冉美靈,熊婉君*
(重慶三峽中心醫院1.骨科中心脊柱病區;2.皮膚科,重慶 404000)
臨床護理路徑在脊椎骨折患者健康教育中的應用價值
冉美靈1,熊婉君2*
(重慶三峽中心醫院1.骨科中心脊柱病區;2.皮膚科,重慶 404000)
目的 探討臨床護理路徑在脊椎骨折患者健康教育中的應用價值。方法 選取2015年5月~2017年3月在我院接受治療的脊椎骨折患者121例作為研究對象,采用單雙數床號法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護理人員對常規護理對照組的患者采取基礎護理措施,對觀察組的患者,護理人員對其加強護理干預措施,采用新型的護理干預模式,在臨床護理路徑護理干預模式下,觀察兩組患者的住院時長、并發癥的發生率及護理滿意度評分。結果 路徑化觀察組的患者的住院時長(20.35±2.43)天及并發癥的發生率(4.92%)明顯低于常規護理對照組住院時長(26.25±2.32)天及并發癥的發生率(20%),而護理滿意度評分(96.62±2.65)高于對照組(82.56±2.35)。結論 對脊椎骨折的患者采取臨床路徑護理干預措施,能有效的降低患者住院時長及并發癥的發生率,提升護理滿意度,值得在臨床上推廣。
臨床護理路徑;脊椎骨折患者;健康教育;應用價值
隨著我國經濟水平的發展,我國的交通行業發展迅速,隨之而來的是脊椎骨折的概率也逐漸上升。脊椎骨折是臨床較為常見的骨折類型,若患者治療不及時,嚴重者可致殘甚至喪失生命。對于脊椎骨折的患者,在采取必要的臨床治療的同時,對患者采取臨床護理路徑干預模式,針對患者的疾病,以時間為軸,采取護理措施為縱軸,在這種護理模式下,患者的護理措施是有預見性、有計劃性的,能有效的促進患者疾病的痊愈。本次研究選取121例脊椎骨折的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對實施臨床護理路徑的效果進行探討,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5年5月~2017年3月在我院接受治療的脊椎骨折患者121例作為研究對象,采用單雙數床號法分為觀察組61例與對照組60例。對照組男20例,女30例年齡26~78歲,平均年齡(50.32±5.82)歲。觀察組男31例,女30例,年齡25~80歲,平均年齡(50.29±4.29)歲。護理人員將本次研究告知所有患者,患者對此次研究知情且自愿進行參與。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護理人員對常規護理對照組的患者采取基礎護理措施,對觀察組的患者,護理人員對其加強護理干預措施,采用臨床護理路徑護理干預模式,具體措施如下:(1)住院第一天:在患者入院后,護理人員對患者進行入院宣教,向患者講解疾病相關的知識,提升患者對疾病的知曉度,并向患者介紹病房及功能區,同時對患者的病情進行評估,為患者制定相應的護理措施[1]。(2)住院第二天:護理人員應密切觀察患者的病情變化,由于脊椎骨折的患者需要臥床休養,應及時盡早的預防壓瘡,鼓勵患者多飲水,適時的給予心理護理及生活護理,根據患者的病情狀況,與患者共同制定相應的功能鍛煉計劃[2]。(3)住院第三至五天:對于需要接受手術治療的患者,護理人員應在手術前為患者備皮,做好抗生素皮試,術前為患者進行插管導尿、灌腸等護理操作,并囑咐患者術前禁食禁飲,并為患者做好術前心理護理措施,促進手術順利進行[3]。(3)住院第五天:在患者手術完成后,密切監測患者的生命體征,給予氧療,協助患者采取平臥位,保持床單位的清潔與干燥,記錄患者的出入量,一旦發現異常狀況,及時通知醫生。(4)住院第六至七天:在患者手術后的兩三天,觀察患者的傷口狀況,為患者實施無痛護理措施,同時給予相應的飲食指導,囑咐患者補充機體營養,遵醫囑使用抗生素預防感染[4]。(5)住院第八至十天:護理人員應對患者的病情進行評估,觀察患者的疾病恢復狀況,加強患者的肢體功能鍛煉,適當的進行關節屈伸。護理人員應做好安全防護措施,避免在住院期間發生墜床、跌倒現象。(6)住院后第十天至第二十天:對于病情恢復良好的患者,護理人員可協助患者在病房或走廊進行慢走鍛煉,并囑咐患者在出后后的3個月內不可負重鍛煉。護理人員應對本次護理路徑計劃進行總結記錄,評估本次計劃中的優點與不足[5]。
1.3 觀察指標
在實驗研究結束后,護理人員對患者護理滿意度評分進行評估,將自制的評分表發放至患者,評分越高,患者的護理滿意度越高。在患者即將出院時,對患者的住院時長及并發癥的發生率進行統計記錄,再將評分表收回并對100例患者的數據資料進行分析記錄。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2.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分析,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x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在實驗時間結束后,觀察組的患者的住院時長及并發癥的發生率明顯低于常規護理對照組,而護理滿意度評分高于對照組。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的數據對比
臨床路徑護理干預是根據患者的病情,以患者住院時間為縱軸,護理措施為橫軸,制定一個全程的護理干預計劃,有效的促進了患者疾病的痊愈,降低了并發癥的發生率,縮短了住院時長,提升了臨床護理滿意度。本次研究表明,對脊椎骨折的患者采取臨床路徑護理干預措施,有效的提升臨床治療依從性,值得在臨床上進行推廣。
[1] 唐颯英.臨床脊椎骨折患者的護理方法及效果分析[J].中國傷殘醫學,2014,22(23):172-173.
[2] 米那瓦爾·買賽地.對行后路內固定手術后的脊椎骨折患者實施綜合護理的效果探析[J].當代醫藥論叢,2016,10(15):16-17.
[3] 姜華奮.中醫護理對脊椎骨折患者術后尿潴留及并發癥的影響[J].遼寧中醫雜志,2014,41(4):799-800.
[4] 張曉云,高軍輝,馬克偉.臨床護理路徑在脊椎骨折患者健康教育中的應用效果分析[J].醫藥,2016,7(2):69-69.
[5] 譚護群,宋蘇閩,歐杏枝,等.不完全性脊髓損傷患者的個體化分階段護理[J].中國脊柱脊髓雜志,2017,27(3):254-257.
本文編輯:蘇日力嘎
R473.6
B
ISSN.2096-2479.2017.27.83.02
熊婉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