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心全
班主任在技工院校學生班級管理與學生引導中起著關鍵作用。隨著我國獨生子女成為學校生源的主體,學生在管理和引導上更加復雜,如何做好班主任工作,是擺在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個課題。特別是剛從高等院校畢業(yè)進入技工院校任教的年輕教師,更需要班主任工作的理論指導。本文從五個方面,簡要談談技工院校做好班主任工作應該具備的基本素質。
一、了解學生,知己知彼
早在70多年前,毛澤東主席就特別強調實事求是,他說,“實事”就是客觀存在著的各種事物,“求”就是去研究,“是”就是事物的規(guī)律性。他要求共產(chǎn)黨員從客觀存在的事實出發(fā),研究出解決問題的辦法,指導我們的工作。作為班主任,只有正確認識工作對象,深入研究工作對象,才能從中找出正確的工作方法。因此,要做好準備工作。
首先,認真學習教育心理學理論知識。掌握學生年齡階段的心理特征,在理論上找對工作態(tài)度和方法,只有這樣才能運用科學理論工具去工作。
其次,深入了解學生。物質決定意識,學生成長過程中各種客觀因素影響學生成長的結果。這些客觀因素包括學生父母的文化素質、家庭經(jīng)濟情況和各種社會關系背景。社會關系背景往往會影響學生的心理成長。例如,有這么一位學生,整天沉迷在網(wǎng)絡游戲里,對自己的學習不重視。筆者同他談心時,無意中了解到他有個高干的叔叔。他認為,將來他的叔叔會幫他找個好工作,所以他心理上有一種優(yōu)越感,感覺自己不用刻苦學習。當筆者問他:“對你來說,什么工作才是好工作?”他又一臉茫然。在科技迅猛發(fā)展、進入知識經(jīng)濟時代的今天,任何工作都具有一定的技術含量,從業(yè)者都必須具有一定的知識結構。混飯吃的時代一去不復返了。父母的素質對學生的影響是直接的,特別是父母的世界觀、價值觀、人生觀。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與學生朝夕相處,關系是最密切的。俗話說言傳身教,有什么樣的父母,就會有什么樣的孩子。家庭的經(jīng)濟狀況也會決定學生的思維方式,影響人際交往方式和機會選擇等。因此有條件的話應該進行必要的家訪。
第三,綜合分析全班學生共同的愛好和文體傾向,便于組織學生活動,增進班級的集體主義意識和凝聚力。同時可以結合專業(yè)特點進一步積極引導,形成特色的班級性格。
二、指導學生選出班級學生干部,成立具有較強領導力的班委組織
班級學生干部是班主任的工作助手。學生自主管理,可以增強學生的獨立性、民主性、自覺性。學生干部與其他學生朝夕相處,從感情上、思想溝通及時性上優(yōu)于班主任。對學生的違紀情況,思想和身體健康情況,學生干部比班主任老師了解得更早更及時,便于及時處理學生之間的各種矛盾。學生干部的這種作用是非常重要且不可替代的。如,濟南鐵路司機學校內機專業(yè)學生張某,與同學打賭能喝2斤白酒,結果周末的當晚,同學真的給他買來56度的二鍋頭酒。他二話沒說,幾分鐘內就下肚了。過了20分鐘,該生發(fā)生休克,被本班學生干部發(fā)現(xiàn),及時與班主任溝通,采取了學校應急措施,及時送醫(yī)救治,才避免了一場悲劇發(fā)生。
學生干部要具有班級威信。一個群體中總是有人會得到大家的信賴,成為群體的中心人物。選出這樣的學生擔任班干部,有利于組織工作。但選拔班級干部不能操之過急,一個新的班級,在同學們相互不太了解時,不宜選舉班干部。經(jīng)過一兩個月的時間,學生之間有了基本的了解后再選班干部就比較合適。
合格的班干部能夠起到上傳下達的作用。班級內學生的問題,能夠及時傳達到班主任老師那里,班主任的工作思路,能夠及時傳達給本班學生,有利于班級目標的實現(xiàn)。班干部能夠切實為學生服務,做好老師的助手。學生存在學習、生活上的問題,可以向班干部反映,班干部集中學生的問題,向班主任反映,便于班主任及時了解學生情況。
三、指導學生形成良好班風
從眾心理在學生成長過程中會起到重要作用。一個班具有良好的學習、紀律、道德風氣,將對班級發(fā)展具有規(guī)范、教育等內在動力作用。
首先,學生之間具有團結守紀的習慣。團結就是群體內部思想、感情、行動的一致。團結的基礎必須是遵紀守法,只有在遵紀守法的基礎上,才是真正的團結。紀律是一個組織實現(xiàn)目標所必須遵守的,只有守紀,才能實現(xiàn)組織目標。
其次,刻苦勤奮。學習研究科學知識就需要有刻苦勤奮的精神。常言道: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
第三,助人為樂,協(xié)作共贏。一個組織內部,不同成員之間會有各種差異,存在各種不同。為了實現(xiàn)共同的目標,就需要相互幫助、相互協(xié)作的集體主義精神。
四、努力轉化“差生”
一個群體內部,總是有先進和落后之分。要讓集體目標順利實現(xiàn),就要努力促進落后學生的進步。
首先,要重視“成就感”在轉化落后生中的作用。轉化落后生,需要感化、需要創(chuàng)造階段性的成就感。落后生的情況千差萬別,需要針對不同情況進行督促。大部分落后生的文化基礎較薄弱,需要分步驟分階段地耐心補習。不求一步到位,只求每天有進步。設定的學習目標以輕松完成為宜,這樣可增加落后生的信心。每次進步,都及時給予表揚,讓其及時獲得成就感。所謂利用閃光點激勵學生,正是如此。幫助者也要有信心,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其次,開展具有針對性的文體活動,針對落后生的強項開展活動,增強他們的信心。集體活動中,他們獲得成功,受到群體承認,會激發(fā)其內在動力。
第三,對于自制力較差的落后生,需要學生們的監(jiān)督與幫助。班主任要提出紀律目標,待他們遵守后,及時加以表揚,增強其榮譽感及自我約束能力。
第四,形成先進幫后進的風氣。要讓學生正確看待落后生,不歧視,熱情幫助。
第五,要恩威并進。要讓落后生切實感受到班主任的工作確實是為了幫助他們、重視他們、希望他們進步。需要做的工作就是在生活上思想上多關心,多幫助,在學習上提出切實可行的目標,在紀律上提出目標要求。例如,在班主任工作筆記本上寫上對落后學生的評價和希望:“某某學生,很聰明,智商挺高,只要他能夠控制力加強,守紀律,把精力向學習上傾斜一點,他很有希望進入中游。”上課或開班會時故意“忘記帶走”,放在班里。這些落后生也最喜歡“偷看”老師的筆記本,讓他們“偷看”了的效果很好。
五、建立鼓勵進步的量化評價標準
每年,學校會評“三好學生”“優(yōu)秀學生干部”等。為了使學校榮譽的獲得更加公正,以促進學生全面進步,就要把學生平時的表現(xiàn)附分。凡是在德、智、體等方面與自己比較進步了的附10分,退步了的就扣10分。在品德方面,凡積極參加公益活動,為班級爭榮譽了的,就附10分,凡是違紀或其他問題給班級榮譽造成不好影響的,就扣10分。同樣,在學習和體育鍛煉方面凡是進步的都要附分,退步的要扣分。附分表的設計有:序號欄、姓名欄、分數(shù)變化原因欄、分值欄、總分欄。每周統(tǒng)計一次,將附分表掛在班級墻上公示。
年底,要評“三好學生”了,將對照附分表,從高分到低分,依次選取即可,這樣做有利于學生成長。對于青春期爭強好勝的學生,他們會在思想品德、科學文化知識學習、鍛煉技能上努力爭取進步,形成比、學、趕、幫、超的成長局面。
(作者單位:濟南市技師學院)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