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裴燕
(欽州市第二人民醫院,廣西 欽州 535000)
強化健康教育對持續性血液透析患者護理質量的影響
郭裴燕
(欽州市第二人民醫院,廣西 欽州 535000)
目的 探討強化健康教育對持續性血液透析患者護理質量的影響。方法 選取我院血液凈化科2016年1~12月收治的100例持續性血液透析患者,將其隨機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各50例。對照組實施常規方法護理,實驗組在此基礎上配合強化健康教育,比較兩組護理效果。結果 實驗組精神健康、情感職能、社會功能、精力、一般健康狀況、軀體疼痛、生理職能和生理功能等情況均明顯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同時,實驗組血磷達標、透析充分及血壓控制等均明顯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持續性血液透析患者在常規治療和護理方法的同時,接受強化健康教育,有助于其臨床護理質量和生活質量的改善。
強化健康教育;持續性血液透析;護理質量
慢性腎功能衰竭是一種發生率較高的腎臟系統疾病,其最為常用的治療方法為血液透析治療,有助于患者生命的維持和延長。隨著近年來血液透析治療技術的逐步發展,透析治療的應用率也有所提高,因而由此所導致的護理質量問題也引起了廣泛的關注。本研究對強化健康教育對持續性血液透析患者護理質量的影響進行分析。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血液凈化科2016年1~12月收治的100例持續性血液透析患者,其中男54例,女46例,年齡32~78歲,平均年齡(52.4±21.3)歲,病程1~8年,平均病程(3.4±2.1)年。根據患者入院時間和隨機數字原則分為對照組和實驗組,各50例。兩組患者基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對照組接受常規方法的臨床護理和健康教育,通過護士長要求、個人經驗總結及發放健康手冊等方式開展統一的健康教育,不固定健康教育的內容、形式和時間,由護理人員根據實際情況確定。
實驗組接受強化健康教育,具體措施:第一,藥物指導。護理人員應指導患者掌握常用藥物的使用方法和潛在不良反應,包括抗凝藥物、促紅細胞生成素、磷結合劑、抗高血壓藥物等,囑其遵醫囑嚴格用藥,避免出現錯服、漏服和擅自停藥問題。第二,心理干預。護理人員要主動與患者溝通,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消除其不良情緒的影響,最大限度調動起社會關系和家屬的作用,使其感受到關心和支持,減輕患者的心理壓力,從而積極配合治療。第三,透析治療期間護理。患者透析治療前后以及透析治療過程中,每隔1 h進行1次血壓測量,對其血壓穩定性進行觀察,避免出現低血壓癥狀。同時,嚴密監測患者血紅蛋白、血肌酐、血鈣、血磷、血鉀等各項血生化指標結果,對患者導管及穿刺點靜脈情況進行密切監測,確保管路固定及通暢。第四,自我護理指導。通過《患者自我管理手冊》告知患者量表、體重秤、血糖儀和血壓計等使用方法,對其每天的液體出入量、體重、血壓變化進行觀察和記錄,指導其掌握相關注意事項,從而及時監測自身病情的變化。第五,并發癥護理。對于出現高磷血癥和貧血癥狀的患者,可適當給予鐵劑和磷結合劑等藥物。對于使用內瘺的患者,可在透析治療后24 h內在內瘺血管處涂抹適量的喜療妥軟膏,告知患者適當鍛煉內瘺側手臂。
1.3 觀察指標
對比分析兩組精神健康、情感職能、社會功能、精力、一般健康狀況、軀體疼痛、生理職能和生理功能等生活質量評定指標結果,以及血磷達標、透析充分及血壓控制等護理質量評定指標結果。
1.4 統計學方法
本次研究數據均使用SPSS 17.0統計學軟件進行分析,計數資料采用x2檢驗,計量資料以“±s”表示,計數資料采用x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生活質量
護理后,實驗組精神健康、情感職能、社會功能、精力、一般健康狀況、軀體疼痛、生理職能和生理功能等生活質量評定指標結果均明顯優于對照組(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生活質量對比(±s,分)

表1 兩組患者生活質量對比(±s,分)
指標 實驗組(n=50) 對照組(n=50) t P精神健康 72.53±5.34 61.85±5.34 4.565 0.03情感職能 61.13±2.35 52.04±4.33 4.645 0.03社會功能 68.81±3.25 54.74±3.23 4.662 0.02精力 55.17±2.63 46.01±1.12 4.645 0.03一般健康狀況 51.52±2.53 41.98±1.45 4.634 0.03軀體疼痛 72.47±4.32 59.32±4.23 4.662 0.02生理職能 65.21±5.34 51.30±2.53 4.656 0.03生理功能 76.51±6.64 65.23±6.45 4.655 0.03
2.2 護理質量
護理后,實驗組血磷達標、透析充分及血壓控制等護理質量評定指標結果均明顯優于對照組(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護理質量對比[n(%)]
維持性血液透析屬于一種長期的替代治療方法,容易導致患者發生低血壓、營養不良等并發癥問題,且會嚴重限制患者的社會活動,增加患者的經濟和心理負擔,這就容易導致患者出現對于該治療方法認識方面的偏差,進而影響臨床護理質量和治療效果[1-2]。強化健康教育涉及患者臨床治療和護理的各個節段,更加符合患者的實際情況,能夠為患者提供客觀、全面的健康知識,使其對于持續性血液透析治療產生正確、積極的認識,提供患者的自我管理能,轉變其不健康的行為和生活習慣,積極主動地參與臨床治療和護理過程中,提供患者配合治療的依從性[3-4]。強化健康教育措施的應用,能夠幫助患者建立良性循環,從而加強患者的并發癥防控意識,從而延緩疾病的發展,降低并發癥發生率,保證患者盡快回歸社會和家庭生活[5-6]。
本次研究結果可知,實驗組精神健康、情感職能、社會功能、精力、一般健康狀況、軀體疼痛、生理職能和生理功能等均明顯優于對照組(P<0.05);且實驗組血磷達標、透析充分以及血壓控制等均明顯優于對照組(P<0.05)。
綜上所述,持續性血液透析患者在常規治療和護理方法的同時,接受強化健康教育,有助于其臨床護理質量和生活質量的改善。
[1] 石玉榮.強化健康教育對連續性血液透析患者自我管理行為及生活質量的影響[J].基層醫學論壇,2015,19(29):4106-4107.
[2] 潘小玲.綜合性健康教育對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健康知識及生活質量的影響[J].國際護理學雜志,2014,33(9):2448-2449.
[3] 黃 麗,賴 靜.認知行為干預對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J].西部醫學,2015,27(2):309-310.
[4] 馬芳琴,薛小玲,徐勤娟,等.血液透析患者自我管理行為橫斷面研究及因子分析[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3,29(26):48-49.
[5] 何杏容.強化飲食健康教育對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J].醫學理論與實踐,2014,27(10):1390-1391.
[6] 馬福蓮,周 雯,馬 晶.飲食治療干預對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J].中國藥物經濟學,2013,(2):121-122.
本文編輯:張 鈺
R473.5
B
ISSN.2096-2479.2017.27.1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