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后婷
摘 要 目前在新媒體傳播發展日益繁榮的環境下,表情包以其新奇、詼諧、傳播速度快等特點迅速在人群中傳播開。生動、形象、詼諧的表情包契合了現如今大多數受眾的心理需求,這就呈現出表情包借助互聯網、手機等新媒介迅速在受眾中傳播開來的現象,然而在其傳播過程中總是會出現很多問題。通過與傳播學中“使用與滿足”這一理論的結合,從受眾的角度分析表情包受眾的“使用與滿足”現象。
關鍵詞 表情包;受眾;使用與滿足
中圖分類號 G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2096-0360(2017)16-0013-02
1 表情包傳播學的界定和特點
隨著互聯網的發展、網絡技術的日益成熟,以及大眾文化的蓬勃發展,表情包作為一種新興的另類語言表達,源自于我們的生活又異于我們的生活。它來源于網絡表情符號,同時又是可以模擬人的一些表情、動作等的視覺符號。通常我們將表情包的發展階段分為字符階段、圖標階段和圖片階段三個階段。
表情包也是當下流行文化的一部分,依托社交媒體的發展而不斷地發展,也成為當下青年人社交的載體之一,這與其自身特點是分不開的。從其產生過程來看,表情包具有開放性,人人可以制作表情包,也可以在各種社交媒體中使用表情包,這種自由是促使其快速發展的原因之一;從內容上看,表情包與時俱進,通常多與現實社會中的人和事相關,題材豐富多樣,而且隨著傳播技術的發展更易于修改;從形式來看,表情包不再局限于傳統的文字、圖片等表達形式,在發展到圖片階段時多用真人圖片表情來表情達意。
2 表情包受眾的使用動機分析
表情包不僅是一種語言現象,還折射出了社會文化發展的脈絡和大眾的心理特征。網民在創作和傳播這些表情包的過程中都是為了滿足自己的某種需求,帶著一定的目的去進行這項活動的。
1)滿足自我需要,實現自我價值的動機。表情包盛行雖說是以新媒體技術等硬性條件作為基礎的,但其中發揮主要作用的仍是受眾,受眾主動去創作表情包以滿足自己的某種需求。美國著名心理學家亞伯拉罕·馬斯洛在《人類激勵理論》一文中曾提出“需求層次理論”,該理論的主要內容指出人在滿足自己的基本需求之后,會有一個更高級的需要即實現自我價值的需要。表情包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就是在各種生活用品價格持續上漲,普通民眾無力改變這種情況,只能通過創作和傳播這些具有諷刺意味、詼諧幽默的詞語來表達內心的不滿,通過這種途徑來滿足自己的某種心理需求。
2)張揚個性、求異心理的動機。求異心理是指個體在生活中總喜歡尋找和接受新奇事物的一種表現,它在促使人們去追隨新奇的表情包的同時,也開始主動通過創作和使用表情包來突顯自己的與眾不同。仔細觀察,我們可以發現,如今正是因為在網民的求異、求新、想要張揚個性的心理推動下,使得許多網民創作和使用異于平常的語言表達形式,來滿足自身張揚個性、突出自我的需求,從而推動了表情包的創作、使用和傳播。
3)宣泄情感、疏導情緒的動機。一方面,由于現實生活的刺激,受眾使用表情包以尋找宣泄窗口。最初網民使用表情包大多是為了娛樂,但隨著時間的推移,一些表情包也逐漸成為社會熱詞,這些社會熱詞往往反映了某個時期社會上的焦點事件或現象。另一方面,為網絡群體提供宣泄場所。張再云和魏剛在《網絡匿名性問題初探》一文中說到,“網絡的匿名性讓人們的網絡行動有很強的選擇性和自主性。這是網絡社會和現實社會的重要區別之一。在現實社會中,角色期待的固化,意義系統的模式化,使得個體難以控制外在的社會實體。而在網絡社會里,使用者可以有權力以不同的面貌或者同一符號下不同的意義出現,網絡允許自由的個體可以構建與選擇或舍棄與批判網絡中的社會實體。個體不再是被動的被期待化的角色。正是這種選擇性賦予了網絡自由和自主的意義,而這也是許多網民迷戀網絡并對匿名性樂此不疲的重要原因之一。這種匿名性帶來的選擇性和自主性也促成網絡的意義系統的多元性和非先驗性,為個體的多種行動提供了可能。不同的‘虛擬角色構成了多元化的網絡社會,同時又保證了個體的自由和自主。匿名的條件下,網絡使用者可以勇于表達自己的意見。”
3 表情包受眾的需求滿足分析
表情包的出現使“草根文化”登上了社會舞臺,表情包開始進入大眾的生活中,獲得了越來越多的關注。
1)人際交往需求:滿足社會交往的需要。表情包的盛行,對受眾間的交際有很大影響,這體現在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不同的社會階層不斷地交流與傳播,創作出更加新穎的詞匯,與此同時借助媒體間的相互融合,使得富有想象力和創作力的大眾不斷創作出豐富多樣的表情包,這樣使得大眾在人際交往過程中的需求得到滿足。
2)情感表達需求:尋找自我表達方式。表情包為受眾自我表達提供了一個便捷的平臺,不管你在何時何地,不管你是什么性別,也不管你的職業,受眾在網絡交際中可以通過自己的方式表達出自己想法,比如說我用“點贊”的表情包來表達自己贊同某一觀點,他用“宋民國”來賣個萌,這些生動有趣的表情包,比簡單的文字要生動有趣得多,這在很大程度上滿足了受眾的情感表達需求。
3)自我價值需求:實現自身價值的需要。表情包是網民在網絡交際時運用的一種手段,眾多網友在實際的網絡交往中為了表達自己的某種情感,采用諷刺戲謔的方法,創造出一類富有時代鮮明個性的詞語,深刻表達了網友的個性特點。網絡新詞創作之后再經其他網友復制粘貼,很快就會流傳開來,在此過程中,受眾會感覺到自己被這個社會所認可,自身存在價值得到體現,整個人會在思想以及情感上得到滿足。
4)休閑娛樂需求:滿足放松身心的需要。網絡的迅速發展使得我們的生活與網絡越來越密不可分,作為大眾文化一部分的網絡文化不同于精英主流文化,網絡文化的目的是融合主流文化并加以創造從而迎合大眾需求,馬斯洛指出娛樂是人的基本需求之一,同時大眾在參與網絡交往時一定程度上也是為了緩解壓力、放松身心。詼諧幽默的表情包在這個方面扮演著重要的角色。endprint
4 表情包受眾“使用與滿足”過程中的問題
表情包雖然豐富了我們的網絡社交,但是這種流行趨勢也存在著一定的弊端。
一方面,容易形成網絡語言暴力。許多網民由于自身認知能力的限制很可能把握不好在網絡交往中的“度”,避免不了一些粗俗、暴力、色情、虛假的語言流傳開來,這就不可避免地會對我們的生活產生負面影響。另一方面,語言不規范,不利于文化傳承。網絡的自由與開放使表情包的創作與傳播有多種方式,體現出表情包的創新性和內容形式的豐富,雖然在某種程度上來說豐富了語言,但是時間久了,就會影響到我們對漢語文化規范性和純凈性的認識。
好在這些問題的凸顯也日益得到人們的重視。
社會管理者開始加強與網民的互動溝通。表情包往往伴隨某一公共事件而衍生,這些看似無厘頭、嘲諷的表情包實際上隱含著最真實的民意,社會管理者應營造一個良好的社會環境,更好地滿足受眾對表情包的需求。同時,媒介要正確引導表情包的使用。媒介可以利用議程設置引導表情包的流行趨向,表情包在某種程度上也代表著網絡輿論,而表情包又以其新奇、詼諧幽默的特點更加引人注目。媒介要運用議程設置功能,對整個網絡環境、網民的行為進行規范有序的引導。除此之外,網民要理性對待表情包,不要隨波逐流。
5 結束語
表情包是網民借助新媒體,通過網絡或是借助社會熱點事件而創作并流傳的網絡表情符號。表情包的受眾在創造傳播這些表情包時在一定程度上滿足了自己認知、情感等方面的需求,在這一過程中也存在著如語言不規范、語言暴力和溝通障礙等問題。針對這些問題,社會管理者應制定出相應的對策,媒介應該提升自己的媒介素養,網民也需提高自己的辨別能力,擦亮自己的眼睛,從而使表情包可以發展得更好,更加完善。
參考文獻
[1]王存美.網絡流行語語情調查[D].武漢:武漢大學,2004:3.
[2]沈曉靜.論網絡語言的特征及其規范[J].西華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1(1):57-61.
[3]張再云,魏剛.網絡匿名性問題初探[J].中國青年研究,2003(12):76-78.
[4]陳一民.語言學層面的網絡流行語解讀[J].中南林業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6):94-97.
[5]孫明強.網絡流行語研究[D].湘潭:湘潭大學,2009.
[6]李慧.淺析網絡流行語的演變[J].新聞世界,2010(3):32-44.
[7]逯彥萃.網絡流行語的傳播原因及效應[J].新聞愛好者,2010(8):44-45.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