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剛
摘要:近年來,伴隨著我國經濟與社會的不斷發展,城市化進程進一步加快,城市用地越來越緊張,高層建筑與超高層建筑就成為各個城市工程建設的主要趨勢。對高層建筑來說,不僅施工難度增大,相應的安全監理難度也進一步增大,如何通過科學合理的安全監理工作,全面保障高層建筑工程的順利施工就成為社會各界共同關注的焦點。鑒于此,本研究基于高層建筑施工的實際情況,提出幾點加強高層建筑安全監理的措施,旨在為我國建筑行業的發展貢獻自己的綿薄之力。
關鍵詞:高層建筑;安全監理;措施
建筑工程安全監理是建筑工程效益、質量以及安全等目標得以實現的重要保障,其對于整個建筑工程的隱患、事故具有識別、判斷、預防以及防治等諸多作用,是建筑工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1]。高層建筑因其本身的特殊性,其對于施工、質量、安全方面的要求更為苛刻,對安全監理的要求自然也就更高。這就需要各個監理部門基于高層建筑實際特點與具體情況著手,利用科學安全的管理學與理論,將安全監理貫穿到高層建筑施工的全過程,才能全面保障高層建筑施工的效益、質量、安全。
一、加強施工前安全監理準備工作
施工前期安全監理準備工作的好壞往往直接關系到整個高層建筑最終的安全監理效果,這就需要做好以下幾個方面工作,全面加強施工前期安全監理準備工作:其一,安全監理人員必須要全面熟悉施工圖紙,同時針對施工圖紙進行細致、系統的審查,針對部分在設計圖紙中存在的問題,應當主動與設計師進行深入的交流,全面保障設計本身的科學性。其二,主管應當針對施工計劃進行全面的審核,施工計劃作為整個高層建筑施工的重要依據,其規范與否直接關系到整個工程的質量、安全,監理部門應當與施工單位進行深入的協調,共同針對施工計劃進行不斷的調整完善,選擇最優的施工方案。其三,監理部門應當綜合參考高層建筑工程的具體情況,進行全面的實地調查,同時主動征詢相關專家的建議,積極尋找施工過程中潛在的各種危險源,以便于制定針對性的監理計劃。
二、構建高效安全監理模式
(一)監理監管與施工管理聯動。除了定期檢查以外,監理部門還應當始終堅持與施工方共同進行重點區域的巡視工作,在發現問題的時候主動聯系班組長或者安全員,及時針對問題進行糾正。在進行各種專項方案制定討論的時候,必須要求施工安全管理負責人參與,使其能夠全面了解相關的方案[2]。高度重視安全技術交底,監理部門與施工方應當共同進行各種方案、安全措施的審定,使得雙方能夠在上述方面達成一致,以便于安全監理工作開展過程中雙方進行高效的聯動,進一步提升安全監理的成效。
(二)構建交流協調體系。首先,建立例會制度。例會至少每周一次,例會開始以前,應當安排相關工作人員針對整個工程安全情況實施匯報,在會議中針對工程施工現狀進行深入的分析,以便于及時發現問題,制定針對性的解決策略,同時安排監理人員進行全面跟蹤監督,保障解決策略的有效落實。其次,專題會議。所謂專題會議,其本身是在某些問題、安全措施無法落實的情況下召開的會議,專題會議需要邀請多方參與,共同參與討論,以便于制定最優方案,保障問題的最終解決。最后,全面發揮監理指令作用。在安全監理開展過程中,需要及時開展口頭交流,并形成對應的文字材料,通過監理指令要求施工方限期進行整改,全面保障交流溝通的效率。
三、注重施工重點環節安全監理
(一)腳手架監管。
1.導軌升降腳手架。針對導軌升降腳手架,關鍵在于防墜落裝置、穿墻螺桿方面的安全性,重荷載監控和升降操作的穩定性。這就需要監理部門主動成立專門的管理小組,導軌升降腳手架設施通過專業企業來全面提供操作、技術以及維護方面的保障,同時通過總包、監理部門共同安排相應的監控人員,開展統一的監管,全面保障導軌升降腳手架使用的安全性。針對導軌升降腳手架的使用,必須要安排具備特種作業上崗證的工作人員進行操作。在進行爬升以前,管理小組開展統一的檢查驗收,聯合廠家針對導軌升降腳手架各個關鍵位置進行細致、全面的檢查,并做好相應的記錄,保障導軌升降腳手架的安裝、使用以及拆卸均處在監控范疇內。
2.懸挑腳手架。針對懸挑腳手架專項施工來說,應當積極組織相關專家針對整個施工方案進行評審,保障方案的科學性、安全性。
3.落地腳手架。針對落地腳手架同樣需要建立實時的監控計劃,并針對關鍵位置進行重點管理,如扣件抗滑力、掃地桿與斜撐的設置以及橫桿與立桿的間距等。
(二)塔吊監管。
1.基礎設計復核。基礎穩定性與承載能力是整個塔吊安全使用的先決條件,監理部門需要針對整個施工方案進行復核,以便于及時發現當中存在的問題,并制定對應的解決方案。
2.群塔作業監管。在群塔作業的過程中,安全監理人員應當根據以下標準,針對塔群作業進行全面的審查:對兩臺塔吊之間的距離必須要進行嚴格的控制,當中任意一臺塔吊臂架不能與另外一臺塔頂、塔身存在相撞的現象,同時需要預留2m的距離[3]。當吊鉤升到最高點位置的情況下,鉤底與低位塔吊垂直方面的間隙需要控制在2m以上。
3.吊裝危險地區安全規定。針對吊裝危險地區,需要安排專人進行監管,通過設置相應的警示區域,利用警示繩進行全面的維護,嚴禁非專業施工人員進入到吊裝危險區域。
(三)用電監管。
建筑工程臨時用電監管工作同樣需要引起高度重視,對監理人員來說,應當注重以下兩個方面的監管工作:一方面,臨時用電設備、線路的監管,檢查內容主要包含線路走向、輸電導線架設方法、開關箱、備用發電機、變電室以及變壓器等諸多方面的審查。另一方面,針對施工現場臨時用電,必須要建立定期檢查制度,嚴格按照相關的規章制度開展檢查工作,使得各項用電操作均能夠規范、有序的開展。
四、結語
綜上所述,高層建筑安全監理是一項復雜、漫長、系統的工程,要想在短時間獲得理想的監理成效顯然是不現實的。這就需要監理部門意識到自身的責任、使命,綜合參考高層建筑工程的實際情況,主動協調工程各方共同制定相應的安全監理方案,真正將安全監理落實到工程施工的各個環節,通過加強施工前安全監理準備工作、構建高效安全監理模式、注重施工重點環節安全監理,進一步提升安全監理工作的效率與質量。
參考文獻:
[1]范建龍.高層建筑電氣監理施工質量的管理和控制[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2017,(09):64.
[2]施海軍.試論如何做好高層建筑施工階段監理工作[J].門窗,2014,(10):281.
[3]童曉旭.高層建筑工程監理要點、難點及改進措施[J].門窗,2014,(0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