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開發中職幼師舞蹈教學資源庫的必要性
隨著信息化技術的快速發展,傳統的教學資源已經不能適應教學要求,教育正經歷著從沒有技術支持的傳統教育到有強大技術支持的開放式網絡教育的轉變,教學資源的合理管理也提上日程。雖然每位舞蹈教師手上收藏有很多資料,但沒有進行共享,這就形成了一種尷尬的局面:目前因“校校通”而使網絡發達,但共享有用的資源卻很匱乏,這實際上是某種程度上的資源閑置和浪費,在此背景下,開發和建設中職幼師舞蹈教學資源庫就顯得非常迫切。
二、中職幼師舞蹈教學資源庫建設的基本目標
1.資源庫建設的基本目標
依據 “調研需求,科學設計;統籌規劃,動態完善;開放運營,持續更新”的建設思路,力圖探討資源庫在硬件建設和軟件建設方面的基本要求,建立中職幼師舞蹈教學資源庫的基本模式,以滿足師生的教學需求,形成舞蹈教學資源與教育教學過程中的途徑、方法和策略,總結和推廣應用教學資源庫以優化課堂教學的理論、技術、方法和手段。建設有行業特色的中職幼師舞蹈專業教學資源庫,從而全面帶動相關專業的建設和課程開發、教學改革。
通過舞蹈資源庫的開發與建設,發掘出更加科學有效的教學方法與途徑,使教學內容不斷更新的同時,培養學生的個性和創造性,使學生得到全面發展,提高教師的信息技術水平以及現代教學技能,使教師實現由“經驗型”向“學者型”轉變。
2.資源庫建設的主要內容
(1)中職幼師舞蹈教學資源庫開發建設的實踐。開發能滿足不同教學環境下一線教學實際需求的資源庫。資源庫將全面覆蓋現有舞蹈教材,形成符合新標準、獨具特色的新課標資源庫,資源管理和素材相互獨立又集于一體,并不斷完善和發展。資源庫包括多個體系建設,下設文字庫、圖片庫、音頻庫、視頻庫和多媒體庫等。重點和難點是資源庫的內容體系,它的組織是以學校幼師舞蹈課程教學標準為依據,以現行教材——《中職幼師舞蹈課程標準·教科書校本教材版》為藍本,以教學內容為組織單元,形成覆蓋各年級的系列資源庫,資源內容兼顧教師的教學和教學成果,為新課改的實施提供與教材相配套的豐富的多媒體教學資源。
(2)教育資源庫管理與資源共享平臺的搭建與管理維護。
(3)探索中職幼師舞蹈教學資源庫開發和建設的形式、特點、困難以及解決方案,積累經驗,為資源庫的擴充做準備。
(4)了解教學資源開發建設中遇到的相關問題,最終解決問題。
(5)通過資源庫的開發和建設,探索整合中職幼師舞蹈信息技術與中職幼師舞蹈課堂資源的有效方法。
三、中職幼師舞蹈教學資源庫建設的基本原則
按照“開發建設—實踐試用—改進完善—推廣共享—總結應用”順序,為保障舞蹈教學資源庫建設的順利有效實施,主要采用調查分析法、對比研究法、行動研究法和經驗總結法等研究方法,這些方法團隊成員都可以遵守以下原則進行研究實施。
1.循序漸進的原則
中職幼師舞蹈教學資源庫的建設是一個周期長且規模龐大的工程,它并不是一朝一夕能夠解決的事情,特別是對于學科資源庫而言,它需要統籌規劃,分級分時間段循序漸進地進行,因而應進行總體規劃,然后分步實施,并且培訓和應用也要緊緊跟上,形成整體規劃,是一個建設、實踐、應用、共享的流程。
2.標準化原則
教育部已正式頒布《教育資源建設技術規范》,資源庫建設也應自覺嚴格地以這些規范來指導資源庫建設工作,一方面保證所建設的教育資源的技術規范比較完整和系統化,另一方面也有利于整合已有的教育資源,實現與國家級的基礎教育資源庫相銜接。此外還要結合本地的學科特點,體現出本地資源的特色。因此在資源建設技術標準方面將體現以下原則:國家級規范與地區性學科特點相結合,并能在應用實踐中不斷調整。
3.開放、共建、共享的原則
開放就是要采用比較方便修改的方式組織資源庫建設。比如用所占空間比較小的FLV格式、PPT幻燈片的形式來組織,Flash動畫采用外部文本鏈接(TXT格式),以便于修改,不能像以前的軟件一樣,鐵板一塊,不能拆分;共建就是要發動一線舞蹈教師,按照目前所使用教材目錄將資源建設的任務以課或單元為單位分解,每個教師承擔部分建設任務;共享是要將教師所做的資源有效組織,以供教師免費快捷使用。
4.教育性原則
它是建設資源庫的根本性原則,任何資源的收集與整合都要與教育教學以及學科知識點緊密結合在一起,既要符合課程標準和教學大綱要求,同時也應具有鮮明的教學目標和明顯的教學效果。
5.實用性和直觀性原則
資源庫的建設與資源的整合要便于操作和使用,即使是不太熟悉計算機操作的老師,也能很容易地找到適合自己教學所需的資源,在學習中需要幫助的學生也能輕松找到所需的學習資源。
四、中職幼師舞蹈教學資源庫開發的主要步驟——以廣東省東莞市商業學校和幼兒師范學校為例
1.第一階段:啟動與初步開展階段
(1)召開務實的開題報告會。資源庫組召開開題報告會,資源庫組全體成員共同分析提出資源庫建設的背景和國內同類問題研究現狀,進一步明確資源庫研究的意義、研究目標、研究內容、研究對象。重點討論安排資源庫組成員的具體分工,強調資源庫組成員即要分工又要合作,形成團結、互助、共生的戰斗團體。
(2)制定詳盡的《資源庫實施方案》。資源庫組成員討論研究并制定《資源庫實施方案》。從硬件、軟件、人力資源等方面,認真分析學校的研究條件,確定采用行動研究法,即采取理論與實踐相結合,邊研究、邊實驗、邊推廣的滾動式方法開展資源庫研究,并提出了資源庫研究的預期成果。
(3)深入調查現有中職學校舞蹈資源庫的建設和使用情況,并形成調查報告。根據調查結果,制定資源庫的實施方案,并討論方案的可行性。endprint
(4)強化培訓,提高能力。在資源庫研究前期的資源庫建設與應用過程中,暴露出不少資源庫組成員信息技術應用能力較差的情況,資源庫組在袁學武老師的主持下對組員進行了相關教育技術培訓,以提高資源庫組成員的信息技術收集、處理、制作、應用水平,提高信息化素養。
2.第二階段:研究實施階段
資源庫組發動資源庫組骨干成員,利用教研組長的優勢,發動全體教師收集、整理、制作適合中職幼師舞蹈教學的各類資源,突出資源的“校本性”。
(1)通過各種途徑搜集資源,包括網上下載、引進、購買以及教師手中現存資源,為資源庫的建設做好前期的資料積累。學校的校園網絡很好,教師在辦公室可隨時免費上網。利用此有利條件,我們分工分類從網上下載了豐富的信息資源,網上眾多的教育網站是自建資源庫重要的資源來源。有關某一學科的資料收集比較全面,教學資源、教案和課件都有,這些網站對教學資源都進行了整理和分類,將這些資源導入資源庫比較方便。可以將這些網站的有關資源下載,然后加入資源庫中。
(2)編修中職幼師舞蹈教學教案、學案,制作相應的課件,收集與備課相關的音頻、視頻和文本素材。各類教育光盤是由各出版社出版的正式電子出版物,品種較多,可以選擇一些適合學校實際情況的教育光盤,將其中的資源導入資源庫。平時,由于受學習場地和時間的限制,這些音像資料的利用率是比較低的,現在可以將這些音像資料轉制成數字文件加入到資源庫中,教師通過網絡就可以隨時地調用這些教學資料供教學中使用。
(3)對資源庫的建設進行階段性總結,對成果進行試用、驗證、補充和完善。第一階段對匯總的資源進行分類,分為文字、圖片、音頻、視頻和多媒體五大類,通過一段時間的使用,各舞蹈教師的反映普遍較好,針對個別課件的問題,資源庫組成員都進行了及時的補充和完善。
3.第三階段:成果總結整理階段
(1)資源庫組成員對教育教學資源管庫 ——“云盤”實時進行更新、備份等管理。
(2)對研究資源庫進行全面總結分析,將研究成果系統化,上傳到資源庫管理平臺,撰寫資源庫研究報告。
(3)申請資源庫研究課題,做好課題的所有材料準備。
五、中職幼師舞蹈教學資源庫在教學中的應用
在瞬息萬變的信息時代,在浩如煙海的網絡世界里,有關資源庫的探索是有價值的,有其實用性。實用性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本著資源庫主要為教學所用,決定“簡潔、實用、操作簡單”為資源庫管理平臺的總體風格,建立實用性、動態化的中職幼師舞蹈教學“云盤” 動態資源庫, 便于所有任課教師隨時增補內容和適時調用資料,完全實現教學資源的共建與共享。
(2)利用資源庫的信息化交流平臺,不僅教師之間可以更便捷高效地交流教學信息,使得每一位老師都可以更加方便快速地調取或下載、存儲資料,無論是課堂教學還是課后教研,都可實現“一機在手,資料盡有;隨取隨用,共享共用”。
(3)資源庫在中職幼師舞蹈教學中“如虎添翼”。 傳統的舞蹈教學模式受到空間和時間的限制,我們將資源庫引入到舞蹈教學中,讓學生能利用碎片化的時間開展有效的、個性化的、隨時隨地的學習,以適應社會發展,幫助學生提高學習效率。
有關資源庫的研究,可實現對各種資源的有效集成、整合和優化、有效配置和充分利用,實現教育管理過程的優化、協調,實現教師與學生教學過程與學習過程的優化,從而提高工作效率、效果和效益,有利于加快實現中職學校教育信息化的跨越式發展。
參考文獻:
[1]趙亦芃.關于中職幼師舞蹈教學的幾點思考[J].青年時代,2014(8).
[2]楊勇帆.校園網教育教學信息資源的開發與建設研究[J].中國電化教育,2001(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