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淑媛
(云南省第一人民醫院干部保健科,云南 昆明 650034)
改良morse跌倒危險因素評估量表在云南省老年專科患者護理中的應用
楊淑媛
(云南省第一人民醫院干部保健科,云南 昆明 650034)
目的 探討改良morse跌倒危險因素評估量表在云南省老年專科患者護理中的應用效果。方法 選取2016年11月~2017年3月入住我院老年科196例患者,將其隨機分為兩組,其中98例完成Morse評分量表評估,并給予針對性防跌倒干預,設置為觀察組;另外98例采用常規評估方法及傳統防跌倒措施,設置為對照組,比較兩組患者跌倒事件發生率。結果 相比對照組,觀察組住院期間跌倒事件發生率僅有5.1%,明顯更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改良morse跌倒危險因素評估量表在云南省老年專科患者護理中應用效果顯著,為臨床制定防范對策提供可靠依據,有效降低患者住院期間跌倒事件發生率,確保患者就醫安全。
改良morse跌倒危險因素評估量表;護理;跌倒;應用
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形式日趨嚴重,我院老年科接收患者正逐年增多,據多年臨床經驗發現,老年患者住院期間最常見的損傷即為跌倒,一旦發生跌倒輕者可致患者皮膚擦傷、軟組織挫傷,重者可發生腦部損傷、骨折,甚至是死亡,為患者增加不必要的痛苦,延長住院時間。因此積極預防老年科住院患者發生跌倒是目前護理工作的當務之急。有研究稱,通過制定有效預防計劃能直接降低跌倒發生率,而制定前的預測和評估是其中關鍵。本研究選取2016年11月~2017年3月我院收治的196例老年患者進行研究,旨在評價改良morse跌倒危險因素評估量表的應用價值,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6年11月~2017年3月我科老年專科住院的196例患者,將其隨機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各98例,觀察組男86例,女12例,年齡75~90歲,平均年齡(82.32±5.84)歲;對照組男84例,女14例,年齡76~90歲,平均年齡(82.58±5.97)歲。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1.2.1 評估方法
對照組采用常規評估方法。觀察則采用改良Morse跌倒危險因素評估量表進行評估,共8個條目,分別為:跌倒/暈厥史(一年內)(無=0分,有=25分)、年齡<8歲或≥65歲/視聽障礙(無=0分,有=10分)行走輔助(輪椅/平車/臥床或不需要使用=0分。拐杖、手杖、助行器=15分,(需要扶家具/扶護欄/扶墻等=30分);接受特殊藥物治療/靜脈輸液(無=0分,有=10分)、步態(步態正常/臥床休息/輪椅=0分,乏力需輔助支撐/體位性低血壓= 10分,損傷步態=20分)、自我認知依從性(正常=0分,高估自己行走能力/無控制能力/依從性差=10分)、夜間起床如廁(無=0分,有=10)總分125分,危險程度:低危:<25分,中危:25-45分,高危>45分;得分越高,表示風險越大。由一名護士獨立完成,采用改良后的Morse跌倒評估量表對98例患者進行評估。
1.2.2 護理對策
對照組給予傳統護理干預,入院后給予全面評估并提供基本健康宣教,根據可引起患者跌倒的相關因素采取相應護理措施。觀察組則根據評估量表結果提供針對性防范對策,(1)根據患者跌倒危險程度,采取相應的防范措施:①房間內張貼醒目的警告預示,必要時抬起護欄或使用約束帶;②及時清理地面水漬,保持清潔干燥且無特殊障礙物,室內光線適宜;③定期檢查房間內醫療設備,如床頭鈴、呼叫器等如有損壞應及時予以處理,并將呼喚器放于患者易取得位置;④要求每名特殊且跌倒風險評估較高者配備一名護工,24 h陪護;⑤患者需要改變體位時應遵守“三部曲”,避免突然改變體位,發生墜床、跌倒等事件,尤其是夜間,護士應加強巡視;⑥若患者意識不清或服藥期間,應確保其在床上休息,并時刻配合在身旁,一旦出現用藥不良反應,應立即通知醫護人員。
(2)每日根據改良Morse量表內容進行評估和觀察,并加強對患者及家屬的健康宣教,強調預防跌倒的重要性,積極配合;對評分高且病情有變化的患者應加強巡視,隨時進行動態評估。
1.3 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 18.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分析,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百分數(%)表示,采用x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住院期間,跌倒事件發生率僅有5.1%,明顯低于20.41%,(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住院期間跌倒事件發生率比較
跌倒墜床是導致老年人傷殘、 失去能力和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對老年患者的生命健康構成嚴重威脅,增加患者及其家庭的負擔,同時也會對醫院形象造成負面影響,引發醫療護理糾紛。然而跌倒風險客觀存在,如疾病因素、環境因素、醫護人員因素,均易導致老年人跌倒事件的發生[3]。通過我院改良的morse跌倒危險因素評估量表,不僅具有較高的可靠性和穩定性,同時也具備一定風險預測能力,為老年住院患者跌倒風險做專業預測評估,并提供參考[4]。護理人員根據評估結果積極采取相應防范措施,加強患者及家屬的宣教,強化護士防跌倒墜床意識等。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住院期間跌倒發生率僅有5.1%,明顯低于對照組20.41%,(P<0.05),采用改良morse跌倒危險因素評估量表進行評估并采取針對性護理對策可有效降低跌倒事件發生率,減少護患糾紛,提高護理質量。
綜上所述,改良morse跌倒危險因素評估量表對于預防老年住院患者跌倒墜床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可有效降低老年住院患者跌倒墜床率,保證了患者住院安全,提高護理質量。
[1] 劉淑萍,劉永華,周曄敏,等.改良簡易跌倒危險因素評估量表確定高危跌倒人群對預防血液病患者跌倒的影響研究[J].中國現代醫生,2016,54(33):150-153.
[2] 劉祚燕,王 英,淳雪麗,等.跌倒危險因素評估量表在住院老年患者安全管理中的應用[J].護理學報,2013,20(18):7-9.
[3] 王文蘭,黎月英,馮錦屏,等.住院患者跌倒風險評估量表的修訂與信度、效度檢驗[J].中國護理管理,2014,14(9):922-926.
[4] 王曉杰,張雅琴,郭淑麗,等.外科老年患者圍術期跌倒風險評估的研究[J].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15,21(11):1279-1282.
本文編輯:蘇日力嘎
R473.6
B
ISSN.2096-2479.2017.27.16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