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 漪
(江蘇無錫惠山區人民醫院臨產室,江蘇 無錫 214187)
無保護會陰接生法與傳統保護會陰接生法降低初產婦會陰側切率的效果分析
周 漪
(江蘇無錫惠山區人民醫院臨產室,江蘇 無錫 214187)
目的 分析無保護會陰接生法與傳統保護會陰接生法降低初產婦會陰側切率的效果。方法 選擇2015年6月~2017年3月我院收治的自然分娩產婦160例,其中采用傳統接生方式的有80例,無保護接生方式的80例,因此分為傳統組與無保護組。傳統組產婦的接生方式為傳統的方法,無保護組產婦則采用無保護會陰接生法。觀察兩組患者陰道側切情況及陰道側切后不良病情的發生情況。結果 無保護組與傳統組會陰側切情況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產婦會陰側切后的不良病情發生率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無保護會陰接生法比傳統保護會陰接生法更利于降低會陰側切率,因此無保護會陰接生法更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傳統保護會陰接生;無保護會陰接生;分娩;陰道側切
隨著醫學技術的不斷提高,現代婦女分娩時的生命安全系數也相應提高,例如在自然分娩中,為了降低孕婦分娩時會陰側切率,降低產后疼痛感、出血概率以及感染等,提高孕婦分娩安全性,醫生常常采取托肛保護會陰、無保護會陰等接生技術。本文將對其中的無保護會陰接生法與傳統保護會陰接生法降低初產婦會陰側切率進行對比研究,并將相關研究方法、程序整理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5年6月~2017年3月我院收治的自然分娩產婦160例,其中采用傳統接生方式的有80例,無保護接生方式的80例,因此分為傳統組與無保護組。傳統組產婦年齡24~36歲,平均年齡(28.1±2.3)歲,孕周37~42周,平均孕周(38.3±0.6)周;無保護組產婦年齡25~34歲,平均年齡(28.2±2.4)歲,孕周37~41周,平均孕周(38.5±0.3)周。所有產婦均為出產,且經過相關檢查,自然分娩條件良好。兩組產婦的孕周、病史、年齡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傳統組產婦的接生方式為傳統的方法,待產婦宮口完全張開時,助產醫生指導產婦分娩,觀察頭部露出后實施會陰消毒處理,在產婦宮縮期間,采取托肛保護會陰的方法,督促產婦在宮縮期用力,緩解期放松,直到胎兒順利娩出[1]。
無保護組產婦則采用無保護會陰接生法,助產醫生與護士給予產婦會陰消毒處理,并將正確的用力方法告知產婦,觀察抬頭娩出1/3時實施無菌臺處理措施,抬頭露出部位到達處女膜環內時,適當涂抹一些潤滑劑,并用中指與食指按摩產婦會陰,適當擴張陰道,讓產婦在宮縮時用力,緩解期放松,當抬頭的2/3著冠時,再次涂抹潤滑油,為了控制分娩速度,助產人員用手托住抬頭,保持胎兒勻速娩出,利用呼氣產生的肌肉力量使胎兒完全娩出[2]。
1.3 觀察指標
記錄并分析兩組產婦分娩過程采用側切手術的例數與百分率;對比兩組產婦會陰側切后的不良病情發生情況。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0.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分析,計數資料以百分數(%)表示,采用x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產婦會陰側切情況
本次試驗結果中,無保護組產婦會陰側切的有18例,側切百分率22.5%,傳統組產婦會陰側切的有35例,側切百分率為43.75%,因此,無保護組與傳統組會陰側切情況存在明顯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產婦會陰側切情況對比(n,%)
2.2 兩組產婦中會陰側切后的不良病情發生情況
傳統組的35例會陰側切產婦中,不良病情發生率為48.57%,而無保護組的18例會陰側切產婦中,不良病情發生率為27.78%,兩組產婦會陰側切后的不良病情發生率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會陰側切后不良病情比較[n(%)]
相關調查數據顯示,國外女性自然分娩時,會陰側切率在30%~60%左右,而國內女性自然分娩時會陰側切率高達80%左右[3]。這個很大的概率差異嚴重提醒我們,我國傳統分娩中,接生時會陰保護措施存在嚴重的不當。在現代女性的分娩中,雖然較多的人選擇剖腹產,以減少產前的疼痛,但是還是有很多女性選擇自然分娩。在自然分娩時,由于胎兒比陰道要大,因此為了幫助胎兒娩出,常常采用會陰側切的方式。會陰側切會導致產婦會陰損傷,處理不當的還會引起水腫,嚴重的情況下還會導致較為嚴重的并發癥。采用無保護會陰接生方式,產婦分娩時,助產醫生可將雙手空出,用于控制胎兒的娩出速度,使得產婦的陰道逐漸適應胎兒的大小,并在自身肌肉力量的幫助下順利娩出胎兒。在此分娩過程中,助產醫生不需要對產婦會陰部位給予專門的保護措施,而是托住胎兒的頭部,使其下沉速度相對緩慢,并在自身重量的作用下提升分娩效果,這種方式充分考慮了人體肌肉的適應性,使得會陰撕裂的可能得到降低,從而降低了會陰側切率,提高了產婦分娩的安全性[4]。
在本次研究中,無保護會陰接生法的會陰側切率比傳統會陰保護接生法要低,發生會陰側切后,采用無保護會陰接生法產婦的會陰不良病情的發生率也相對較低,因此得出結論:無保護會陰接生法比傳統保護會陰接生法更利于降低會陰側切率,因此無保護會陰接生法更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1] 任月月,馬小萍. 無保護會陰接生法在降低初產婦會陰側切率中的應用[J]. 中國婦幼保健,2015,18:3094-3095.
[2] 王曉英. 無保護會陰接生法降低初產婦會陰側切率的效果觀察[J]. 實用婦科內分泌電子雜志,2015,08:105+107.
[3] 袁 源. 無保護會陰接生法降低初產婦會陰側切率的效果觀察[J]. 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7,02:188.
[4] 魏亞妮. 淺析用無保護會陰接生法為初產婦接生對降低其會陰側切率的效果[J]. 當代醫藥論叢,2016,10:1-2.
本文編輯:蘇日力嘎
R719
B
ISSN.2096-2479.2017.27.11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