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菱
摘要:在不斷加快的生活節奏下,大學生面臨的學習、就業壓力也越來越大,重壓之下,大學生的心理問題日益突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已經引起了人們的廣泛關注和重視。藝術療法作為一種重要的方法和手段,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得到了成功的運用,并取得了較好的效果,因此探究藝術治療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積極作用很有意義。
關鍵詞:藝術治療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 積極作用
中圖分類號:J0-0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8-3359(2017)15-0143-03
一、藝術治療的內涵
作為心理治療中的一種治療形式,藝術治療與傳統的談話心理療法不同,它的特殊之處在于在咨詢治療的過程中,借助舞蹈、音樂等藝術形式,幫助來訪者提升自我,找到應對問題的潛力或改善自我的一種治療方法。治療師為來訪者提供一個安全、自由的環境,來訪者運用各種藝術手段來表達自我、釋放情緒、緩解壓力,同時,通過深入探索藝術作品,來訪者對自己面臨的困境有一個清晰地了解,進而尋找、確定、實施解決方案,實現自身的改變,促進自身的成長,達到治療的目的。
二、藝術治療的主要形式
藝術有多種形式,如音樂、詩詞、舞蹈、繪畫、書法等,根據運用的不同藝術形式,因此藝術療法也多種多樣。目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常見的藝術治療有心理劇、繪畫、舞蹈、音樂等療法。
(一)心理劇療法
心理劇療法是一種團體心理咨詢的形式,目前已經在心理咨詢、治療領域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它為來訪者創造一個分享、支持、接納并能掌控的環境,以戲劇形式為載體,讓來訪者扮演其中的某一個角色,制造一種心理沖突情景,使來訪者通過自發表演,把心理矛盾和情緒問題在舞臺上呈現,從而使情緒得到釋放,心理壓力得到消除,適應環境的能力不斷增強。心理劇療法的技術有鏡子技巧、未來投射法、空椅技巧、神奇商店、角色互換等,心理劇療法的特點是受眾面廣、積極主動。心理劇的內容與主題一般與大學生的實際生活比較貼近,所以這種心理輔導方式更容易走近學生,吸引學生的參與,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二)繪畫療法
繪畫本身就具有治療作用,是對情感的直接表達,是對內心情感的釋放,因此在繪畫的過程中,幫助來訪者更好地理清思路,把無形的東西變為有形,更好地認識自己。與傳統的心理治療相比,繪畫能降低來訪者的防御心理,所以容易被來訪者接受;借助繪畫與來訪者溝通,有利于獲得真實的信息;繪畫療法不需要高成本、操作起來很容易,對環境和地點的要求不高,同時形式靈活,不管是單獨還是集體都適用。繪畫療法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得到了廣泛運用,不僅調動了學生的積極參與性,還增強了課堂的趣味性,課堂效果得到優化,讓大學生在輕松、有趣的氛圍中人格得到完善人格、心理問題得到解決,心理健康水平得到進一步提高。
(三)音樂治療
在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中,采用音樂治療進行大學生的心理教育,這無疑是非常有效的方法之一。音樂治療融合了音樂、心理學、醫學、教育學等學科為一體,是目前比較新穎的一種心理干預方式。利用音樂活動可以加強大學生的情緒調適,與其他治療手段相比較,音樂治療的操作性更強,成本可控范圍較大,同時,以欣賞音樂的方式來進行干預治療,更容易被大學生所接受。讓學生在音樂的熏陶下展開聯想,體驗情感,通過音樂婉轉的旋律和鮮明的節奏特點,誘發和感染學生良好的情感體驗,通過音樂來調節人的情感平衡,使之身心愉快、精神協調、心境良好,都是促進良好心態、培養心理健康的優選方法。
三、藝術治療的特點
(一)利于營造自由、輕松的氛圍
藝術治療打破了傳統談話心理療法的局限,通過音樂、繪畫、舞蹈等豐富的藝術形式,給整個治療過程創設了一種自由、輕松的氛圍,讓治療變得有趣,更容易使被治療者的不良情緒得到緩解、釋放,壓力減輕,達到治療的目的。
(二)利于來訪者自我真實的表達
在藝術治療中,不再僅僅依靠來訪者與治療師的對話尋找問題的根源和解決方法,來訪者不再用防御心理面對治療師,在藝術創作的過程中盡情的表達自我、釋放情緒、降低自我防御,可以更真實、更全面地投入到咨詢過程中。在這一過程中治療師通過來訪者的作品,對其內心世界進行深入了解,使其對自身的困難有所認識,以利于更好地找到解決方法。
(三)咨詢對象的范圍更加擴展
在很多時候,會遇到來訪者不愿表達或者存在表達困難等問題,此時,藝術治療特殊的優勢顯現出來,對于這類人群,藝術治療的非言語、創作式治療方式,為雙方架起了一座橋梁。來訪者通過藝術創作投射出內心世界,治療師可以分析作品對來訪者的內心進行了解,這是傳統談話療法所達不到的效果,有效擴展了咨詢對象的范圍。
四、藝術治療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中的積極作用
(一)利于學生認識自我、完善自我
藝術治療不僅符合學生的發展特點,同時具有較高的啟發性,與藝術教育的功能相適應。大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利用藝術療法,通過調動自己的眼、手、耳等身體部位,進行自我評定,發覺改進的地方及時調整,并不斷挖掘出優點,逐步對自己有一個清晰、全面的認識,并能夠揚長避短。另外,藝術治療中的作品,很多顯示出了高尚的道德美、智慧美,這對價值觀還不太成熟的大學生來說,無疑引導作用更重要。
(二)利于學生舒緩壓力、改善不良情緒
日益增長的學習、就業壓力等使大學生的心理健康受到影響,焦慮、抑郁、恐懼等心理疾病呈上升趨勢。在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巧妙應用藝術治療,坦然面對煩惱,合理解決問題,逐步走向成熟,幫助大學生降低壓力、調控情緒、放松心情,擺脫心理困擾,更好地適應大學學習和生活。如音樂療法,融心理學、音樂、醫學為一體,利用音樂的各種形式,幫助被治療者達到健康的目的,音樂治療對大學生放松心情、緩解壓力的作用突出。endprint
(三)利于提高人際交往能力
藝術作為一種非語言的溝通方式,給不善言辭、性格內向的大學生提供了交流平臺。在心理健康教育中,藝術治療消除了大學生在與他人交往時的緊張心理,在師生之間、生生之間架起溝通的橋梁,讓人敞開心扉,相互理解,增進感情,在很大程度上使人際關系得到改善并得到提高,同時提高了大學生在集體活動中的適應性。
五、藝術治療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中的應用
(一)應用于心理輔導咨詢
在心理輔導咨詢中,經常會遇到以下情況:很多學生是由老師推薦過來的,并不是自己主動來求詢的,比較被動,所以他們抵觸情緒強烈,主動傾訴欲望差,不利于咨詢的進行;或是學生自己對自己的問題都說不清楚;或是欠缺口語表達能力,此時,就可以充分發揮藝術治療的優勢。利用各種藝術形式,帶動學生的情緒,讓學生放下防備心理,提高咨詢效率,同時通過藝術創作幫助學生詮釋自己的內心,對自己和他人進行重新認識,更好地處理問題,有效彌補了談話式咨詢的不足,利于心理咨詢工作的順利開展。
(二) 應用于心理健康教育課堂中
整合資源是現代教學發展的趨勢。在心理健康教育課堂中引入藝術治療,兩者有機結合在一起,在發揮藝術治療趣味性特點的基礎上更好地達到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首先藝術為課堂營造出愉快、輕松的學習氛圍,激發了學生學習的興趣和熱情,其次增強了課堂互動,既幫助學生較好的掌握教學內容,又調動了學生的參與性,利于對學生自我內心世界的探究,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提高了課程的教育感染力。如“自我意識”這個知識點在教授時,教師引導學生利用繪畫治療方式,進行自我畫像的創作,幫助學生多角度了解并認識自己。
(三)應用于心理健康普及活動中
目前,活動是高校普及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方式,如心理沙龍、工作坊、心理訓練、心理游園會。在進行活動時,可以與藝術治療結合在一起,把藝術治療的理念滲透到各類活動中,利用學生的好奇心,激發學生的參與興趣,讓學生能主動參與,使心理健康教育活動更富創造性,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普及率。
六、藝術治療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中的應用建議
(一)應用時要考慮來訪對象
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過程中,藝術治療趣味性、自由性優勢突出,所以比傳統的心理療法更受學生青睞。但并不意味著所有的學生都適用于藝術治療,特別是有些學生對繪畫、舞蹈、音樂等不感興趣,甚至抗拒情緒明顯,就不能采用藝術治療,否則適得其反。
(二)提高藝術治療師的素質
藝術治療師在藝術治療中發揮著關鍵的作用,他們素質的高低、能力的強弱直接影響著藝術治療是的效果。因此,高校要對藝術教師進行專業的培訓,推動藝術治療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中的開展,同時要選擇親和力強、包容力強、有著敏銳感知力的教師,提高藝術治療的效果。
(三)藝術治療的時間長短
任何一種心理療法要想取得好的治療效果,都需要一定的治療時長,尤其是藝術治療這種特殊療法。為了保證治療效果,不僅在治療前要需要花費治療師很多的時間、投入很多的精力進行材料的準備、方案的制定,而且在治療中還要及時作出調整,治療結束后繼續予以關注。因此,時間長短需要綜合考慮來訪者的情況、選用的藝術形式、要達到的治療目標。
七、結語
與傳統的談話心理療法相比,藝術治療作為一種新興的心理治療方法,更利于提高大學生的心理素質。它通過營造的自由、安全的環境,借助于藝術這種不同于語言的溝通形式,讓來訪者運用各種藝術手段在咨詢輔導的過程中,情緒得到釋放、壓力得到緩解、自我得到改善、問題得到解決的一種治療方法。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中應用藝術治療,效果非常明顯。
參考文獻:
[1]侯艷.論音樂治療的基本方法及其操作[J].黃鐘(武漢音樂學院學報),2013,(02).
[2]趙翠榮,賈蕓.音樂治療在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應用[J].科教文匯(下旬刊),2011,(10).
[3]倪婷,胡冰霜.近十年藝術治療在中國的應用情況及發展趨勢[J].西南交通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03).
[4]曾瑜芬,于秀麗.簡析藝術治療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中的應用[J].教育教學論壇,2013,(32).
[5]吳瓊.藝術療法在大學生后進群體轉化中的應用探索[J].牡丹江教育學院學報,2015,(1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