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金蓮
生活不僅是學習的重要源泉,也對課堂教學有著很高的拓展和延伸,日常生活才是學生真正發揮語言功底的重要場所。語文教學“生活化”,就是強調語文教師在語文教學活動中,自然而然地注入生活內容與時代信息,巧妙地把學生的生活經驗引入到語文課堂教學中來進行生活教育。語文學科以其豐富的人文內蘊、良好的知識內涵、優良的文化品質深刻地影響著學生。小學語文教學應教會學生解決生活中遇到的實際問題。鑒于此,為了讓小學語文教學真正取得成效,必須要強化教學和生活之間的聯系,圍繞生活開展語文教學,讓學生在生活中學習,在學習中更好地生活,從而使其情操得到陶冶。
一、樹立生活化教學觀念,推動生活化教學發展
思想決定行動。首先,從教師的角度上看,小學語文教師要積極轉變教學觀念,樹立生活化教學理念,正確認識到生活化教學方式對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重要性,并將生活化教學貫穿到整個語文教學設計中,實現生活化語文教學,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其次,在學生方面,教師要引導學生對周圍事物進行觀察,并在生活化教學中結合學生的實際生活進行語文教學,激發學生對語文教學活動的興趣,并積極參與到各個教學活動中,引導學生在教學活動中進行自我探究和自我完善,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二、課后作業生活化,培養實踐能力
課后作業是課堂教學的拓展形式之一,能夠讓學生更為深刻地領悟知識內涵并且加以鞏固。以往的課后作業多以傳統“練習做題”形式為主,學生對此容易產生抵觸情緒,甚至部分學生采取抄襲的方式應對教師的檢查,導致課后作業不能發揮其應有的作用,學生的學習效果大打折扣。鑒于此,教師在設計課后作業時,要把“強化記憶,掌握知識”的傳統觀念轉變為“理解記憶,學以致用”的生活化觀念,做到“減量提質”,依據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按照學生的學習情況和認知規律,多布置一些具有生活氣息的課后作業,讓學生能夠有更多的機會在生活中鍛煉自己,提升自己。以講授人教版二年級下冊《找春天》一課為例,教師可以讓學生在課后選擇恰當的時間,在父母的帶領下到野外親身感受春天的氣息,以文字形式(詩歌、散文、記敘文等)、圖像形式(繪畫、攝影等)或者視頻方式,記錄自己認為最能代表春天的場景。學生在尋找春天的過程中,不僅對課文有了更深的領悟,進一步培養了實踐能力,真正實現了“課后作業生活化”。
三、教學情境生活化,誘發學習動機
教學情境生活化就是把教師、學生以及生活素材等多維因素進行緊密結合,從而在課堂上為學生構建出一個嶄新的學習平臺,把學生和社會進行有效關聯,誘發學習動機,并且讓學生感受到生活無處不在的特性,最終深刻理解學習與生活的密切關系。如今多媒體技術在課堂上的應用日益廣泛,其性能也越發豐富、穩定,教師利用其特性通過應用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等不同元素來刺激學生的感官,構建生活化的教學情境,增加學生與教學內容的親切感,讓學生以輕松心態投身學習之中,大大提升了教學效果。以講授人教版語文三年級上冊《富饒的西沙群島》一課為例,班上沒有學生去過海島,或者去海邊參與過潛水活動,課文內容與學生的現實生活不相符。鑒于此,教師采用多媒體技術在學生面前呈現一派海島風光。首先,教師讓學生在屏幕展示的中國地圖上確定西沙群島的具體位置,然后通過圖片、視頻把學生帶入奇妙的海島世界,那里有一望無際的海岸、清澈見底的海水、浮翠流丹的珊瑚、形形色色的海洋動物……學生不由得沉迷其中,嘆為觀止。教師在使用多媒體技術構建生活化教學情境時,不能一味地展示多媒體畫面,要以語言引導學生或以問題啟迪學生,讓學生在欣賞多媒體畫面時能夠帶著思路去看,帶著問題去想,從而讓整個生活化教學情境的作用得到最大程度的發揮,真正實現在生活中學習。
四、進行有必要的課外延伸
陶行知先生特別重視讓學生親自去參加社會實踐,他提出“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的觀點,并毅然決然地將自己的名字由“知行”改為“行知”,可見他堅決的態度和立場。他認為“生活教育”最根本的原則和方法就是“教學做合一”,即根據學生的生活需要而教、而學,通過生活實踐來學,從而使學生獲得真正的知識,進而收獲到口眼手腦并用的功效。小學課文中有很多課文能夠改編成舞臺劇,這樣讓學生自導自演,從而讓學生感受到樂趣,還能充分發揮學生的想象力,還能培養學生的團結意識,更能深刻的感受到作者的思想感情。在學習課文時,不能僅僅的講課文中的知識,應該讓學生有一個會發現的眼睛,從課文中學習到的知識延伸到生活,讓學生自己感受到學習語文的樂趣。例如在學習《下雨了》這篇課文時,讓學生學到了大自然中動物,植物,天空上有哪些表象時是下雨的征兆。然后讓同學們寫日記,看看是不是下雨時有這些征兆。然后在去觀察一下,天空中有何表象時,表明第二天下雨或晴天。還可以讓同學天天寫日記,記錄自己的生活,隨想,這樣學生在寫作文時才能游刃有余,寫出更好的作文。雖然剛開始學生不愿天天寫,但是老師天天督促學生寫,讓學生堅持27天,習慣就養成了,這樣學生會堅持寫日記,從而讓學生領略到,生活中處處有語文,語文中處處有生活。
小學語文生活化教學具有重要意義,而要實現生活化教學需要采取得當的策略。生活化教學的實現不僅可以提高教學效率,同時更是適應了素質教育的要求,小學語文的生活化教學探討也不是一個停滯的問題,隨著教育的不斷進步,新的觀點和方式也將被提出,這有賴于各位老師的參與和實踐。
參考文獻:
[1]舒莉.關注表達聚焦語言文字運用[J].中國教育學刊,2014.06:49
[2]鄧振英.通過文本細讀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效果的策略研究[J].中國教育學刊,2014.S2:58-6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