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爾宛古麗·吾杰克
摘要:“夫綴文者情動而辭發,觀文者披文以入情。”當學生有了一定的情感體驗,才能準確理解文章的思想感情,有了一定的情感體驗,也才能細致地表達自己的思想感情,寫出情文并茂的文章來。作為語文教師,不僅要傳授語文知識,同時也要進行情感傳遞和情感教育。正如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所說:"情感如同肥沃的土地,知識的種子就播在這個土壤上。"在肥田沃土上才能結出豐碩的果實。那么,如何在語文教學中激發學生的情感?如何開展情感教學呢?本文就情感教學從下面幾點加以探討。
關鍵詞:初中語文;情感教學;教育;分析
引言
語文學科本身蘊含著豐富的情感人文教育因素。當下的初中生,感想、敢做,情感體驗強烈且突出。豐富情感“源泉”是對學生情感進行導向的有效途徑。注入情感教學能夠提升學生對文本的親切感,增強對教師的信任。情感教學上的涓涓細流還能引導學生在廣闊的語文知識的海洋中任意遨游。
一、創設教學氛圍,來呼喚學生情感
德國教育家第斯多惠曾說:“教學的藝術不在于傳授本領,而在于激勵,喚醒,鼓舞。”初中階段的學生具有一定的情感經驗,因此,在具體的實施過程中,語文教師應該充分利用多種有效手段實施情感教學,善于創設情境,營造好的氛圍調動學生的激情。心理學認為:情感的培養需要一定的情境,文本中描繪的情境目的是為了反映當時的社會生活,表達作者的一種情感,是為了增強藝術的效果。而教師創設的教學情境是為了讓學生更好地融入到情境當中。這樣的教學有助于將學生從枯燥無味的學習中解脫出來,變被動學習為主動探討,更有利于學生形象思維、創新思維的培養與發展。
二、和諧的師生關系是進行情感滲透的前提
心理學研究表明,和諧的師生關系可能更好地進行情感教育滲透。師生關系不融洽,會阻礙師生間的良好互動與交流。初中語文教材中所選擇的作品情感因素豐富,但是,這種豐富情感因素的挖掘依賴于和諧的師生關系,否則情感教育將成為空談。在實際教學中,作為教師要用自己的真心和真誠去感染學生,尊重學生的主體性。無論是在課內還是課外,都要主動去關愛他們,多傾聽學生的學習心得與感受,對學生感悟到的情感要積極予以指導鼓勵,當學生的理解出現偏差時要予以糾正指導,幫助學生獲得正確的情感。再結合對課文教學的理解,不斷提升學生的自我感情認知,不斷豐富情感內涵, 從而有效培養學生學習語文知識的良好習慣。
三、利用多媒體創設情感氛圍進行情感教育
利用多媒體輔助教學,通過對文本的細讀,走進文本世界,理解詞義,感悟語言,感知真實生活,對學生進行情感熏陶,通過碰撞、分析,內化為學生的自我情感體驗,為更好地參與課堂學習,最終產生情感共鳴做好鋪墊。在實際教學中,教師需要結合文章內容尋找合適的配樂,促使學生快速進入文章情境之中,去體驗文章中所蘊含著的情感因素。法國啟蒙思想家的得羅說過:“沒有情感這個因素,任何筆調都不能打動人心”。學生的情感在一定的情境中產生,教師要創設與教學內容相應的情境,打開學生的心扉,合理發揮想象,用心去感悟,使學生滿懷激情地投入到文章中去。例如,在講解《沁園春·雪》時,可借助多媒體課件輔助教學,讓學生更好地理解和領悟作者偉大的胸襟與中國必勝的堅定信心。多媒體輔助教學使學生身臨其境地去感受詩人的情緒變化,從語氣語調中去洞悉作者的感情世界。再結合相關的知識背景,這樣,學生對課文的理解也就更容易了,感知的東西也會更深。
四、教師要善于運用教材去激發、豐富孩子的情感
情感的培養是語文教學的重要任務之一,情感也是提高語文教學效率的有效手段。體會、感受文章傳達的情感是學生深入理解文章中心的必由之路。在實際教學中,教師一定要注重引導學生主動去分析作者的心靈軌跡,去深入感受文章,去挖掘作品所蘊含的美,進而再去感受課文中豐厚的思想情感。例如,在教學課文《三峽》時,通過對文章的學習讓學生產生一種“特殊”的熱愛感情——熱愛祖國的大好河山。再如,在教學朱自清先生的《背影》時,要反復引導學生去閱讀,理清楚作者寫作的目的,再啟發學生進行合理想象:文章中作者對父親的印象與我們對父親的印象有沒有相似之處,區別在哪里呢?通過聯想、比較、學習,能夠提升學生對父輩的敬愛與尊重之情。這樣也能使學生在實際生活中感受到語文知識的應用性與實踐性,提高了他們對語文學科的學習興趣。
五、重視寫作訓練,強化學生的情感
在語文教學中進行情感教育不能局限于課堂閱讀課教學中,在平常的寫作訓練中也要加強對學生的情感教育。比如,可以布置學生寫日記或者周記,鼓勵學生做生活的有心人,要留心觀察和感悟生活,將生活中觸動心靈的點點滴滴及時記錄下來,這樣更便于教師及時了解和掌握學生的情感動態,提升學生的感悟能力,豐富他們的情感體驗。也可以在學習完一篇課文后,要求學生寫一篇讀后感。教師要多鼓勵學生獨立思考,寫出自己獨特的思考與感受,勇敢地將自己的個性化見解表達出來。讓學生在學習中陶冶情操,愉悅性情,滋潤心靈。比如,學生可以就文章中的某一人物或景物發表自己的看法,也可以對文章的寫作特色或者自己喜歡的段落等發表自己的觀點。這樣更有利于學生深刻地理解課文,不斷豐富學生的情感體驗,而且還能很好地訓練學生的語言文字表達能力。
總體來說,情感教學是一項長期復雜的工程。語文教師應該熟練掌握大綱內容,合理規劃情感教學內容。在實踐中不斷摸索,在摸索中不斷創新,在創新中尋求更長遠地發展。語文教學不僅是字詞的教學、知識的教學,同時更應該是情感的教學,為此,廣大教師從語言、情節和觀念著手,對學生進行情感教育熏陶,使學生儲存豐富的情感,把學生帶入語文的情感世界,從而實現對人性的升華。這也是語文教師由“教書匠”邁向“人類靈魂的工程師”重要渠道。如此,初中語文教學就會迸發出無限的生機與活力。
參考文獻:
[1]翟燁,孟祥麗.情感教育在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的應用[J].課程教育研究,2014(7).
[2]李旭萍,李紅梅,戴君.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情感教育的探討[J].黑龍江教育學院學報,2012(09):81-82.
[3]汪行舟.初中語文情感教育的實效性實施方案探討[J].現代閱讀(教育版),2014,0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