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錢軍 王健
摘 要:機械基礎課程是中職及技工院校機械類專業一門重要的專業基礎課,具有知識面廣,概念及工作原理多,內容枯燥、抽象等特點。本文詳細介紹了如何通過容易識記的方法讓學生掌握本課程的知識點的方法。
關鍵詞:機械基礎 識記方法 教學效果
機械基礎是中職及技工院校機械類專業一門重要的專業基礎課。該課程概念及工作原理多,知識面廣,對于中職及技工院校學生來說有一定的難度。筆者任教的班級需要參加天津職業技術師范大學單招單考,該門課對學生來說尤為重要。筆者任教機械基礎課程多年,在講授該門課程方面積累了一定的經驗,對書中的一些知識點總結出一套容易讓學生識記的方法,取得了一定的教學效果,具體方法如下。
一、形象聯想法
形象聯想法就是把需要識記的材料與某些具體的事物、字母、數字、漢字,包括一些圖形等聯系起來,借助形象思維記憶,想象記憶。把枯燥無趣但是又必須記住的信息“牽強附會”地賦予含義,能夠使記憶過程變得生動有趣。機械基礎中有些難記的知識點就可以使用該方法,舉例如下。
管螺紋平常很少接觸到,它的特征代號比較難記,學生經常分辨不清,于是筆者想出以下方法:非螺紋密封管螺紋(G),代號G從形狀上看右邊有個缺口,可以想象成非密封;螺紋密封管螺紋(圓錐內螺紋Rc、圓柱內螺紋Rp、圓錐外螺紋R),代號中都有R,從字母形狀上看R上部封口,把它想象成密封;代號Rc中的c在書寫時看上去像個圓錐;代號Rp中的p把上部看成圓,下部看成柱子,即圓柱。以上兩個螺紋密封管螺紋內部都有小標,所以可以記住它們分別是圓錐內螺紋和圓柱內螺紋。
軸承中有幾個常用軸承類型代號需要學生掌握,如推力球軸承(5)、深溝球軸承(6)、角接觸球軸承(7)、圓柱滾子軸承(N)等。推東西很吃力時會發出“唔”的聲音,可以記住類型代號5為推力球軸承;把6想象成用鉤子勾住下面一個球,可以記住6為深溝球軸承;代號7的數字形狀像個角,可以記住7為角接觸球軸承;把N想象成一個圓柱體,可以記住N為圓柱滾子軸承。
二、口訣法
順口溜口訣朗朗上口,簡明易記,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以下是口訣法在機械基礎教學中的應用。
在學習螺紋的代號標注時,公差帶代號有大寫字母和小寫字母之分,內螺紋用大寫字母,外螺紋用小寫字母。在教學過程中,筆者發現學生經常分辨不清。在學該門課之前學生已經學習有關公差的知識,孔類零件公差用大寫字母,軸類零件公差用小寫字母,于是筆者把它編成口訣“大孔小軸”。 外螺紋類似于軸,內螺紋類似于孔,這樣學生就不易混淆。
螺紋按螺旋線的方向有左右旋之分,蝸輪、蝸桿和斜齒圓柱齒輪也有左右旋之分。筆者教給學生的判定方法和課本中的方法不一樣,口訣為“軸線豎直放,左高左旋,右高右旋”,即不管是判定螺紋還是蝸輪蝸桿或是斜齒圓柱齒輪的左右旋,把它們的軸線位置豎直放,看螺旋線形狀,左邊高的為左旋,右邊高的為右旋。通過比較,學生對該方法更易掌握。
對于轉軸,軸上各段按作用可分別稱為軸頭、軸頸和軸身。因軸上各段安裝的零件不同,軸段名稱也會改變。軸頸是軸和軸承配合的部分,軸頭是軸和回轉零件配合的部分,軸身是連接軸頭和軸頸的部分。筆者把它編成口訣“曾經回頭夾兩身”,曾(諧音承)指軸承;經(諧音頸)指軸頸,即與軸承配合的軸段叫軸頸。回指回轉零件,頭指軸頭,即與回轉零件配合的軸段叫軸頭。夾兩身指夾在軸頭和軸頸之間的軸段叫軸身。
對于齒輪漸開線輪廓來說,它有6點性質,需要學生理解并掌握。學生往往記不全,于是筆者把這6點性質編成口訣“一角兩圓三線”,即跟齒形角有關的性質有一點,跟基圓有關的性質有兩點,三線指發生線、法線、曲率半徑線,每條線各一點性質。筆者還要求學生能畫出漸開線的形成圖,通過圖形對照口訣記憶效果更明顯。
三、生活聯系法
有些知識點如帶傳動、鏈傳動等常用傳動類型學生平時能經常接觸到,他們對此很容易理解。而其他傳動類型或機構學生不易掌握,筆者會根據每個知識點的內容舉生活中的實例。比如螺紋按旋轉方向,順時針旋入的為右旋,逆時針旋入的為左旋。筆者教給學生這么理解,開車開右道是順向行駛,左道是逆向行駛,這樣學生很容易分清螺紋的右旋和左旋。
對于雙螺旋傳動活動螺母移動距離的計算,學生經常用錯公式。書中有兩個公式,即差動螺旋傳動中固定螺母和活動螺母兩螺紋旋向相同時L=N(Ph1-Ph2),復式螺旋傳動中固定螺母和活動螺母兩螺紋旋向相反時L=N(Ph1+Ph2)。筆者教學生這么理解:旋向相同好比是兩個人同方向行走,旋向相反好比是兩個人反方向行走。同方向行走兩人距離小,反方向行走兩人距離大,即旋向相同用減,旋向相反用加。
四、學科聯系法
機械基礎課程綜合性較強。在講解其中的某個知識點時,如涉及其他學科,教師可以根據學生情況適當補充講解,以利于學生理解掌握。比如等速運動規律中,凸輪機構具有剛性沖擊,等加速等減速運動規律中,凸輪機構具有柔性沖擊。這里需要跟物理當中的加速度知識相結合。清楚加速度的概念之后再講這知識,學生能夠馬上理解。
在液壓傳動中,有關液壓缸中求負載或是壓力的計算,特別是對于要參加單招單考的班級,經常碰到兩個液壓缸串聯的計算題,難度較大,學生往往建立不了正確的關系式。這里的知識點跟力學有關。筆者要求學生始終牢記受力平衡,在分析每個液壓缸時,建立液壓缸中活塞兩邊力的平衡關系,特別值得注意的是這里的力指作用力F而非壓力P。
五、圖形記憶法
圖形記憶法是指將相關概念、工作原理、優缺點等知識點配以書中相應的圖去記憶、理解并掌握。比如漸開線標準直齒圓柱齒輪主要幾何要素中有10個名稱,有些名稱概念很相近,這就需要學生結合書中給出的圖去逐個理解。再如凸輪按形狀分有三類,每類凸輪都有各自特點,如果學生對圖形有印象,就會很快回憶出相應的凸輪名稱。書中每節內容都配有很多插圖,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需要充分利用好這些插圖,并且要求學生養成看圖學習的習慣。教學實踐證明學生看圖記憶知識點效果顯著。
六、對比分析法
書中帶傳動、鏈傳動、齒輪傳動、蝸輪傳動中的工作原理、傳動比、優缺點等有很多相似之處,比如傳動比都是主動輪轉數與從動輪轉數之比,而與其他參數成反比。學生通過對比分析很容易記住相關知識點。溢流閥、減壓閥、順序閥的圖形符號很像,那就需要把它們放一起對比分析各自的特點才能分辨得清。
七、小結
總之,在教學過程中,我們應根據學生的學習動態,不斷地去探究先進的教學方法和手段。筆者結合自身教學實際,對機械基礎課程教學當中的幾點教學方法進行了舉例分析,以幫助學生學好該門重要的專業基礎課,從而更好地提升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王麗娟.淺談機械基礎對口高考復習方法[J].教育園地,2016(8).
[2]孫大俊.機械基礎(第四版)[M].北京:中國勞動社會保障出版社,2007.
(作者單位:杭州蕭山技師學院)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