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_周春倫
走進克羅地亞幼兒園
編輯_周春倫

克羅地亞,被稱為“擁有最美地中海海岸的國家”,位于歐洲東南部,它不僅有著迷人的海岸線、發達的足球運動,而且,在教育上,從學前教育、初等教育到成人教育、特殊教育,有著一套較完整的教育體系。
克羅地亞學前教育招收1-6歲兒童,其中,1-3歲班被稱為嬰幼兒班,4-6歲為普通班,5-6歲兒童必須接受一年的強制性免費學前教育。克羅地亞學前教育有以下幾大特點:
★ 通常,克羅地亞每個孩子每月入園收費是500-700庫納(當于人民幣500-700元左右)。這是一個基本每個家庭都能承受的普惠性價格。這類收費標準主要以公立幼兒園為主。
★ 克羅地亞幼兒園十分強調“為家長服務”的概念。幼兒園招收1-6歲的兒童,孩子從1歲就可以入園進到早教中心。幼兒園每天早上6∶00或6∶30開放,直到下午5∶00。因此,老師每天在幼兒園的工作時間是較長的。家長根據自己的情況,可以早一點把孩子送去幼兒園,也可以遲一些去接孩子回家。
★ 克羅地亞政府規定,所有幼兒園教師必須達到本科及以上學歷,且對保育老師的專業要求非常嚴格。目前,政府在積極鼓勵所有在園教師,繼續通過三年研修,拿到碩士文憑。而教師薪酬與學歷掛鉤,獲得碩士學位后,幼兒教師的薪資也會隨之提升。目前,克羅地亞已經有不少幼兒教師獲得了碩士學位。
★ 每一個幼兒教師按照國家頒布的《兒童發展課程綱要》(humanistic development approach)設計和執行課程,但教師擁有較為自由生成課程的空間。也就是說,教師以綱要為指引,根據對兒童的了解、兒童的興趣和需要、自己的教學經驗做調整,然后執行自己的教學內容,而非一味照本宣科。
★ 在班額上,3歲以下的嬰幼兒班為13-15名,3歲以上的班級則不超過25名。除了帶班老師和保育員,幼兒園還配備了專職老師,涉及心理咨詢、語言干預等。
目前,克羅地亞0-6歲的入園率為60%,盡管如此,還未達到歐盟標準。因此,他們也正采取各種措施,提高兒童入園率,提升學前教育質量。比如,在教育經費投入方面,3歲以下嬰幼兒的教育由克羅地亞政府資助,而3-5歲兒童的教育則由當地政府(比如市級)資助。
克羅地亞里耶卡市以公立幼兒園為主,目前,公立幼兒園共由五大幼兒教育中心組成,轄31個分園,在讀兒童3500名,教師500名。我們來到的正是帕托卡幼兒教育中心下的Drenova幼兒園分園。
Drenova幼兒園招收1-6歲兒童,共有8個班級,所有班級均為混齡班。其中,1-3歲孩子班級3個,4-6歲孩子班級5個。這所幼兒園的開放時間為上午6:30至下午5:00。大部分兒童早晨8:00入園,下午三四點離園,兒童入園后可自由選擇吃早餐時間。
克羅地亞的幼兒園在《兒童發展課程綱要》指引下,非常強調教師根據兒童的興趣和需要,自行選擇材料及教學內容。兒童擁有非常多的自主權利,兒童的一日活動以區角自由活動和戶外活動為主,每天約有10分鐘時間進行集體活動,以教師組織兒童的分享和討論為主。
與中國相似,在班級中,我們看到熟悉的閱讀區角、建構區角、娃娃家區角等,但區角之間的分割并不十分明顯,所有材料孩子都可以隨時隨地選取和獲得。這里的老師說,她們也在課前準備教學方案和計劃,但在實際開展教學過程中會根據兒童的需要和興趣做調整。正如一位普通班教師所說,在課程方面,她們正不斷嘗試去解讀兒童(trying to read children)。
克羅地亞幼兒園非常重視孩子的運動。他們大多在室內和戶外為兒童準備了寬敞的運動場所。Drenova幼兒園便以體育運動為特色,倡導增加兒童的運動量,8個班級中,有4個班(3歲以上孩子班級)為運動特色班級。園內所有兒童每天至少在戶外運動1.5小時以上(天氣狀況不佳時在室內運動)。
同樣,在另一所幼兒園里,每個班級都有一個體育活動區,孩子們用各式材料組合自創內容鍛煉身體,例如:5歲的孩子用粗細、材質不同的繩編造“小路”玩平衡,3歲孩子用積木搭跳臺玩下跳。幼兒園一樓樓梯下是各式具有挑戰的自制體育項目,門廳也是孩子們體育活動場所,戶外以碎石地面為主,男孩在石子上踢足球,女孩把秋千蕩得高高的。
克羅地亞幼兒園的融合教育也讓人眼前一亮。Drenova幼兒園便是一所融合性質的幼兒園,招收少量殘障程度較低的兒童。例如,在我們參觀的一個嬰幼兒班里,有一位唐氏兒童,在普通班,有幾位自閉癥患兒。幼兒園師資隊伍里有心理學家、語言治療師等,因此,能對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兒童提供有針對性的干預和支持。對特殊兒童的干預在班級中進行,而不會單獨將兒童請出,這樣,其他兒童也能學習。

幼兒園教室中的隨處可見孩子們的學習痕跡,他們的探索、發現、嘗試、失敗、成功的足跡

孩子們就地取材的繪畫作品
這是一所僅有六年建造歷史的新園。一進入Srdo?i幼兒園,我們就被幼兒園的建筑風格和環境布置所吸引。嶄新的設施、開闊的庭院、明亮的光線、開放貫通的室內環境,使得孩子的奔跑、自由活動和自由探索擁有了充分的可能。在這里,“空間屬于孩子們,幼兒園的一切都可以讓孩子自由探索”。
幼兒園負責人介紹,Srdo?i幼兒園一共7個班級,其中,1個保育班,6個混齡學前班。每個班級的孩子數量不等,最多不超過25人。6個學前班的孩子小到3歲,大到7歲。每個班級配備2名教師。
孩子們每天清晨6∶30-8∶30來園。在清晨,大家會聚集起來,與老師一同聊一聊“今天你想做什么”。早餐過后的9:30-11:00,是孩子們自由選擇游戲的時候,他們可以選擇任何自己想玩的游戲和玩耍的方式,Srdo?i幼兒園努力讓幼兒園和班級的所有材料對于孩子來說都是隨時隨地可以選取和獲得的。中午,孩子們會享用美味的自助餐,由他們自己決定想吃的食物。午餐過后一直到14∶00點,部分孩子會午休,同時,大廳也對不想睡覺的孩子們開放,他們可以選擇待在大廳進行一些安靜的游戲,看書,手工,聊天,或者任何他們想做的活動。下午依舊是自由活動的時間,游戲時間會一直持續到孩子們離園。
那么,看似沒有集體教學活動的Srdo?i幼兒園究竟是如何開展它的課程呢?在教室里,我們找到了答案。
在每一間Srdo?i幼兒園的教室中,我們都能看到主題課程的身影,《我們的身體》《消防員》《海洋里的生物》《我的愛好》等課程內容出現在了教室的各個角落。在這里,教師們默默為孩子提供探索的材料,聆聽他們的想法,并不強制他們參與集體討論。而當一個話題吸引了越來越多的孩子的注意,越來越多的孩子慢慢加入了主題的探索中,課程就在不知不覺中形成了。
“每個孩子的發展水平不同,每個孩子的興趣點也不同,我們傾向于通過小組討論的方式為孩子們提供更具有個性化和針對性的課程,讓課程跟隨他們的發展水平和他們的興趣需要,這樣的課程才真正幫助孩子成長。”幼兒園負責人這樣解釋。
而在參觀班級的過程中,我們也發現了Srdo?i幼兒園很多與眾不同的地方。
首先,不同于中國的區角游戲僅僅在教室的四周而教室中心常常被留出用于集體教學的常用的室內布局方式,由于沒有集體教學的需求,Srdo?i幼兒園整個教室都依照孩子的活動方式進行了重新布局,各個區域靈活地安置在教室中,以便孩子更方便、更自由、更輕松地游戲和活動。而教師的辦公桌也被恰當地安排在了教室中,很好地融入了教室環境中。
身處Srdo?i幼兒園中,我們感受到孩子是放松的、舒適的,他們在安全范圍內被鼓勵做任何嘗試。每間教室都將沙盤搬到了室內,材料零散地擺放在易于獲取的地方,孩子們的手上、臉上、身上常常沾滿了顏料,地上有些許的沙水溢出,教師們認為孩子們在探索,這樣的方式能讓他們更大膽,更樂于嘗試,而這正是環境創設本身的目的和追求。
其次,Srdo?i幼兒園的教室中隨處可見孩子的學習痕跡,這不僅僅是將孩子的作品做成墻面裝飾或是簡單地拍成照片記錄下來,而是可以看見材料背后孩子的故事和他們成長的足跡。不管是用顏料滴管和塑料板探索水滴滑落的足跡,還是用故事方式記錄下“我和我的愛好”,再或是用表格記錄下每一次“彩虹橋”相遇后顏色的變化,在這些環境、材料中,我們看到了孩子的成長,看到了孩子探索、發現、嘗試、失敗、成功的足跡,而這正是我們所一直希望看到的。
最后,在參觀中,我們也看到了Srdo?i幼兒園教師的獨特智慧。他們充分利用了身邊的資源,并結合地中海國家的獨特自然地理和文化,為孩子制作了各式各樣的玩具材料。巧克力盒制作的迷宮,貝殼和鵝卵石制作的數字卡,充滿童趣的手繪蝸牛地圖,一個塞滿藍色紗布的收納盒,放入幾條鐵做的小魚,儼然就是成了孩子們用吸鐵石釣魚的池塘,把彩色的紙片放入小的密封袋,扎上尾巴,就是一條條活靈活現的小魚……
教師們在談及如何為孩子提供操作材料時,顯示出了他們的思考:“雖然我們也購買教具,但我認為教具并不僅僅只有一種用法,我喜歡把這些東西按照我想要呈現的方式結合,我認為這可以最大程度地幫助孩子們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