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 群
(湖北省宜昌市第二人民醫院婦產科,湖北 宜昌 443000)
舒適護理模式在人工流產受術者中的效果觀察
馮 群
(湖北省宜昌市第二人民醫院婦產科,湖北 宜昌 443000)
目的 對舒適護理模式在人工流產受術者中的效果進行分析。方法 將2015年6月~2016年2月人工流產受術者48例隨機分兩組。對照組給予常規護理模式,舒適模式組給予舒適護理模式。比較兩組患者手術配合度;手術時間、術中疼痛評分;護理前和護理后患者不良情緒狀態的差異。結果 舒適模式組患者手術配合度高于對照組,P<0.05;舒適模式組手術時間、術中疼痛評分優于對照組,P<0.05;護理前兩組不良情緒狀態比較無顯著差異,P>0.05;護理后舒適模式組不良情緒狀態改善幅度更大,P<0.05。結論 舒適護理模式在人工流產受術者中的效果確切,可有效增加患者配合度,縮短手術時間,減輕痛苦,減輕患者不良情緒,值得推廣。
舒適護理模式;人工流產受術者;效果
目前,隨著時代不斷發展和社會不斷進步,醫學技術不斷發展和更新,無痛人流在臨床廣泛應用,但為了提高人工流產受術者的滿意度,需制定更高的護理要求和標準。舒適護理模式是使人在生理、心理、社會、靈性上達到最愉快的狀態,或縮短、降低其不愉快的程度的一種護理方式,是一種人性化護理模式,其可通過減少對患者的不良應激,最大限度改善患者心理和生理愉悅度[1]。本研究分析了舒適護理模式在人工流產受術者中的效果,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將2015年6月~2016年2月人工流產受術者48例隨機分兩組。所有患者無手術和麻醉禁忌,均知情同意本次研究。
舒適模式組患者首次人工流產15例,再次人工流產9例;21~34歲,年齡(24.34±2.66)歲。小學文化5例,初中文化8例,高中文化6例,大學文化5例。對照組患者首次人工流產16例,再次人工流產8例;21~33歲,年齡(24.15±2.65)歲。小學文化5例,初中文化9例,高中文化6例,大學文化4例。兩組一般資料差異不顯著,P>0.05。
1.2 方法
對照組給予常規護理模式,舒適模式組給予舒適護理模式。(1)術前心理護理。多數人流術患者存在焦慮、緊張、恐懼、羞恥等情緒,在術前需根據患者心理狀態進行針對性疏導,給予其相應的心理支持,使其獲得力量和信心,理解和信任,并積極配合手術開展。(2)術前健康教育。術前根據患者文化水平對其進行避孕知識的宣傳,并說明人流對身體的危害,提高患者的安全意識和自我防護意識,降低再次人流發生率。同時,健康教育也可減輕患者心理負擔,使其提高對手術的正確認知。(3)術中舒適護理。術中指導患者采取舒適體位,并保持手術室安靜,維持室內溫濕度在合適范圍內,并做好患者保暖護理工作,以減輕不良因素對患者的應激。術中各項操作動作輕柔,預防人流綜合征的發生。(4)術后舒適護理。術后密切監測生命體征變化,保持輸液安全。同時加強對患者的飲食指導,指導其進食豐富營養、維生素食物,以加速機體康復。囑咐患者避免進行重體力勞動,臥床休養1周左右,注意局部衛生。
1.3 觀察指標
比較兩組患者手術配合度;手術時間、術中疼痛評分;護理前和護理后患者不良情緒狀態的差異。
手術配合度根據配合度評分,滿分10分,可分為完全配合(9~10)、部分配合(7~9)和不配合(小于7分)。
疼痛評分根據VAS評分,0~10分,分數越高疼痛越劇烈。
不良情緒狀態用焦慮自評量表和抑郁自評量表評價,分數高于50分則視為出現焦慮或抑郁情緒。
1.4 統計學處理方法
SPSS 20.0軟件統計,計數資料采用x2檢驗。計量資料則進行t檢驗。P<0.05說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手術配合度相比較
舒適模式組患者手術配合度高于對照組,P<0.05。其中,舒適模式組完全配合有15例,部分配合有8例,不配合有1例,配合度為95.83%;對照組完全配合有10例,部分配合有8例,不配合有6例,配合度為75.00%。見表1。

表1 兩組手術配合度比較
2.2 護理前和護理后不良情緒狀態相比較
護理前兩組不良情緒狀態比較無顯著差異,P>0.05,護理后舒適模式組不良情緒狀態改善幅度更大,P<0.05。見表2。
表2 護理前后焦慮評分、抑郁評分比較(±s)

表2 護理前后焦慮評分、抑郁評分比較(±s)
注:與護理前對比,#表示P<0.05;與常規組護理后對比,*表示P<0.05
組別 時期 焦慮評分 抑郁評分舒適模式組 護理前 54.52±1.81 56.37±1.31護理后 33.14±6.94#* 38.21±5.26#*常規組 護理前 54.23±1.42 56.13±1.46護理后 42.13±9.23# 45.57±8.15#
2.3 兩組患者手術時間、術中疼痛評分相比較
舒適模式組手術時間、術中疼痛評分優于對照組,P<0.05,其中,舒適模式組手術時間、術中疼痛評分分別為(18.39±2.77)min、(2.39±1.57)分,對照組分別為(26.62±7.21)min、(4.51±1.61)分。
無痛人流手術是全身靜脈麻醉下一種安全有效、新型人流方式,需配合良好的護理手段和技巧,以確保手術的安全性,提高患者身心舒適度[2]。
傳統護理模式多為遵醫囑進行護理操作,具有明顯的被動性和滯后性,缺乏個體性和預見性。舒適護理是一種個體化、整體化、創造性護理方式,相對于傳統護理模式來說,其更注重細節護理和人文關懷。舒適護理模式在人工流產受術者中應用可通過對患者進行術前鼓勵、心理疏導,減輕患者手術的心理負擔,獲得患者理解和信任,支持和配合。同時,舒適護理可通過調節手術室溫濕度,確保患者在良好的環境下接受手術,減輕不良環境因素對患者所造成的身心應激。舒適護理通過為患者提供舒適體位指導,可確保手術順利進行,提高患者的耐受性和配合度。除此之外,對于人工流產受術者的護理還需強化健康教育這一環節,舒適護理模式可根據患者的文化水平,對其開展人流知識宣教和避孕常識的說明,可有效降低患者術前恐懼感,且具有更為長遠的意義——即可降低再次流產率,這對于減輕對患者(尤其是未婚者)的身心傷害具有非常關鍵的意義[3]。
本研究中,對照組給予常規護理模式,舒適模式組給予舒適護理模式。結果顯示,舒適模式組患者手術配合度高于對照組,P<0.05;舒適模式組手術時間、術中疼痛評分優于對照組,P<0.05;護理前兩組不良情緒狀態比較無顯著差異,P>0.05;護理后舒適模式組不良情緒狀態改善幅度更大,P<0.05。
綜上所述,舒適護理模式在人工流產受術者中的效果確切,可有效增加患者配合度,縮短手術時間,減輕痛苦,減輕患者不良情緒,值得推廣。
[1] 謝蝶蘭,許奕如,江敏君,等.無痛人工流產術個性化舒適護理及其臨床效果[J].廣東醫學,2012,33(6):875-877.
[2] 李瑞愛,李小梅,盧偉燕,等.循證護理和舒適護理在人工流產中的應用效果比較[J].國際醫藥衛生導報,2016,22(5):615-618.
[3] 賈 莉.舒適護理模式在人工流產受術者中的應用探討[J].大家健康(下旬版),2017,11(1):207.
本文編輯:王 琦
R473.71
B
ISSN.2095-8803.2017.10.10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