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前,我國高校的英語口譯課普遍存在課時不足、課堂任務重、學生實踐機會少的問題。鑒于此,筆者構建了基于微課的口譯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并將其應用到英語口譯教學中,旨在提高英語口譯課的教學質量,培養更多優秀的英語口譯人才,滿足社會和用人單位的需求。
關鍵詞:微課;翻轉課堂;口譯教學模式
英語口譯課程旨在通過訓練學生的聽辨能力,短時記憶能力、綜合概括能力和記筆記能力、演講能力、跨文化交際能力等來培養學生的綜合口譯能力。但是,根據筆者的調查發現,各大高校的口譯教學效果差強人意,一時還滿足不了社會和用人單位的需求,普遍存在課時不足,班級學生人數多且能力參差不齊,口譯實踐機會少等問題。因此,本文提出改革英語口譯課程現有的教學模式,結合微課和翻轉課堂的優勢,筆者試圖構建基于微課的英語口譯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并將此變革性的教學模式應用到英語口譯課的教學中去,以此來提高英語口譯課的教學質量,改善教學效果。
一、微課與翻轉課堂
微課是以微型教學視頻為主要載體,針對某個學科的知識點或教學環節而設計開發的一種情景化、支持多種學習方式的在線視頻課程資源。課前,老師把課程知識點制作成10分鐘左右的視頻上傳到網上,學生可以在課前和課后通過在網上反復觀看視頻材料和教學PPT等教學課件來學習理解這些知識點。
翻轉課堂又叫顛倒課堂,它起源于美國。最初是美國林地公園高中的老師為了一些因生病、家遠等不能來學校上課的學生們錄制了一些教學視頻以方便他們在家學習。后來,隨著可汗學院的快速發展,翻轉課堂受到了人們的極大關注,逐漸成為全球教育領域里被廣泛應用的一種變革性的教學模式。
二、基于微課的口譯翻轉課堂教學的可行性分析
翻轉課堂首先實現了教學流程的翻轉。翻轉課堂完全顛倒了傳統的教學順序,改變了單一的教學模式。傳統教學把重點放在課堂教師的講授,而翻轉課堂則按照學生課前自學、課上實踐和課后鞏固提高的教學順序來幫助、引導和激勵學生進行自主學習,改變了學生對知識的吸收和內化的過程。
翻轉課堂還實現了學生角色的翻轉。在此模式中,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它打破了傳統課堂的局限,能夠讓學生自主地選擇學習的時間和空間,學生能夠自己決定學習進度,對于不懂的地方也可以反復觀看視頻和教學課件,自己尋找解決問題的辦法。它是一種“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模式,這有助于學生個性化學習、自主學習和探究式學習能力的培養。在網絡信息技術的幫助下,課堂教學得以延伸,學習資源也更加廣泛,學生能夠在課前和課后的學習中吸收和內化知識,課堂上有更多實踐的機會和與老師或同學互動。
同時,翻轉課堂也實現了教師角色的翻轉。在翻轉課堂中,教師不再是主導者,他們是幕后的導演,是組織者,是學生學習過程中的指引人和協助者。
口譯課的技能性很強,需要大量的實操性練習。微課的特點是短小精辟、趣味性強,老師和學生使用起來易于操作、靈活方便,不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它可以把課堂延伸出去,給學生提供更多更好的學習資源。微課的這些特點可以有效地解決目前英語口譯教學中遇到的問題,例如,課堂教學時間有限,強度大,學生實踐機會少,一些學生跟不上進度,老師不能一一指導等。在此基礎上,把微課和翻轉課堂相結合,能夠充分發揮二者的自身優勢,彌補傳統英語口譯課堂教學在時間和空間上的局限,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學習需求,給學生提供更多的實踐機會,從而提高教學效果。因此,筆者認為把微課和翻轉課堂應用到英語口譯教學中是切實可行的。
三、基于微課的口譯翻轉課堂教學模式
筆者設計了基于微課的口譯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包括口譯教學內容體系的設計,教學任務設計和評價方式設計。
(一)口譯教學內容體系設計
學生的自主學習在翻轉課堂的教學中至關重要。在設計教學內容時,教師首先要充分掌握不同層次學生的能力,按主題和口譯技能等設計符合不同學生能力需求的教學內容。其次,教師要提前把制作好的微課視頻、教學課件和學習網站等學習資源提前傳到網絡學習平臺,方便學生課前自學和課后訓練時使用。同時教師還要把握好知識點的難易度,注意學習材料的趣味性和微課視頻的時間長度,使學生在自學、復習和訓練時易于接受,不至于使學生產生厭學情緒。為了更好地激勵學生課前自主學習,激發他們的求知欲,同時也為了了解學生自學效果,教師可以設計一些問題環節,通過線上學生的回答來掌握學生學習的進度和效果。
(二)口譯教學任務設計
本課程主要訓練學生英語和漢語的聽辨技能、口譯記憶和筆記技能、公共演講技能,以求學生能較準確、流暢地進行英漢雙語的互譯。本課程以學生的課堂演練和口試模擬為主,教師的指導為輔,培養學生短時記憶能力、綜合概括能力、記筆記能力、演講能力和跨文化交際能力。
教學流程為“課前知識自主學習——課堂知識內化和實踐——課后知識鞏固和拓展訓練”。與只有課堂教學的傳統教學模式不同,基于微課的口譯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分為課前、課中和課后三個階段。第一階段為課前自學環節。為了激勵學生自主學習,教師根據學生的能力水平和學習需求,制訂本課的教學目標、確定教學內容,準備教學材料,把設計制作好的微課、教學課件等學習資料提前一到兩周上傳到超星學習平臺,供學生課前進行自學使用。同時,教師還可以設計一些問題和學習任務通過與學生在線問答的方式隨時監督和了解學生的學習進度,進行一對一的答疑。之后,教師可以通過與學生的在線溝通來總結學生自學過程中遇到的共性問題,在之后的課堂教學中進行解決。第二個階段為課堂教學環節。主要是學生對課前所學知識的內化和實踐過程。首先,學生可以以小組形式或個人演講形式向全班歸納總結課前的學習成果。在此過程中,可以通過問答或討論的形式進行師生和學生間的互動。然后,由教師來進行點評并再一次總結學習內容的重點和難點問題。學生完成學習成果展示后,在教師的指導下以測試和模擬真實場景的方式進行口譯的實踐操練。最后,進行師生共同點評。第三階段為課后鞏固和拓展環節。教師根據課堂學生實踐的效果給學生布置口譯作業,要求學生課后練習并錄音,然后學生上傳自己口譯練習的音頻材料到學習網站,由老師和學生共同評價。
(三)口譯評價方式設計
有效的評價方式能夠客觀真實地反映教學效果,判斷教學內容、教學任務和教學方法等是否合理有效。因此,在基于微課的英語口譯翻轉課堂教學模式中,筆者設計了多樣化和多維度的評價體系。在課前、課中和課后三個階段均有教師評價、同伴評價、小組評價和學生自我評價。在一學期的英語口譯課教學中,還整體實施過程性評價和期末的終結性評價。過程性評價是針對每次的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給學生布置學習任務,并對學生進行考查。終結性評價是在學期末根據一學期所學內容,綜合考查學生的掌握情況和學習效果。
基于微課的口譯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將微課和翻轉課堂理念運用到英語口譯教學實踐中,顛覆了傳統的教學流程,擺脫了傳統英語口譯教學的局限與時空約束,它是一種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模式,有助于學生個性化學習的實現和自主學習能力的養成,他能夠有效改善英語口譯課的教學效果,從而提高英語口譯課的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陳圣白.基于語料庫的口譯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創新研究[J].外語電話教學,2015,(11).
[2]關中客.微課程[J].中國信息技術教育,2011,(17) .
[3]姚迪.基于體裁的商務英語寫作教學研究[J].黑龍江教育(理論與實踐),2015,(9).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