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勇
識字教學需要“發展”與“創新”,就是要對現在一般的識字教學進行創新,脫離目前識字教學中的死記死背,負擔過重的束縛,克服語文識字教學中存在的形、音、義相分離,或重視字音、字形,忽視字義的現象。學生識字,不僅是識記這些字詞的本身,同時還要在他們的記憶中打下對一定客觀認識結果的烙印。識字過程的知覺是從字詞到物,先知覺字形,然后賦予字形客觀內容,同時讀出聲音。布魯納指出:“學習的最好刺激就是學生對所學內容的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币M早消除他們的害怕心理和被動學習的狀態,關注他們的成長,通過各種鼓勵,激發他們對識字產生興趣。
一、傳統識字教學的現狀與存在弊端
(1)片面強調識字范圍與數量,忽視相關語文能力的培養。為了提高小學生的閱讀能力,新課標增加了小學語文的生字量,以便為進一步提高語文及其他課程的能力打下良好基礎。但落實到教學實踐當中,有些教師卻片面地將識字教學作為低年級語文教育的唯一重點,并忽視了其他內容的訓練與指導。通過教學質量調查,可發現許多學生雖然識字量十分可觀,但朗讀水平較差,口頭表達能力令人擔憂。一旦使用語境變化,學生就無法準確辨別漢字,更不能流利讀出,這反映出學生使用漢字的靈活性較差,不能做到學以致用。
(2)教學策略意識淡薄,缺乏創新精神。在識字教學中,有些教師缺乏開闊的眼界,不能將語文教育融入到豐富多彩的社會生活當中去,只重視教材所提供的教學資源,因而在內容設置上往往比較單調,在完成課堂識字任務后,并未對課外識字做出要求,這樣就會使學生滿足于課本的識字范圍,與生活聯系不夠緊密。同時,也不善于組織識字主題活動,無法有效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學生缺少識字興趣,教學效果難以保證。
(3)不能有效引導學生記憶漢字和靈活掌握。在向學生傳授漢字認讀書寫之前,許多教師甚至自身不具備完整的漢字學知識基礎,不了解各個漢字起源,對漢字背后的人文內涵缺乏深刻的認識。因此,在漢字教學過程中,只是單純地講述漢字的發音、筆畫、構詞等,而不能將漢字納入原本豐富的生活語境當中,有時甚至對字義、構造等的分析出現錯誤,這就使漢字的記憶難度增大。而在教學手法上,也未能使用靈活高效的方法來幫助學生記憶和掌握,因而極不利于學生自主學習漢字能力的提升,而只能掌握加偏旁、去偏旁等簡單的識字方法,對其內在的造字規律認識淺薄,無法用自己的思維去領會漢字的奧妙所在。
二、小學語文識字教學的創新途徑
1、激發興趣,使學生樂意學
學生有了興趣,學習就不是一種負擔,而是一種享受。漢字是世界迄今為止獨一無二的仍在使用的表意文字,由于它生動而形象的造字機制,不間斷使用而保存下來的文化信息,從不同側面展示的觀念心態和悠遠記憶,由于它的博大、厚重與縝密,決定了中國必然是一個在基礎教育中注重識字教學的國家。正是基于以上的意義,識字教學歷來被認為是低年級語文教學的重點內容。漢語言文字記載著中華數千年的古老文化,它不是無生命的僵硬的符號,而是蘊涵著中華民族獨特性格的精靈。 讀古人的書能承受古圣先賢的精神遺產,讀現代的書,能與同時代人做精神上的溝通交流……使學生受到人類優秀文化的哺育。"語文教師只有具備厚實的文化底蘊和文化氣韻,注重自身文化積累,才能滿足新課程標準對古今中外不同文化的要求,才能真正激活新課程新理念背景下的語文教育,才能真正使學生的語文素養得以全面提高。這是我們語文老師義不容辭的使命。
2、向學生傳授學習漢字的方法
讓學生認識漢字、記住漢字,并不能達到教學的真正目的,只有讓學生掌握了學習漢字的方法,才能讓學生在沒有教師指導的情況下能夠對漢字進行自主學習,從而提高學生對漢字和閱讀的興趣,還能夠幫助學生認識更多的漢字[4]。首先,教師可以通過聯想記憶法,教會學生記住漢字,比如“刀”這個字,非常像一把打開的小刀,因此教師可以教學生通過聯想漢字的形態,記住漢字的讀音和意思。其次,教師可以將形聲字等具有不同特點的漢字進行歸納和總結,讓學生通過對這些漢字的學習掌握認字的方法,比如“蜘蛛、蜈蚣、蝴蝶”這樣的形聲字,一部分表示漢字的種類、另一部分通常就是讀音,所以上面的一組詞能夠看出它們都屬于昆蟲,并且學生能夠準確進行讀音。當然這些規律只對大部分的漢字有效果,還有一些特殊的漢字不適用,因此應該教導學生在遇到不認識的漢字時,首先應該查閱字典,再根據其字義和字形去記憶。
3、鼓勵學生在生活中樂意識字,拓寬識字渠道
在課外生活中識字,是一種重要的識字方法,它是課堂識字的補充與擴展。我引導學生平時留心觀察,把生活當成他們識字的大課堂。鼓勵他們多留意生活實際,如認商店里各種商品的名稱、食品包裝袋和報刊雜志上的字等,如果遇到不認識的,就請教別人或查字典。做生活的有心人,讓生活教會自己更多的漢字。同時,為了增加趣味性,我還要求學生把課外認識的字收集到自己的筆記本上,定期鞏固、交流、展示,比一比誰的課外識字量大、識字渠道廣、學習積極性高,并評小學語文教學論文選“識字大王”。這既增加了識字量,也培養了學生社會實踐動手動腦的能力。 小學語文課程中的識字教學尤為重要。因此,教師要不斷探究適合實際教學運用的方式來激發學生識字興趣,教給學生識字方法,培養學生識字能力,真正做到使學生對枯燥的漢字教學產生濃厚的興趣并增強自我識字的能力。
參考文獻:
[1]徐娟.淺談小學語文識字教學的策略研究[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4.(12):208
[2]張彪.小學語文識字教學的主體參與教學策略研究[D].廣西師范大學,2014
[3]李箐.如何提高小學語文識字教學成效[J].科教導刊,2016(0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