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藝萌
摘要:近些年,我國社會經濟發展的非常快速,各種類型的企業出現在市場組成中,我國市場組成越發的復雜。在經濟大環境的促進下,市場中開始流行創業風,這就對于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創新創業型人才更是緊缺。在此背景下我國各個高校積極的整合教學資源,旨在培養創新創業人才。要想實現創新創業人才培養的目的,高校還需圍繞創新能力,建設具有創新創業教育的師資隊伍,創新課程體系,建立系統的創新創業人才培養模式。
關鍵詞:創新創業人才;培養模式;建構
引言:隨著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日漸提高,光靠一些老牌的企業已近無法滿足人們日益增長的需求,這也就給一些新興企業提供了發展的空間,創業逐漸成為了我國經濟可持續發展的動力。一定程度上來說,人才的創業能力和創業思想,已經是社會發展的基礎,也是我國的重要戰略目標。而對人才創新創業精神的培養,國家就需要建立完善的創新創業人才教育體系,對傳統的人才培養模式進行改革,本文就,高校創新創業人才培養模式的建構,做簡要分析。
一、建構創新創業人才培養模式的原則
(一)將創業教育與專業教育相結合。
實際上,創新創業教育并不是獨立進行的一項教育內容,其與很多教學內容都有密切的聯系,尤其是與專業教育,更是聯系緊密。換句話說,人的創造性是在自身專業知識、人文知識等學習的過程中,逐漸形成的,可以說專業教育是實現創業教育的基礎。因此,高校在教學的過程中,要根據實際的教育情況,將創新創業教育與專業教育進行結合,遵循相應的原則,落實對創新創業型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的融合,達到創新創業人才培養的目的[1]。
(二)理論與實踐相結合。
“學以致用”是教育的最終目的,因此在培養創新創業人才的過程中,高校一定要注意將理論與實踐進行結合,在教學的過程中不僅要傳授學生們理論知識,還要根據理論知識強化學生的實踐練習,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切實的提高學生的創新創業能力。
(三)開放辦學原則。
很多發達的國家,在教學的過程中,為了提高教學質量,建構了創新創業人才培養模式,進行開放辦學,有非常好的教學效果。而開放辦學主要體現在培養目標、培養內容以及培養過程的開放。高校在教學過程中,要堅持“走出去,拿回來”的原則,在教授專科知識的同時,也要重視對學生操作技能教授,不要一味的“照本宣科”,高校教師要打破傳統的教學模式,注重師生交流。堅持開放教學,就可實現學校與社會、校內各科室、各專業之間的無限制交流,這對于學生的發展有一定的促進作用。
二、分析我國高校創新創業教育中存在的問題
(一)教學理念缺失。實際上,創新創業教育理念,是近些年在我國發展起來的一種教學理念,起步較晚,社會對于創新創業教育意識的重視力度較低,很多家長在教育孩子時一味的要求孩子穩定生活,對于創業理念不支持。我國部分高校在教學的過程中,也未將培養創新創業人才,作為教學任務,主要的價值理念就是解決大學生就業難的問題,致使創新創業教學理念缺失[2]。
(二)政府部門缺乏執行力度。政府部門已打出口號,鼓勵大學生自主創業突破就業的限制,同時還針對高校的教學制定了創新創業教育的扶助政策。但是這些創新創業教育政策,過于理論化,并沒有給予高校創新創業人才培養成本的支持,資金支持較少。且在大學生自主創業貸款政策方面,政府相關部門和銀行方面,在大學生創業優惠放貸方面,并沒有詳細的規劃,且有繁瑣的放貸流程,降低了創業的成功率。
(三)創新創業教育定位不明確。我國很過高校在創新創業教育的過程中,沒有明確的專業定位,對學科內容、技術、經濟等方面沒有形成完善的教育體系。這就使創新創業教育的學科地位過于邊緣化,致使創新創業人才培養成為了“企業家速成”教育,或者是“學生老板”養成教育。
三、高校創新創業人才培養模式建構策略
(一)圍繞“創新能力”建立系統化的創新創業人才培養體系。
高校要想建構創新創業人才培養模式,首先就需要根據自身的發展類型,綜合考慮學生的特點和需求,以及創業實踐的不同,確定創新創業人才培養的具體目標,并根據不同的培養目標,對創新創業人才培養模式進行劃分,可有橫向目標體系、縱向目標體系和多重目標體系等,并對這些目標體系進行深度考量,使創新創業人才培養體系可適應高校發展的需求[3]。
(二)高校要建設開放性課程。
上文已經說到很多發達國家,已經開始實施開放性教學體系,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我國高校,也應打破傳統的教學模式,建立開放性的創新創業人才培養模式,開放專業課程,將學科教育會和創新創業教育合理融合。例如:高校可通過專科講座、選修課教學等形式,將創業理念滲透到專業教育中。同時,在創業理論基礎知識的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善于將各科的創業知識滲透到創業教育中,促使教學功能互補,使創新創業人才培養模式向多元化發展。另外,高校要注重在學校打造創業氛圍,將開放性教學放在強化小企業的創業教育上,增加學生的實踐能力。
(三)打造創新創業教育師資隊伍。
高校要綜合考慮地區的特點以及經濟發展情況,結合學校自身的發展特點,提高創新創業教師隊伍的綜合素養。第一,高校要提升創新創業教師的研究水平,重點培養創新創業教師。第二,要建設一支專業專職的教師隊伍,區別與管理教育的教師。第三,高校要盡可能的通過各種渠道為教師提供教研活動的機會,為教師搭建創新創業培訓的平臺。第四,努力建設由專家學者、創業名家以及社會精英組成的創業師資隊伍,為創新創業人才培養打下基礎[4]。
結束語:通過文章以上的論述,我們可知在新的經濟背景下,培養創新創業人才已是必然。因此,我國各個高校在教學的過程中,應提高創新創業人才培養的意識,勇于打破傳統的教學模式,積極的進行改革和創新,不斷的優化教學資源,打造一支高素養、高專業的創業教師隊伍,構建具有自身特色的高校創新創業人才培養模式,培養更多的創業人才。
參考文獻:
[1]孫平,孫丹丹等.基于人才培養模式的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培養[J].山西科技,2014,(13)112—113.
[2]呂楠.基于項目驅動下的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探討[J].經營管理者,2014,34(12):167.
[3]董妍玲.地方高校四位一體創新創業教育體系的構建與實踐[J].教育教學論壇,2014,16.
[4]張杰.拔尖創新人才培養的理念和實踐[J].創新人才教育,2014,(12):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