時甚至會阻礙學生創造能力的發展和提高。
四、強化數學思想方法
數學思想是進行數學教學和學習的重要內容,是數學方法的靈魂所在。在高中數學教學過程中,學生在學習和掌握基礎知識、基本技能之外,還應當強調數學思想方法的強化和滲透,充分掌握科學合理的數學思想方法。
數學思想方法不是單純指教材中存在的數學概念、公式、規則等“有形的”知識,還包括隱含的數學知識體系中的無形的數學思想方法,這些思想方法在教材的每個章節、每個知識點中都有所體現和包含。高中數學教師在新課改的環境下,應當樹立新的教學觀念,重視對數學思想方法的傳授,將數學思想方法與數學知識進行相互滲透和融合,在備課過程中充分意識到數學思想方法的重要性,結合具體的教學內容,設計科學合理的充分考慮到思想方法的教學方案和教學模式,真正強化學生的數學思想方法,在本質上提高教學效果和質量。
高效課堂對學生學習以及各方面能力的培養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在高中數學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就應該重視高效課堂的建設以及教學情境的設計,為學生提供更好的學習環境,創造更好的學習氛圍,使學生能夠在快樂中進行自主探究式學習,進而實現自身學習效率的不斷提升.
參考文獻
[1] 鄭和睦.談新課程標準下職專數學探究式教學創新[J].新課程(教育學術),2011,12(09).
[2] 林志.淺析新課標下建設高中數學高效課堂的途徑[J].語數外學習(數學教育),2013,06.
[3] 徐鳳.淺析新課標下建設高中數學高效課堂的途徑[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3,19.
[4] 楊景艷.反思,教師成長的基石:新課改下高中數學教師反思教學的思考[J].語數外學習(數學教育),2013(12).
[5] 侯留碗.抓住數學教學細節,構造有效課堂[J].現代閱讀(教育版),2012(1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