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紅艷
(武漢大學中南醫院神經內科,湖北 武漢 430071 )
親情護理對帕金森病患者睡眠狀況的影響分析
劉紅艷
(武漢大學中南醫院神經內科,湖北 武漢 430071 )
目的 分析親情護理對帕金森病患者睡眠狀況的影響。方法 選取取我院2014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72例帕金森病患者作為實驗對象,根據雙盲法將72例患者分成兩組,其中36例應用常規護理為對照組,另外36例在常規護理基礎上增加親情護理為觀察組,對比兩組睡眠狀況和護理滿意度。結果 觀察組SAS、SDS、PSQI評分均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護理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帕金森病患者實施親情護理可以明顯緩解焦慮、抑郁等情緒,改善患者的睡眠質量,提高護理滿意度,值得推廣應用。
親情護理;帕金森;睡眠狀況;影響
帕金森病是神經系統變性疾病,患者臨床特征表現為進行性黑質多巴胺能神經元變性缺失。睡眠障礙是入睡難、難以保持正常睡眠[1]。研究發現,帕金森病患者中有65%~88%有睡眠障礙[2],應用催眠藥物也有嚴重睡眠障礙發生,使患者生活質量受到嚴重的影響。本次研究中,親情護理可以明顯改善患者的睡眠狀況,現分析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取我院2014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72例帕金森病患者作為實驗對象,所選72例研究對象均符合原發性帕金森相關診斷標準,排除了造血系統疾病及嚴重肝腎功能疾病、精神疾病、語言溝通存在障礙的患者。根據雙盲法將72例患者分成對照組和觀察組,各36例。對照組男16例,女20例;年齡55~80歲,平均年齡(65.2±5.1)歲;病程1~8年,平均病程(2.2±1.3)年;觀察組男17例,女19例;年齡56~80歲,平均年齡(64.5±5.6)歲;病程1~8年,平均病程(2.1±1.3)年;兩組基線資料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對照組實施常規護理,執行醫囑對患者進行健康教育和用藥護理等措施。觀察組在常規護理基礎上增加親情護理,具體護理措施如:①放松訓練。護理保贈 經過培訓后,以一對一的方式指導患者進行放松訓練,為患者擺放舒適體位后,指導患者進行3次深呼吸,每次呼吸時間控制在5~7 s,經統一引導下順次對肌群進行放松訓練,肌肉每次收縮時間控制在5~10 s,停止收縮后放松30~40 s后,再次進行收縮訓練。每日訓練2次,每次訓練時間控制在30 min內,訓練至患者可以自身全身放松結束。②護患溝通。護理人員和患者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7.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處理分析,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要進行主動積極的溝通,每日溝通在2次以上,每次溝通時間控制在30 min內,掌握患者需求后,盡量滿足患者的需求。同時,護理人員指導患者家屬要與患者多溝通,與患者進行深入的交流,以此使家屬更多的了解患者感受,同時,患者也可以感受到家屬的親情關懷。③日常訓練。護理人員每日要為患者讀報或播放電視新聞,使患者可以了解當日新聞與時事。同時,護理人員指導患者進行穿衣、如廁、吃飯等日常行為的訓練,協助患者各項日常生活動作,指導患者日常活動的訓練方式,對患者訓練程度進行評價。④觸摸護理。護理人員每日要觸摸患者的臉部和四肢等部位,對患者每日按摩時間控制在15 min,通過觸摸可以使患者感受到親情和醫院的關愛。對行動不便患者可以定期以輪椅推患者到室外曬太陽。為患者安排科學休息時間,使患者可以保持連續性睡眠,早晨治療和護理工作在六點后開始,防止太早治療會影響患者的正常睡眠,晚上九點后要結束查房,在患者入睡后停止治療或者護理工作。
1.3 觀察標準
觀察并記錄兩組患者心情狀態(SAS、SDS)評分情況,根據匹茲堡睡眠質量指數PSQI評價兩組患者睡眠狀況。統計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以100分為滿分,以得分高表示護理滿意度理想[3]。
2.1 對比兩組心理和睡眠狀況
觀察組SAS、SDS、PSQI評分均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對比兩組心理和睡眠狀況(±s)

表1 對比兩組心理和睡眠狀況(±s)
睡眠狀況SAS(分) SDS(分) PSQI評分(分)護理前 護理后 護理前 護理后 護理前 護理后觀察組(n=36) 55.52±2.65 35.48±3.01 53.52±3.15 35.18±2.99 11.52±2.37 7.15±1.23對照組(n=36) 55.61±2.58 51.05±3.20 53.49±3.20 50.58±2.99 11.48±2.33 10.40±1.39 t 0.1001 5.2224 0.0020 4.6036 0.0010 3.9223 P 0.7517 0.0222 0.9642 0.0319 0.9745 0.0476心理狀況組別
2.2 對比兩組護理滿意度
觀察組滿意度評分(91.5±4.2)分,對照組滿意度評分(80.7±2.2)分,觀察組護理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t=4.8800,P=0.0271)。
親情護理是以患者為中心開展的護理服務,將患者當作親人,滿足患者心理需求、生理需求,在全方面照顧患者,將人文關懷融于護理服務工作中,為患者實施基礎護理操作時滿足患者需求,為患者身體和心理康復提供有效的護理支持。親情護理可以幫助患者保持良好睡眠習慣,為患者提供溫馨舒適睡眠環境,以此使患者產生愉悅感,消除恐懼感。親情護理為患者在非睡眠時間安排治療和護理操作,限制患者白日非正常睡眠,指導患者放松訓練,對肌肉進行收縮和舒張訓練可以分散患者注意力,使患者不良心理情緒得以改善,以此放松患者的心理[4]??梢姡两鹕』颊邔嵤┯H情護理可以明顯緩解焦慮、抑郁等情緒,改善患者的睡眠質量。
[1] 宋艷麗,趙正清,李 燕,等.帕金森病睡眠障礙影響因素分析及護理對策[J].中外醫學研究,2015,13(23):95-97.
[2] 張長國.早期帕金森病患者快速動眼睡眠行為障礙的研究[J].臨床神經病學雜志,2013,26(5):369-371.
[3] 田治友.帕金森病患者睡眠障礙的臨床特征分析[J].中國醫藥導刊,2014,16(4):623-626.
[4] 郭 君.帕金森病患者睡眠障礙相關因素分析及護理[J].中國實用神經疾病雜志,2014,17(19):139-140.
本文編輯:蘇日力嘎
R471
B
ISSN.2096-2479.2017.12.3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