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妮+王紅兵
摘要:數字媒體藝術專業主要培養“技術與藝術”并重,能夠熟練應用媒體創作工具進行數字藝術創作的專業設計人才。基于創客教育的理念,結合專業教學實際情況對數字媒體藝術專業實踐教學體系進行了構建,形成了以專業基礎實踐模塊為起點,專業實踐、創新實踐模塊為進階的多層次、能力遞進式的實踐教學體系。
關鍵詞:創客教育 數字媒體藝術專業 實踐教學體系
中圖分類號:J60-0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8-3359(2017)15-0180-03
隨著互聯網熱潮和3D打印技術、微控制器等開源硬件平臺的日益成熟,創客教育( Maker Education)正在掀起一股席卷全球的教育變革浪潮。2015年全國兩會,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培育創客文化”,當創客精神與教育相遇,“創客教育”便誕生了。
一、創客教育概述
“創客”源于英文單詞“Maker”,泛指利用網絡、3D打印以及其他新興科技,熱衷于設計、制造,努力把各種創意轉變為現實的人。創客空間作為創客們協作學習、交流思想、探索未知環境的場所,正在全球范圍內持續增長。伴隨著創客空間的普及,創客精神也逐漸引起了教育者的思考和共鳴,創客精神與學生旺盛的求知欲和“做中學”的教育思想不謀而合,創客教育由此應運而生。
創客教育在廣義上是一種以培育大眾創客精神為導向的教育形態,狹義上是一種以培養學習者創客素養為導向的教育模式。創客教育是“做中學”理論的發展和延伸,創客活動強調創造、創新,從而深化了創客教育從創造中學的活動理念,強調學生主動思考、設計和制作,以實現基于創造的學習,通過動手實踐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創新思維和創新能力。
二、數字媒體藝術專業實踐教學體系現狀分析
數字媒體藝術專業是一個跨自然科學、社會科學和人文科學的綜合性新興學科專業,涵蓋了多個學科領域的知識,涉及造型藝術、藝術設計、交互設計、計算機語言、計算機圖形學、信息與通信技術等方面,是科技與藝術學科交叉與整合的產物,具有廣闊的發展空間和潛力。
數字媒體藝術專業跨多個學科領域,教學中不但要夯實學生的理論基礎,更要注重對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數字媒體藝術專業實踐教學體系是能夠達成專業培養目標,使畢業生獲得必備的實踐能力,是信息社會培養創新人才的保證。很多高校都已經意識到實踐教學的重要性,都注重應用型創新型人才的培養。在制定教學計劃過程中明顯增加了實踐教學課時,而與創新人才的培養目標相比,實踐教學在實施過程中還存在一些急待解決的問題。
(一)缺乏創新人才的培養意識
當前高校的數字媒體藝術專業的實踐教學環節在實施過程中,欠缺創新人才的培養意識,學生缺乏自主性,思考空間有限。主要體現在:
1.教學方法單一,忽略了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目前的實踐教學依然采用示范性教學法,主要以教師為中心、教師進行演示和示范,學生進行模仿式學習,缺乏分工與協作;單一的實踐教學方法限制了學生獨立思考和創新的能力,容易讓學生感到實驗枯燥,從而對實踐不感興趣,實踐教學落不到實處。
2.實踐教學內容缺乏創新。實踐教學延續了傳統的章節式的內容設計,依然按照傳統的實踐程序展開,老師設計步驟,學生驗證完成,缺乏實際案例和創新內容。這樣的實踐教學不利于挖掘學生的知識潛能和開發創造性思維,也不利于鍛煉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和知識綜合能力。
(二)缺乏跨年級、跨專業、跨學科的實踐活動
在實踐教學活動中,有基于專業的學生工作室的組建,但缺少跨年級、跨專業和學科的梯隊型創作團隊,不利于高年級學生實踐經驗的分享與傳承,也不利于學生的拓展學習。學生在實踐教學中的主體性得不到全面的展現,創新意識的培養受限。
(三)實踐教學體系缺乏應用性,與社會需求、市場需求脫離
數字媒體行業的不斷發展,企業對媒體從業人員的需求量不斷增大,具備實踐能力及設計創新能力的復合型人才更是需求旺盛。而當前高校的實踐教學模式與行業的工作模式存在一定程度的脫節,實踐教學內容大都是教師針對知識點設計出來的,缺乏系統性,與社會需求、市場需求相脫離,學生在就業后,無法將所學知識直接應用于自己的工作崗位。
三、數字媒體藝術專業基于創客教育的實踐教學模塊分析
創客教育理念下,數字媒體藝術專業教育需要有效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為了實現這一目標,除了在課程設計環節增設實踐課程之外,還需在實踐教學過程中采取科學有效的教學措施,提升教學實效。在創客教育背景下,對數字媒體藝術專業的實踐教學體系進行重構,形成了分層次、能力遞進式實踐教學體系(如圖1所示)。
(一)專業基礎實踐模塊
專業基礎實踐模塊主要以課內實踐為主,以獨立的一門課程進行實驗設計,來提高獨立課程的實踐動手能力。為了在這一階段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對實踐教學內容和實踐教學方法進行了改革。在實踐內容的設置上:教師設定好每次實驗應達到的基本目標,放開對實驗方法、實驗步驟的限制,將網絡上的實際任務作為課內實訓教學內容。在實踐過程中學生獨立操作完成實驗,教師主要進行實驗指導、答疑。在實踐教學方法的運用上:采用基于翻轉課堂的教學方法。課前,學生利用微課、云課堂內的資源進行學習,并通過微信群、QQ群、云課堂與老師和同學進行溝通與交流,實驗課上進行答疑,相互交流討論,完成知識的內化,實驗過程真正做到“以學生為中心”,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
(二)專業實踐模塊
完成專業基礎實踐模塊的學習后,學生掌握了一定的專業基礎知識,獨立思考與獨立設計能力、實踐動手能力都得到了鍛煉,為創新能力的培養奠定了基礎。專業實踐模塊則通過多種方式提供給學生更為豐富的實踐活動,進一步提升學生的創新能力。
其中主要設計了三個層次的實踐環節:綜合實訓、課外實踐和崗位實踐。endprint
校內綜合實訓:主要是針對某一課程或課程群進行的系統性訓練,應采用以項目為導向的實踐教學,在實際項目中完成對知識的應用,這樣才能使理論教學中獨立的、零散的知識點有機融合起來,形成一個完整的體系,將技術手段和藝術創作在綜合性實踐訓練中得到有機的融合和統一。
課外實踐:采用競賽制、懸賞制進行。鼓勵“大眾創新”,讓更多學生參與到創新實踐活動中來,并獲得行業認可,參加作品創作實踐和學科設計大賽是重要的途徑。大學生專業競賽項目均為實題設計制作,符合專業實踐教學要求,是培養學生實踐動手能力的良好載體,也是培養學生主動探索、主動學習的重要途徑。提供給學生較大的自主學習的時間和空間,來培養學習興趣和創新思維能力。
崗位實踐:在當前專業的實踐教學模式與業界的工作模式存在一定程度的脫節時,崗位實踐勢在必行。在企業的崗位上,接觸當今行業的動態及發展方向,是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一個重要的途徑。
(三)創新實踐模塊
目前的實踐教學環節總體上是以分階段、分層次實踐教學體系為理論依據,根據各年級的不同學習階段來制定的,在實際操作中各年級相互獨立、互不干涉,各年級之間在實踐過程中不能形成有效的溝通機制。在創新實踐模塊中,要打破現有局限,組建跨年級跨專業梯隊型的團隊,形成創客匯集的創客空間。
通過跨年級、跨專業聯合的方式,使不同專業、不同階段的教學內容能夠統一在一個有機的實踐性環節中,并形成高年級學生帶動和指導低年級學生共同進步的教學模式,有利于最大化地將各屆數字媒體專業學生的理論知識與創新實踐學習形成一個有機整體,為以后創業打下堅實的基礎。高校培養創新人才,以創客空間進行過渡,并將創客空間作為的一個階段性目標,使大學生的創新之路可以走得更遠。
四、結語
數字媒體藝術專業的實踐教學,重在培養動手能力強,創新能力突出,能適應社會崗位需要的應用型人才。在創客教育的背景下,針對數字媒體藝術專業實踐教學體系在創新人才培養中存在的問題,對實踐教學體系進行了重構,構建了一個從專業基礎實踐出發,層次化、能力遞進式的實踐教學體系,旨在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鍛煉動手能力,在不斷進階過程中提高創新能力。
作為一種新的教育模式,創客教育如何有效融合于日常教育教學中必然會面臨一系列的難題:如何培育創客教師,如何開設創新課程,如何建設開放性的創客教育平臺,師生創客教育理念的確立及創客教育績效的評價等問題,還有待進一步探索。
參考文獻:
[1]徐來.數字媒體藝術專業實踐教學體系建設[J].遼寧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4,(08).
[2]張其亮,王愛春,陳永生.創客教育背景下的高校實踐教學體系構建[J].實驗技術與管理,2016,(12).
[3]祝智庭,孫妍妍.創客教育:信息技術使能的創新教育實踐場[J].中國電化教育,2015,(01).
[4]曾鶴瓊,胡駿.獨立學院基于創客教育的電子技術實踐教學改革探索[J].產業與科技論壇,2016,(10).
[5]賈云鵬.數字媒體專業實踐教學模式的創新[J].青年記者,2017,(02).
[6]潘云華.數字媒體藝術專業教學模式改革探析——以浙江理工大學數字媒體藝術專業為例[J].現代裝飾理論,2016,(11).
[7]楊剛.創客教育:我國創新教育發展的新路徑[J].中國電化教育,2016,(0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