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婭萍,葉明娟,繆雪芬
(江陰市人民醫院,江蘇 無錫 214400)
區域消毒供應中心建設經驗分享
劉婭萍,葉明娟,繆雪芬
(江陰市人民醫院,江蘇 無錫 214400)
目的 分享區域消毒供應中心的建設方法。方法 在三級醫院消毒供應中心的基礎上建立市區域性消毒供應中心,將一、二級醫院及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可復用器械實行統一集中管理,建設過程中靈活運用了色彩管理理論、節力原則等方法。結果 順利實施區域集中管理,使基層醫院的患者使用到同質化的醫療器械,進一步保障了患者安全。結論 積極建設區域性消毒供應中心,既能實現資源共享(包括人力、場地與設備等資源),又能提高臨床醫務人員工作的效率,有效預防醫院感染。
醫院感染;消毒供應中心,區域集中管理,經驗分享
近幾年來,隨著我國臨床消毒學和護理學的進一步發展,醫務人員更加注重感染源頭的控制工作,并且,國家衛生部門也頒發了3項強制性衛生行業標準,其中包括《醫院消毒供應中心管理規范》等,使得區域性消毒供應中心的建設與發展得到了相關機構和部門的重視。相關資料顯示,區域性消毒供應中心也被人們稱之為是“超級消毒供應中心”,即:在某個區域當中,對包含在內的所有醫療機構,包括診所、醫院、保健機構與門診等,進行全部可復用醫療器械的接收-清洗-消毒-滅菌-發放的一個供應中心[1]。本院從2013年07月開始,于江陰市衛生局的領導之下,并嚴格按照相關的衛生行業標準,建立了一個標準化且符合國家規定的區域性消毒供應中心。時至今日,該供應中心已經對其所在區域中的20所醫療機構進行了可復用診療器械的統一管理,并取得較好的成果,現作出如下報道。
1.1 建筑布局
我院是一所集醫療、科研、教學、預防保健和社區衛生服務為一體的大型綜合性三級乙等醫院,設有固定床位1600張,開放床位1900張;年手術量2萬余臺次。CSSD面積1200多平米,布局、流程、設備、技術均達到了規范要求。消毒供應中心嚴格遵循相應的感染防控原則,同時按照國家衛生行業的標準進行建設。
1.2 設施配備
本供應中心的設施包括:(1)去污區。酸化水生成機,1臺;全自動清洗消毒機,5臺;超聲清洗機,2臺;高壓蒸汽清洗機,1臺;高壓氣槍,2個;高壓水槍,2個;干燥柜,1臺;各種防護用物;洗眼器。(2)檢查包裝區。環氧乙烷滅菌器,1臺;干燥柜,1臺;脈動真空壓力滅菌器,4臺;紙塑封口機,2臺;生物培養閱讀器,2臺。(3)無菌物品存放區。存放架互鎖雙通柜與無菌物品存放柜等。(4)發放廳。地架、整理箱存放架和周轉箱;運輸車,2輛。
1.3 人員配備
本供應中心共配置46名工作人員,包括:專職護士長,1名;消毒員,5名;護士,14名;物業技術工人,26名。其中,護士為本科學歷者有3名,大專學歷者有7名;物業工人初中以上文化水平;所有消毒員都經專業技術培訓后持證上崗。
2.1 運輸車輛改造
我院購置了兩輛箱式貨車并進行了改裝。清潔區配置了空調設備,保證了運送途中無菌物品的儲存條件。兩個區域改裝采用不銹鋼板做內飾,表面光滑宜于清洗消毒,并加裝了紫外線燈管,每次運送結束使用紫外線空氣消毒半小時。汽車加裝彈簧約束帶,以固定周轉箱,保證運送安全。改裝車輛交市“120”急救中心,由“120”急救中心利用人力資源優勢負責物流配送。
2.2 巴士車的功能改進
巴士運輸車的功能中用來運送無菌物品,
2.3 色彩管理理論的運用
2.3.1 采用周轉箱彩色扎帶密閉法控制風險。無菌物品周轉箱用綠色扎帶密閉,污染物品周轉箱用紅色扎帶密閉,清潔物品周轉箱用黃色扎帶密閉,運送途中無法解開,到達運送目的地后,用剪刀剪開,為一次性使用,以此來保證物品運送過程中的密閉性,根據尼龍扎帶顏色來區分物品狀態(無菌、清潔、污染),并分區放置,保證安全。
2.3.2 采用不同顏色的無紡布包裝不同線路的無菌物品,從顏色上便能分辨不同片區的物品,提高了裝載、滅菌、發放、回收的效率和正確率。
2.4 科學先進的追溯系統
在區域性消毒供應管理中合理引用“醫院消毒供應質量可追溯管理系統”。按要求建立數據中心,并對條形碼技術進行科學的使用,充分結合信息系統和消毒供應管理。將各醫療機構的收發站和數據中心進行聯網,以實現信息的共享,比如:訂單傳導;器械包狀態等。而追溯系統的合理應用,則能顯著提高區域性消毒供應中心的管理效率。
器械包合格率(見表1)及醫生滿意率明顯上升(見表2)。

表1 區域化管理模式實施前后器械包合格率[n(%)]
表2 區域化管理模式實施前后手術醫生滿意率比較(±s,分)

表2 區域化管理模式實施前后手術醫生滿意率比較(±s,分)
組別 調查問卷 手術醫生滿意度評分區域化服務前 102份 81.24±2.58區域化服務后 125份 95.85±1.86 t 15.430 P 0.000
在開展區域性消毒供應中心集中管理工作之后,我們嚴格按照國家衛生行業的標準,及時回收各醫院的診療器械等物品,并對其進行有效的清洗消毒-檢查包裝-滅菌監測-儲存發放-運輸交接,同時加強每個環節質量管理的力度,建立起一個具有規范性、嚴密性以及高效性的消毒供應流程,合理利用追溯系統跟蹤監控工作質量。研究發現,區域集中供應的臨床優勢十分顯著[5],比如:減少硬件投入;可節省物力以及人力資源;降低運行成本;能實現資源的共享;提升器械清洗消毒的質量;規范質量管理流程;提高臨床醫師的滿意度;減少對一次性醫療用品的使用;減輕患者的經濟負擔;提高醫療物品的使用率;避免污染環境;降低醫院感染發生風險。另外,為能進一步提升區域消毒供應中心工作人員的工作效率,我們還應積極向工作人員提供交流以及進修等學習的機會,以全面提升工作者的專業能力,使之發揮出更大的作用。
[1] 廖小環,等.建立區域性消毒供應中心的實踐[J].中國護理管理,2012,3(15):12-14.
[2] 汪洋,等.區域消毒供應中心一體化管理模式中成本核算自動集成方法[J].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13,19(15):1818-1820.
[3] 楊素清,等.建設區域化消毒供應中心的成本效益分析[J].衛生經濟研究,2012,3:52-53.
[4] 劉竹英,等.區域性消毒供應中心成本管理的效果評價[J].護理管理雜志,2013,13(2):117-118.
[5] 趙莉萍.江蘇省區域化消毒供應模式運行情況調研報告[J].中國護理管理,2012,12(3):5-8.
本文編輯:蘇日力嘎
R197.38
B
ISSN.2096-2479.2017.12.184.02
江陰市衛計委科研項目,編號M201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