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合力古·塔西
摘要:近幾年來,少數民族漢語教學受到了國家的高度重視,漢語教學和語文教學具有很大的區別,漢語教學應該和少數民族學生的學習和生活相適應,在高中漢語教學中“高投入低產出”的現象普遍存在,只有分析高中漢語教學效率低下的原因,找出突破高中漢語教學困境的有效對策,才能促進少數民族地區漢語教學的不斷進步。
關鍵詞:高中;漢語;教學效率;困境
漢語是少數民族和漢族人民進行溝通和交流的基本語言工具,少數民族地區只有意識到漢語教學的重要性,才能有效推進高中漢語教學活動的開展。重視高中漢語教學,不斷反思漢語教學中存在的不足,采取有效措施進行改善,才能使得高中漢語教學成果顯著提高。對少數民族地區來說,高中漢語教學面臨著諸多困難,比如:高中漢語文課程資源比較匱乏,教學模式陳舊,教育資源分布不均現象比較突出;高中漢語文教師缺乏教育研究機構的理論指導與技術支持,教學方式并未發生根本性轉變,教學手段單一,教師的專業化水平有待提升;目前開展的各級各類教師培訓效果不佳;教材城市化內地化傾向嚴重,學生嚴重缺乏學習技,教學中忽視了學生的心理狀況。針對這些問題,從教育行政部門、教師自身以及學校方面提出建設性建議:平衡重點高中與普通高中的財政投入,注重高中教育均衡發展;深入了解新疆學生實際,根據學生實際量身定做教學方案,優化漢語教學模式,提高學生參與學習的積極性;運用信息教學手段,提高高中漢語教學的效果;引導學生掌握正確的學習技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全面了解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增強學生的漢語學習動力。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進行教學反思,采用多元化的教學方法,盡可能地提高高中漢語教學質量。
一、高中漢語教學效率低下的原因
1.教學模式陳舊。
目前,少數民族地區高中漢語教學模式過于陳舊,教師只強調灌輸式教學,不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這就導致學生參與漢語知識學習的愿望不強,高中漢語課堂缺乏師生互動,學生在漢語課堂教學中常處于被動地位,這在極大程度上阻礙了漢語教學活動的順利開展。這種傳統的滿堂灌式教學模式,不利于對學生協作能力和思維能力的提升。
2.教學手段單一。
很多高中漢語教師教學手段單一,沒有優化自身的教學水平,完善自己的知識儲備,在信息技術快速發展的今天,沒有將信息化教學手段應用到高中漢語教學中,仍舊采用傳統的板書教學方式,導致高中漢語課堂教學枯燥無味,嚴重影響了少數民族地區高中漢語教學質量。
3.學生嚴重缺乏學習技巧。
少數民族學生的第一語言是母語,他們在學校中大多也是用母語交流,因此對漢語的理解不深入,且嚴重缺乏學習技巧,這就導致其在漢語學習中學習效率低下。許多高中生在長期的漢語學習中,一直處于被動地位,一味地接收老師直接的漢語知識灌輸,他們學習漢語知識的意識不強,積極性低下,學生也沒有掌握學習漢語知識的技巧,這會導致學生學習漢語的興趣低下。
4.忽視了學生的心理狀況。
學生在學習高中漢語的過程中只有保持積極的情感,才能全身心投入到漢語學習中,但是大多數教師在漢語教學中都忽視了學生的心理狀況,沒有對學生的進步進行表揚和鼓勵,學生感受不到自己被尊重、被重視,學生就會逐漸產生厭學情緒,這對高中漢語教學活動的開展是極為不利的,這就導致高中漢語教學出現“高投入低產出”的現象。
二、突破高中漢語教學困境的有效對策
1.優化漢語教學模式,提高學生參與學習的積極性。
高中生思想活躍,他們參與學習的愿望很強,傳統的灌輸式教學模式只會阻礙學生思維能力的提升,教師應該不斷豐富自己的知識儲備,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優化漢語教學模式,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參與到教學活動中,將學生當作課堂教學的主體,以學生為中心進行漢語教學。教師要做好漢語課堂教學留白,給學生獨立思考和合作探究的機會,讓學生自主學習漢語知識,關注學生的學習情況和學習效果,在適當的時候對學生進行點撥,使學生擺脫漢語學習的思維困局。
2.運用信息教學手段,提高高中漢語教學的效果。
隨著少數民族地區高中辦學條件的逐步改善,多媒體成為高中漢語課堂教學中不可或缺的輔助教學工具,教師在高中漢語教學中要善于運用信息教學手段,根據高中漢語課堂教學的具體內容,針對性的選擇適當的影音教學素材對課堂教學內容進行補充,為學生營造良好的課堂學習氛圍。教師要充分意識到信息教學的重要性,將其充分運用到高中漢語教學中,使學生在漢語課堂上的注意力更集中,進而提高高中漢語教學效果。
3.引導學生掌握正確的學習技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許多高中生在漢語學習中都缺乏正確的學習技巧,教師在高中漢語課堂教學后一定要對學生給予輔導,引導學生掌握正確的學習技巧,讓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主動預習漢語課堂教學內容,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積極主動投身到高中漢語學習中。教師還要指導學生掌握鞏固漢語知識的技巧,讓學生將所學的漢語知識串聯起來,形成一個具有邏輯性和系統性的知識框架,使學生在學習漢語知識的時候感覺更輕松,并在日常生活中靈活運用漢語進行溝通和交流,使漢語的實用性充分發揮出來。
4.全面了解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增強學生的漢語學習動力。
在少數民族地區高中漢語教學中,教師全面了解學生的學習心理和學習能力,尊重每一個學生,意識到學生的個體差異性,多多表揚和鼓勵學生,使學生快樂地學習漢語知識,在積極情感的引導下將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傾注到漢語學習中,增強學生的漢語學習動力。教師還要多和學生進行情感交流,了解學生的真實想法,對學生的消極情感進行及時疏導,增強學生學習的信心,使其在高中漢語學習中不斷超越自我、突破自我,使高中漢語教學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快速提升高中漢語教學成效。
總結:漢語是我國通用的標準交際用語,也是實現各民族無障礙溝通的語言工具,是五十六個民族團結有愛的重要保障。因此,少數民族地區應該重視并加強高中漢語教學,將學生作為課堂教學的主體,不斷優化和創新漢語教學方法,提高高中漢語教學的有效性,從根本上提高少數民族地區漢語教學水平。
參考文獻:
[1]吳凱.民族地區高中漢語教學如何落到實處[J].語文天地,2013(01).
[2]阿依加瑪麗·阿卜力米提.新疆少數民族漢語教學中的問題及探討[J].智富時代,2015(S2).
[3]馬熱古麗·艾海提.關于漢語教學的幾點思考[J].赤子(上中旬),2014(20).
[4]劉春艷.新課程改革背景下非智力因素與少數民族高中漢語學習[J].新疆教育學院學報,2012(0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