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不來提·阿布代克
摘要:提高少數民族地區中小學生的信息技術素養是我國教育信息化工作的重要內容。然而,隨著信息技術在中小學的校園的普及和發展的,信息技術課程卻逐漸的被各方面忽視,尤其是少數民族地區更甚。比如少數民族中小學生在信息技術的意識、態度方面與漢族中小學生存在差異,少數民族中小學生對信息技術的認識水平較低,其就讀學校的信息技術課程開課率不足,教師在課堂上應用信息技術的效率較低。本文嘗試分析中小學信息技術課程不被重視的原因,并且嘗試探討提升其被重視程度的措施。
關鍵詞:少數民族;中小學;信息技術;忽視;問題;措施
盡管我國明文規定信息技術屬于中小學生在校期間的必修課程之一,而且信息技術本身對于學生未來發展的作用就非常重要,但是少數民族地區很多中小學自身不具備充足的條件開展該課程,即便是開展起來,也因為沒有統一的管理標準,導致過于隨意,此外,因為信息技術不在考試范圍之內,使得信息技術課程在少數民族地區的中小學中逐漸被忽視。
一、導致少數民族中小學忽視信息技術的原因
(一)對于課程的定位存在偏差。
從信息技術課程的開設到目前為止時間很短,所以其實踐與理論研究都還較為膚淺,盡管我國已經就信息技術課程頒布了諸多法規,也確定了培育的目標,但是目前部分少數民族家庭已經有了電腦,并且很多少數民族聚居區也都有了網吧的存在,人們在生活中頻繁的接觸,認為計算機的使用是人人都會的,而學校對于信息技術課程的定向是技術類的,所以導致教師和學生甚至家長都認為信息技術課程的存在沒有必要,導致其被忽略。
(二)對于課程的設定目的存在認知沖突。
信息技術本身就是技術類的課程,其設定的原因是為了讓中小學生掌握計算機的使用技術,借助計算機開展各種工作,以及通過計算機開拓自己的眼界,學習新的知識,解決自己當前面臨的疑惑。但是按照相關規定,則信息技術課程的教學目標依然是停留在技術操作的層面上。這就導致很多人因為沒有認識到中小學信息技術課程存在的真正作用而忽略信息技術。
(三)教材的設計脫離實際情況。
信息技術屬于新興的課程,而其存在的載體——計算機操作系統更新的非常頻繁,其安裝的軟件版本更是幾個月就有一次較大的更新。但是當前少數民族中小學的計算機有些是較為古老的,其運行的系統可能還是Windows XP,甚至是Windows 98的情況,還有部分近期在才安裝的計算機所運行的系統是Windows 7甚至Windows 10,而其少數民族中小學所使用的信息技術的教材的編制可能是按照Windows 7系統編制,這就導致教師在進行講解的時候需要耗費大量的時間為學生解釋對應的系統的具體操作,如此會使得學生失去學習信息技術的興趣。而且當前的教材設計在沒有深入研究的前提下,盲目的增加各種所謂新的教學理論和方法,過于浮躁的心態使得處于教學一線的信息技術教師無從下手,信息技術的教學質量自然不言而喻。如此不僅無法腳踏實地的開展信息技術教育工作,也使得教師對自己的教學失去了信心,學生對課程沒有了興趣。
(四)學校對于信息技術教師的定位模糊。
當前的少數民族中小學教師的辦公基本都依托計算機開展,這也就意味著日常會經常出現一些計算機方面的問題需要進行維修。而信息技術教師本身對于計算機技術就較為嫻熟,所以對于日常出現的計算機問題也都能做到手到擒來。而且少數民族中小學因為資金等方面的原因,一般沒有專業的IT維修人員,都是請信息技術教師幫忙,少數幾次會比較樂意,但是久而久之,維修計算機就變成了信息技術教師的工作內容。但是事實上信息技術教師的側重點應當在研究信息技術課程理論、教學方式上,如此定位信息技術教師,會使得其教學能力止步不前,其他人也會錯誤的認為信息技術教師等同于IT維修人員,忽略其本職的信息技術教學工作。
二、提高少數民族中小學對信息技術重視的措施
(一)準確定位信息技術課程。
當前少數民族中小學信息技術課程依然處于探索和嘗試的階段,其具體的教學措施和體系尚未能夠向少數民族地區所有信息技術教師全面推廣,所以需要結合少數民族中小學的信息技術課程自身的特點和性質,確定最適合少數民族地區的信息技術教學方法體系。并且重點向學校、教師以及學生家長明確信息技術與日常的計算機操作之間存在的差異,和學習信息技術的必要性,以及對于學生未來發展的影響,提高多方面對于少數民族中小學信息技術的重視。
(二)對課程的實施進行規范。
首先需要將課程的開設徹底落實到實處,而不是僅僅在課表上印有信息技術而已。其次是對信息技術教師進行統一的培訓,是其明確當前開設信息技術課程的最終教學目標。讓他們了解開設本課程除了讓學生能夠了解基本計算機操作之外,還能夠對計算機、互聯網的運行有所了解,能夠借助計算機實現文檔的一定處理水平、能夠借助計算機搜索并且快速獲得自己所需要的信息和知識。切實做到讓計算機成為中小學生學習和生活的幫手,而不是將其單純的作為教學和考試的一個科目而已,此外,教師需要注意為學生和家長講解沉迷于游戲的危害,切實做到防微杜漸。
(三)加強對信息技術教材編制的管理工作。
擴大對于教材的選用,并且嚴格教材的審定制度是獲得高質量的信息技術教材的一大重要措施。一般在義務教育階段,都是由省級教材審定機構通過信息技術教材的批準,這就很容易出現教材的編寫和審定者是同個人的情況,所以需要嚴格教材的審核制度,把審核工作落實到實處。
(四)由教育部門開始從上到下都提高對于信息技術教師的認識。
要從教育部門開始,從上到下都提高對于信息技術教師的認識,而不是將其看做是IT維修人員,要明確其工作內容與其他學科教師都處于同個層次,不分主次。學校除了需要全力支持其教學工作之外,還應當由教育部門定期安排信息技術教學相關培訓工作,不斷的更新其教學理念,實現少數民族中小學信息技術教學水平的提升。
三、總結
造成少數民族中小學信息技術課程不被重視是因為社會、教育部門以及學校自身所共同導致的,所以想要提高對其的重視程度,需要同時從這幾個方面共同入手,充分認識信息技術對于中小學生全面發展的重要性,確保在少數民族中小學,信息技術課程能夠更好的開展。
參考文獻:
[1]唐云燕.中小學信息技術課程內容銜接的研究——以柳州市魚峰區為例[J].廣西師范大學.2016(05)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