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媛
一、高職創業型人才培養現狀
在知識經濟時代下,知識體系日新月異,但教學更新卻不夠及時,使得人才培養缺乏時效性、針對性。同時,課程內容構成也不科學,使得新知識、新技術在創業教育教學中的應用不到位。受到傳統教學模式的限制,高職院校創業教育課程比較偏重于理論知識講授,忽視了對學生創業體驗及其創業能力的培養。在“互聯網+”時代下,越來越多的高職院校已認識到創業實踐教育的重要性,并投入資金構建創業園區等。但限于人員等因素的影響,創業實踐實際效果并不理想,真正能夠讓學生親身體驗的少之又少。另外,多數高職院校將創業教育與專業教學相融合,使得創業教育與學生所學專業出現脫節現象,無法有效激發學生參與熱情,且影響了創業教學的縱深發展。
二、“互聯網+”時代下高職創業型人才培養模式課程優化策略
1.優化原則
課程設置是人才培養目標實現的主要載體,其設置是否合理會直接影響創業教育對象的創業素質、知識及能力。從人才培養目標來看,創業教育課程設置要遵循如下幾項原則:一是要與專業課程體系融合,要加強創業思想滲透,使得學生能夠在思想觀念上接受。同時,還可以通過交叉方式,拓展學生創業知識面[1]。二是合理分配理論與實踐教學比例,適當增加實踐教學比重,使學生內化理論知識,指導實踐工作。
2.課程體系內容設置
首先,創業通識課程主要是培養學生的創業意識,以提高學生的創業心理品質。創業意識具有主動性特點,因此開設此類課程,能夠引導學生感受到創業對自身的重要性,初步掌握創業基本概論等,從而促進學生提高創業熱情及信心。基于當前高職教學現狀及特點,可以設置創業學概論、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創業文化等課程,使得學生能夠深入了解創業內涵與意義。創業并非易事,面對復雜的社會環境,學生會承受巨大的心理壓力,而開設創業心理學等課程,能夠促使學生提前做好準備,即便面臨失敗也不會氣餒。
其次,創業專業課程應向與學生創業有關的法律、財稅等專業知識傾斜,為他們今后開展實踐活動做好鋪墊。關于專業課程,要設置創業管理學、創業財務、市場營銷等課程,強調與各類專業課程之間的融合,使創業課程既可以獨立,又能夠滲透于其他課程當中。如廣告設計專業可以設置廣告媒體公司經營等課程;電子商務專業可以設置淘寶店與微店經營課程,只有緊跟時代發展步伐,不斷創新課程,才能給學生帶來更多創業靈感。
最后,創業實踐課程,該門課程是核心,通過前兩大課程學習學生仍無法做到掌握和運用創業理論知識時,到下一步是要在實踐中完善相關理論知識[2]。因此,創業實踐課程要突破理論教學限制,通過創業感悟、實踐等多元形式,調動學生參與興趣,使其能夠在實踐中逐步體會和領悟到創業本質。具體來說,一是要舉辦創業講座、論壇,與成功企業家直接面對面溝通,既能夠對學生產生正面激勵,且能夠使得學生總結成功經驗,并付諸行動。二是組織競賽活動,如“大學生挑戰杯”等,為學生搭建舞臺展示自己,激發學生創業激情。三是要創建實踐平臺,通過產學研項目,指導學生能夠參與到小微項目創業中,以此來提升學生創業能力。
課程內容是人才培養的核心,其設置是否合理直接決定人才培養效果,因此,在實踐中,高職院校要立足于人才培養目標,協調理論與實踐教學之間的比例分配,并加強與學生所學專業之間的聯系,從而不斷提高創業人才培養的有效性。
參考文獻:
[1]朱益新,顓孫豐勤.高職院校創新創業教育課程體系構建研究[J].創新與創業教育,2016(5):40-45.
[2]李曉靜,張沛朋.高職院校創業教育課程體系構建的實踐研究[J].職業教育研究,2013(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