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惠玲
摘 要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新媒體的興起不僅讓我國的新聞行業邁上了嶄新的臺階,同時也為傳統報業的發展提供了一條可靠路徑。對此,傳統報業也應努力促進自身與新媒體環境的融合,方能切實提高自身的可持續發展能力。
關鍵詞 新媒體;傳統報業;融合
中圖分類號 G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2096-0360(2017)14-0089-02
在高新技術與新媒體環境的雙重壓力下,隨時對報紙這種固定廣告驅動模式造成了巨大沖擊,卻也同時為傳統報業帶來了發展機遇。對此,傳統媒體集團需積極思考突圍之路,并努力挖掘符合自身發展規劃的轉型路徑,方能在新媒體環境下獲得更加良好的生存之機。
1 媒介融合下傳統報業發展環境的變化
1)傳播渠道和接收終端的變化。眾所周知,傳統報業是以現實物質為發展與傳播途徑,而隨著數字、互聯網以及各類信息技術的出現,使得信息的傳播媒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且同時也影響了傳統報業的發展環境。如數字技術的出現不僅讓傳統報業所處的媒介環境發生了巨大改變,且同時也促使了新聞的傳播與接收渠道同時朝著多元化的方向發展。與此同時,各類信息技術的產生也讓傳統的新聞傳播模式發生了轉變,現如今,新聞傳播以逐漸被“眾播眾聽”的雙向互動模式所替代,人們可借助各類智能設備,于互聯網中與不同地區的人民進行實時的信息交換與共享,并可隨意發表自身的觀點與見解[1]。在此新媒體環境下,傳統報業若想獲得良好發展,便必須需要對以往的傳播渠道予以拓寬,并逐步往數字化、多元化的方向發展,如此方能適應媒介環境的變化,繼而滿足自身的發展需求。
2)傳播內容和競爭力的變化。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我國也已全面步入信息化時代,在此新的時代背景下,各類新技術以及數字化傳播媒介的出現,不僅讓信息內容的承載量得以大幅提升,連同信息內容的傳播速度也遠超紙質載體信息能力,從而極大削減了傳統報業的核心競爭力。對此,傳統報業所要保有自身的發展基礎,并在此基礎上迎來新一輪的升華,便需積極融合新媒體環境,利用現代先進的信息技術建立報業相關的數據庫與內容集成平臺,以實現對信息內容的多渠道傳播與售賣,進而維護自身的穩定發展[2]。
2 新媒體環境下報業融合發展路徑
1)渠道創新戰略,推進傳統報業渠道融合。基于當前的社會環節,傳統報業要想拓寬自身的發展渠道,選擇報網結合或是引進移動媒體終端無疑是最佳選擇,首先,融合傳統報業與網絡技術的力量,一方面可在網絡環境中充分發揮傳統報業的權威性特征,以增強內容制作的實效性。另一方面,傳統報業亦可借助互聯網交互性強、信息傳輸量大以及傳輸速度快等優勢,實現真正意義上的資源共享和內容合作。以此同時,為盡可能保有自身的競爭優勢,傳統報業還應努力構建集通告、發行等各方面為一體的信息資源宣發模式,并將之發展成為報紙網絡視頻,以盡可能拓寬自身于網絡環境中的通路,以獲得更多的用戶關注[3]。其次,基于當前,IOS與安卓兩大系統的日益成熟,并已然成為了人們日常生活中最產用的移動媒介,加之移動閱讀的持續火熱。因此,傳統報業也應致力于新型移動終端的開發,以最高的誠意爭取獲得更多的用戶關注。
傳統報業融合新媒體環境必定離不開資金與密集技術的支撐與支持。然而就當前我國傳統報紙企業的發展現狀而言,其大多數人才主要集中在傳統的采編領域,因而普遍不具備良好的創新意識,加之信息技術相關知識的缺乏而讓傳統報業雖亟欲尋求發展之機,卻時常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以此同時,在新媒體盛行的當下,傳統報業勢必陷入發展困境,此時若再不加大投入力度來突破人力與技術方面的瓶頸,這種困境必將隨之加重,嚴重者甚至會影響到傳統報業的存亡。
對此,國內便有一與之類似的案例,如在我國南方地區的《南方日報》,該報紙日發行量曾連續30年高居全國第一,足可見其影響力的強大,然而隨著時代的不斷發展,各類信息技術的出現使得該報紙在極短時間內各方面都極度縮水,甚至在一段時間里陷入了舉步維艱的地步。而自打其與南方網展開深度融合后,借助該報紙此前所積累的各方面資源,又一度使之登頂。現如今,《南方日報》更是逐步往網絡空間防線改進型延伸,自改版依賴,南方網的流量全球排名便由此前的2萬多位一躍升至1 000位左右。此外,在雙方融合下,南方網與南方日報所獲利潤也大幅增長,且在傳統媒體經營普遍下滑的情況下,南方日報仍能渠道驕人的“戰績”,新媒體技術的運用當居首功。眼下,南方集團又掀起了新一輪的網轉企改制,并打造出了覆蓋集團乃至整個廣東地區融合發展的核心平臺,以期謀得更好的發展之機。
2)拓展多元化渠道,實現數字化發展。受新媒體環境的影響,雖是讓電視、報刊出版以及電信等各大傳統行業之間的邊界越來越模糊,卻也同時拓寬了新聞的傳播渠道。與此同時,在新媒體環境下,傳統紙質媒介無論是在信息的承載量或是傳播的速度方面均無法滿足現代社會的發展需求。為此,傳統報業需首要聯合新媒體環境,實現與新媒體環境的有機融合,并依托于互聯網信息技術,促使自身逐步往數字化的方向發展,如此方能為自身創造更多的發展機遇,并以此實現傳統報業的可持續發展。如針對傳統報業與新媒體環境的融合,報業集團可創設一個能與受眾實時互動的平臺,進而將傳統報紙的媒介轉變為圖片、音頻、視頻等形式,如此方能滿足現代受眾的信息接收需求,以促進報業的可持續發展。
對傳統報業而言,所謂的內容增值只能是信息內容的增值,而若依托互聯網并開創新的融資渠道,那么此時的增值便不若以往復制一般簡單,而是要建立專業化的數據庫對傳統報業所承載之信息進行合理的分類與整理,以形成由不同內容所組成的各類新聞數據庫,包括政治新聞數據庫、經濟新聞數據庫以及文娛新聞數據庫等。與此同時,當報紙網絡同樣能可完成對信息的整合與主動推送,方可滿足不同受眾的多元化需求,進而實現報紙信息內容的增值。
3)加強管理、夯實基礎,又好又快推進融合發展進程。傳統報業與新媒體環境的融合,不僅要正確處理如下四組關系,且在發展理念以及管理體制方面也需不斷創新,如此方能確保傳統報業于發展道路上走穩走好。endprint
(1)處理好內容為本和用戶中心的關系。雖然,一直以來傳媒業內都對傳媒到底應以內容、渠道、資本或是技術為主這一話題爭論不休,但在移動互聯網時代,業內卻也普遍認同傳統媒體不能放棄內容生產優勢這一觀點。與傳統媒體的不同之處在于,新媒體傳播不僅需要在內容生產方面打破傳統途徑,且在內容傳播模式方便也需改變傳統以媒體為中心的內容生產方式,如此方能在用戶心中樹立起牢固的互聯網思維。與此同時,新媒體與傳統媒體之間的融合,除了需在技術方面予以不斷的創新外,尚需始終堅持以用戶需求為中心的思想,只有為用戶量身定期其所需的信息產品,方能切實提升內容的生產與服務能力,繼而帶動傳統媒體的轉型與升級。總而言之,即新老媒體的融合發展必然要正確處理好內容與用戶之間的關系,如此方能切實發揮新老媒體的各自優勢,實現雙方的共榮與共贏。
(2)處理好服務提質與經營創新的關系。傳統媒體之所以會面臨如今這樣的困境,其根本原本便在于受自身服務能力的限制。在科技飛速發展的現代社會,傳統媒體此前所形成的服務價值受到了極大地弱化,并使得此前賴以生存的發展模式逐漸失效。對此,傳統媒體唯有嚴格服務質量關,并在經營方式方面予以不斷創新,如此方能有效提升自身的大局服務能力,以打造出具有強大實例的新型媒體。當然,在此過程中,為確保傳統媒體與新媒體環境的有效結合,報業企業除了需善用互聯網的方法外,尚需致力于經營人員新媒體營銷能力的提升,以打造出線上線上結合宣銷的營銷模式,進而構建出可為受眾提供綜合服務的企業形象,實現由傳統單一的內容制造商向集成服務上方向的轉變。最后,報業企業為進一步擴大自身于市場中的影響力,還應主動接觸更多領域,以逐步向其他行業進行延伸,以搭建出線上線下有效聯動的平臺,致力于多元渠道的開拓,如此方能為傳統報業開辟出一條更加優秀的發展道路。
總之,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傳統報業唯有積極融入新媒體環境,并始終堅持以用戶為中心的發展理念,方能切實提升自身的服務價值。雖然,在實際的實踐探索過程中,傳統報業必將遭遇各種各樣的困難,但既有中央和各級黨委政府的重視與支持,相信在不久的將來,傳統報業也必將重拾自身的主導地位,并不斷提升自身的輿論引導能力,繼而實現傳統報業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左志新.構建報業融合發展新格局[J].傳媒,2016(18):156-157.
[2]趙準.融合發展的核心是傳播力建設——從報業轉型的缺失看融合的路徑選擇[J].新聞記者,2016(4):54-58.
[3]劉玉清,李紅玲.河北省報業融合發展現狀、難題及其出路[J].河北經貿大學學報(綜合版),2016,16(3):5-8.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