龐 英,薛彥濤,黎國色
(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三0三醫院,廣西 南寧 530021)
急性心梗死患者護理中優質護理的實施價值
龐 英,薛彥濤,黎國色
(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三0三醫院,廣西 南寧 530021)
目的 分析急性心梗死運用優質護理的價值。方法 選取我院2015年11月~2016年11月收治的急性心梗死患者80例作為研究對象,將其隨機分成實驗組與常規組,各40例。常規組運用一般護理方式,實驗組采用優質護理,并對比兩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和并發癥情況。結果 實驗組滿意度高于常規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實驗組并發癥發生情況低于常規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急性心梗死患者運用優質護理能夠有效降低并發癥的發生率,同時提升護理滿意度,值得運用與推廣。
急性心梗死患者;優質護理;實施;價值
在臨床資料中,急性心梗死是較為常見的心血管疾病,有發病快以及高死亡率的特點,臨床表現是胸痛及心電圖發生改變等[1],因此,患者需要盡快進入醫院接受治療,同時在治療過程中配合良好的護理方式。本文分析優質護理運用于急性心梗死護理的價值,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5年11月~2016年11月收治的急性心梗死患者80例作為研究對象,將其隨機分成實驗組與常規組,各40例。實驗組男22例,女18例,平均年齡(56.2±1.2)歲;常規組男20例,女20例,平均年齡(55.2±1.3)歲。兩組患者性別和年齡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常規組運用一般護理方式,實驗組采用優質護理,實施步驟如下:第一,做好環境護理,當患者進入醫院接受治療之后,護理人員需要做好病房環境的檢查工作,如常開窗通風、保持病房中有良好的溫度以及濕度等;第二,生活護理,首先對患者實施體位護理,當患者臥床休息時,護理人員可以給患者的背部墊一個枕頭[2],便于患者的身體能夠處于舒適的狀態,同時與患者開展有效溝通,幫助患者緩解不良情緒;其次,做好疼痛護理,護理人員要告知患者在治療期間發生疼痛的原因,并根據醫囑而適當為患者注射止痛藥物,最后做好飲食護理,護理人員告知家屬為患者準備食物時,應多食蔬菜和水果[3]。
1.3 觀察指標
我院根據患者的恢復情況而制定詳細統計記錄,并觀察患者并發癥的發病情況及護理滿意度。護理滿意度通過調查問卷的方式進行評估,分為滿意(90分以上),一般(60~89分),不滿意(60分以下),總滿意度=滿意度+一般度。
1.4 統計學方法
研究中的數據通過SPSS 18.0的軟件進行處理,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百分數(%)表示,采用x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意義。
2.1 兩組患者并發癥情況比較
實驗組實施優質護理后,患者出現心律失常4例(10.00%),心源性休克3例(7.50%),胸痛3例(7.50%),并發癥發生率為25.00%;常規組出現心律失常6例(15.00%),心源性休克7例(17.50%),胸痛4例(10.00%),并發癥發生率為42.50%。實驗組并發癥發生率低于常規組(P<0.05)。
2.2 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
實驗組護理滿意度為92.50%,常規組為87.50%,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比較[n(%)]
患者發生急性心梗死的問題主要是由于冠狀動脈出現供血迅速減少的情況,從而使得患者的心肌發生長期的缺血,從而誘發心肌壞死的情況。通過臨床資料可知,急性心梗死的患者十分容易導致心力衰竭以及休克的問題[4],從而威脅著患者的生命。因此,患者需要及時入院接受治療,并配合良好的護理方式。其中優質護理能夠保證患者的療效,同時減少患者發生并發癥。
在本研究中,實驗組采用優質護理,并發癥發生率為25.00%,常規組并發癥發生率為42.50%,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此外,實驗組護理滿意度為92.50%,優于常規組的87.50%,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綜上,急性心梗死患者運優質護理能夠有效降低并發癥發生率,同時提升護理滿意度,值得運用與推廣。
[1] 任玉嬌.全程精細化優質護理模式應用于急性廣泛前壁心肌梗死患者行IABP術后護理的體會[J].實用臨床醫藥雜志,2014,18(04):65-67.
[2] 楊詠梅.優質護理在老年急性閉塞性腦梗死行介入溶栓術患者中的應用[J].實用臨床醫藥雜志,2015,19(z1):209-210.
[3] 李曉虹.優質護理在老年急性閉塞性腦梗死行介入溶栓術中的應用[J].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16,9(17):98-99.
[4] 李 慧.介入溶栓術治療老年急性閉塞性腦梗死的護理對策探討[J].醫療裝備,2016,29(04):185-186.
本文編輯:張 鈺
R473.5
B
ISSN.2096-2479.2017.12.3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