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柏慶
江西提高城鎮非私營單位就業人員工資的思考
◎吳柏慶
基于政府統計數據,文章分析了2016年江西城鎮非私營單位就業人員工資情況,說明了原因和潛在問題,提出了對策建議。
城鎮非私營單位;工資水平;分析
2016年,面對復雜多變的外部經濟環境,江西牢固樹立和貫徹新發展理念,以增進民生福祉為目的,改革完善收入分配制度,千方百計增加居民收入,全省城鎮非私營單位就業人員年平均工資繼續保持較快增長,實現了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2016年,江西城鎮非私營單位就業人員年平均工資(簡稱平均工資)達56136元,比2015年增加5204元,同比名義增長10.2%,增速列全國第四位。
1.快于GDP增長
2016年,江西GDP同比增長9.0%,同期平均工資的增速達10.2%,快于GDP1.2個百分點,繼續保持了職工工資收入快于經濟發展的良好態勢。
2.高于全國平均增速
2016年,全國城鎮非私營單位就業人員年平均工資為67569元,同比名義增長8.9%。江西高于全國平均增速1.3個百分點,是近五年以來高于全國平均增速最多的一年。
3.快于多數中部省份
2016年,在六個中部省份中,江西增速僅低于湖南省1.0個百分點,分別高于湖北、河南、安徽和山西四省0.1個、1.2個、3.0個和6.5個百分點,增速列中部地區第二位。
4.快于江西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長
2016年,江西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長8.2%,較城鎮非私營單位平均工資增速低2.0個百分點,這是近年來少有的。
1.各行業年平均工資實現全面增長
2016年江西城鎮非私營單位統計的19個行業門類的年平均工資都較2015年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其中有11個行業的工資增幅超過了江西平均水平。增速位列前三位的行業依次是: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公共管理、社會保障和社會組織,居民服務、修理和其他服務業,分別增長18.5%、18.3%和15.0%。
2.去產能行業工資增長情況好轉
伴隨著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深入推進,化解產能過剩工作取得積極成效,經濟結構不斷優化,企業效益不斷改善,相關行業工資增長情況有所好轉。采礦業的平均工資由2015年下降4.3%轉為增長4.3%,其中,煤炭開采和洗選業由2015年下降4.9%轉為增長3.1%。
3.現代服務業工資增勢明顯
近年來,江西加快培育和形成以現代服務業為主導的現代產業體系,大力發展現代物流、金融保險、商務會展、信息服務、科技服務和文化創意等新興服務業,江西現代服務業規模持續擴大,結構不斷優化,工資水平增勢明顯。其中,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增長18.5%,文化、體育和娛樂業增長14.2%,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增長12.1%,金融業增長10.4%,租賃和商務服務業增長10.4%。
4.新材料產業和裝備制造業工資增幅擴大
隨著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持續推進,一些新材料產業和裝備制造業行業平均工資增長明顯高于全部行業的平均增幅。其中,化學纖維制造業、儀器儀表制造業、通用設備制造業和汽車制造業平均工資分別同比增長31.0%、20.6%、12.2%和11.4%,增幅分別擴大33.0個、17.3個、1.5個和3.0個百分點。
5.國有單位工資增速領先
2016年江西國有單位平均工資為64875元,同比增長15.2%,增幅明顯領先于集體單位和其他單位,增速較2015年擴大了1.5個百分點。年平均工資增速最低的兩個單位類型分別是股份有限公司的4.4%和有限責任公司的5.5%,增幅分別較2015年減緩了4.4個和1.3個百分點。
6.與中部地區最高省份的工資差距有所縮小
2016年,中部地區城鎮非私營單位就業人員年平均工資為55299元,江西高于中部地區平均工資837元,2015年只高出90元,工資絕對數進一步超過中部平均水平。2016年中部地區平均工資最高的湖北省為59831元,比江西高3695元,2015年平均工資最高的安徽省高于江西同期工資4207元。2016年江西與中部地區最高省份的工資差距同比縮小512元。
江西城鎮非私營單位就業人員年平均工資之所以能實現逐年增長,且增速加快,增長的動力是多方面的。
1.經濟穩定發展
2016年,江西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8364.4億元,同比增長9.0%,高于全國平均水平2.3個百分點,并連續15年保持9.0%以上的增長。經濟的持續穩定發展,使江西社會財富總量不斷增長、積累,為就業人員增加工資收入奠定了堅實的物質基礎。
2.企業盈利能力提升

■ 云浪風濤 董年龍/攝
據統計,2016年,江西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增長11.9%,同比提高9.5個百分點;規模以上服務業企業實現營業利潤增長32.7%,同比加快27.7個百分點。相當一部分企業開始走出低谷,扭虧為盈。企業盈利能力的提升、利潤的增加,使企業為職工增加工資成為了可能。
3.積極有效的工資政策
全省提高了最低工資標準,一至四類區域的最低工資標準均提高10%以上,新的最低工資標準為企業增資劃定了最低紅線。同時,江西各地陸續調整了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基本工資、津貼補貼和績效工資,加之縣以下機關公務員職務與職級并行政策的穩步推進,使得機關事業單位人員平均工資穩步增長。
1.工資水平與全國的差距進一步擴大
雖然江西2016年平均工資增長幅度高于全國平均增速1.3個百分點,但是由于基數長期偏低,在全國31個?。▍^、市)中排在第25位,仍處于下游水平,江西和全國平均工資的差距進一步擴大,由2015年的11097元擴大為11433元。
2.行業間工資水平差異依然顯著
2016年平均工資最高的三個行業分別是金融業83974元,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74844元,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71535元,這三個行業的工資分別為江西平均水平的1.50倍、1.33倍和1.27倍。年平均工資最低的三個行業是農、林、牧、漁業35473元,住宿餐飲業35880元,水利、環境和公共設施管理業42849元,分別為江西平均水平的63.2%、63.9%和76.3%。最高與最低行業平均工資之比為2.37。雖然農、林、牧、漁業的平均工資在2016年增長了10.6%,但其35473元的水平在所有19個行業門類中仍然是最低的。其中農業的平均工資更低,只有31081元,僅為江西平均水平的55.4%。
3.部分傳統行業工資增長乏力
受產業轉型升級影響,一些傳統制造業工資增速出現下滑趨勢,其中煙草制品業、家具制造業、造紙和紙制品業、紡織業平均工資分別同比增長7.0%、4.5%、4.2%和1.0%,增幅分別較2015年回落了10.9個、7.3個、2.9個和9.7個百分點。在電子商務的持續沖擊下,傳統批發零售業的工資增幅明顯低于平均增幅,僅同比增長2.4%,增速較2015年回落7.2個百分點,其中零售業和批發業分別回落了10.4個和3.4個百分點。
4.各設區市之間差距較大
2016年僅有南昌市和鷹潭市兩個地市的年平均工資超過了江西平均水平,分別為63092元和58522元。年平均工資最高的南昌市和最低的宜春市相差14373元,最高與最低之比為1.30,與2015年的1.28相比,差距略有擴大。
1.深入實施就業優先戰略和更加積極的就業政策
大力支持先進制造業、戰略性新興產業、現代服務業和現代農業發展,創造更多就業崗位,實現就業規模的持續擴大和就業結構的進一步優化。
2.落實好最低工資制度,完善工資指導線機制,提高低工資群體的工資收入
應根據低收入家庭基本生活費用支出、居民消費價格指數、職工平均工資、經濟發展水平及企業人工成本等因素,適時調整最低工資標準。同時,從國家層面健全和完善工資指導線引導機制,使工資指導線更好地發揮指導作用。
3.加強對壟斷行業的規制,實現更充分的競爭,縮小行業間工資水平差距
進一步規范政府對壟斷行業的監管行為,加快市場化改革,逐漸縮小壟斷行業與競爭行業的利潤差距,同時提高壟斷行業資產管理的透明度,加強對部分行業工資總額和工資水平的雙重調控。
4.促進建立職工工資正常增長機制,保障職工收入水平實現合理較快增長
促進經濟增長與擴大就業聯動,結構優化與就業轉型協同,實現居民收入增長和國民經濟發展同步、勞動報酬增長與勞動生產率提高同步。
(作者單位:江西省統計局)
C812
A
10.13561/j.cnki.zggqgl.2017.09.021 ■ 編輯:云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