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幸幸
(解放軍第四零一醫院部病房三科A區,山東 青島 266071)
人文關懷護理對糖尿病患者生活質量及滿意度的相關影響
董幸幸
(解放軍第四零一醫院部病房三科A區,山東 青島 266071)
目的 探討人文關懷護理對糖尿病患者生活質量及滿意度的相關影響。方法 隨機選取我院接收糖尿病患者94例,隨機雙盲原則平均分組。觀察組針對性給予人文關懷護理,對照組患者給予常規糖尿病護理,6個月護理后對照分析兩組患者的生活質量及護理滿意度。結果 護理后,觀察組生活質量評分顯著高于對照組,P=0.000;患者護理滿意度97.87%顯著高于對照組,P=0.007。結論 人文關懷護理可顯著提升患者的生活質量,患者對護理滿意度高,臨床護理質量得以提升。其應用效果佳,值得臨床加以推廣。
人文關懷護理;糖尿病;生活質量
人文關懷護理是一種依托于對患者尊重理念發展起來的護理模式,其講求基于對患者的人格尊重以及關懷下進行護理服務,以此提升患者的護理配合,提升臨床護理質量[1]。本次研究為探討人文關懷護理在糖尿病患者中的應用效果,現選取94例糖尿病患者分別給予常規護理及人文關懷護理對照分析,具體結果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6年1月~2016年6月接收的94例糖尿病患者。研究已上報醫院倫理委員會審批,經研究給予權限。觀察組男25例,女22例,平均年齡(56.68±2.34)歲;平均病程(9.32±3.65)年;對照組男23例,女24例,平均年齡(57.54±2.53)歲;平均病程(9.50±3.71)年。兩組患者性別、年齡、糖尿病病程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納入與排除標準
(1)符合美國糖尿病協會相關糖尿病診斷標準[2];(2)不存在溝通交流障礙;(3)患者及家屬對研究知情同意,并簽署知情同意書;(4)排除存在心血管系統疾病及肝腎功能紊亂患者;(5)排除護理依從性差者。
1.3 護理方法
對照組糖尿病患者給予常規的糖尿病護理,觀察組患者在對照組護理基礎上給予人文關懷護理,具體措施如下。
1.3.1 人文環境關懷護理
在病房內放置加濕器等設施,根據人體最適環境溫度及濕度調節空調及加濕器等,使患者處于舒適狀態。病房內放置書架,擺放最新報刊及書籍,由患者自行選看,轉移患者注意力。病房內擺放不同綠色植物及鮮花等,增加病房活力,舒暢患者心情。
1.3.2 人文健康知識宣教關懷護理
常規知識宣教同時解答患者的疑問。為強化患者對自身疾病的了解,護理人員可以定期組織住院以及院外患者進行健康知識講壇,在入院宣教基礎上深入性的講解疾病相關知識。
1.3.3 人文心理關懷護理
自患者入院起給予患者心理指導,加強與患者的溝通交流,及時了解患者心理狀態,針對性給予關懷護理。可指導患者進行積極性音樂的聆聽,組織患者進行圍棋、象棋比賽,同時可組織患者進行廣場舞舞蹈交流。通過以上方式轉移患者注意力,提升患者心理積極性。
1.3.4 人文外界支持關懷護理
護理人員應向患者家屬講解其在患者疾病治療中的重要作用。指導患者家屬在日常生活中加強對于患者的關心支持,積極面對患者疾病,以積極的態度影響患者。
1.4 觀察指標
(1)生活質量[3]:共評價患者生理功能、心理功能、社會關系以及治療等4個維度共計27條目情況,共計27~135分。量表得分與生活質量呈正相關,得分越高說明患者生活質量越好。(2)護理滿意度:采用我院自制護理滿意度調查量表評價患者護理后滿意度情況。
1.5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8.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分析,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例數(n)、百分數(%)表示,采用x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生活質量對照分析
護理前,兩組生活質量評分無顯著差異性,組間比較(P>0.05);護理后,觀察組生活質量顯著高于對照組,組間比較(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在生活質量上的對比分析(`±s,分)

表1 兩組患者在生活質量上的對比分析(`±s,分)
組別 護理前 護理后觀察組(n=47) 67.23±3.25 101.24±2.74對照組(n=47) 67.22±3.23 80.11±2.01 t 0.023 16.035 P 0.975 0.000
2.2 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對照分析
觀察組患者護理滿意度97.87%,顯著高于對照組患者,(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在護理滿意度上的對比(n,%)
糖尿病為胰島素分泌不足或作用障礙導致的以“高血糖”為主要表現的臨床代謝性疾病。是繼心腦血管疾病以及癌癥后的第三大高發性疾病。近年,我國糖尿病發病率呈現逐年上升趨勢,糖尿病眼病、糖尿病腎病、糖尿病神經病變以及糖尿病酮癥等多種并發癥狀嚴重威脅患者身體健康,臨床致殘致死率極高。給予患者有效的臨床護理措施,不斷改善患者身心壓力,是輔助藥物治療,提升臨床療效的關鍵所在。人文關懷護理秉承以人為本理念,堅持以患者的生理需求、心理需求、安全需求、愛與歸屬需求以及自尊需求等為基礎,立足于為患者提供人性化的護理。通過人文心理關懷護理,可有效提升患者臨床預后。
本次研究結果顯示,經人文關懷護理后,觀察組生活質量評分較對照組提升,患者護理滿意度97.87%較對照組提高。人文關懷護理在糖尿病患者中的應用效果居優。患者自身生活質量提升,對護理滿意度不斷提高。其在臨床中的應用具有廣闊的前景,應進一步研究推廣,以造福更多的臨床患者。
[1] 黃 珺,劉義蘭,胡莉萍,等.針對住院患者人文護理需求實施全程人文關懷護理服務模式的效果評價[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3,29(23):1-3.
[2] 謝錦桃,劉 軍,周盛鵬,等.美國糖尿病協會2009糖尿病診療指南解讀[J].中國全科醫學,2009,12(14):1255-1257.
[3] 張會敏,朱麗麗,張海洋,等.KTH整合式護理干預對社區2型糖尿病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5,(14):4010-4011.
本文編輯:蘇日力嘎
R473.5
B
ISSN.2096-2479.2017.12.1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