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艷
(新泰市人民醫院感染科,山東 泰安 271200)
綜合護理干預對慢性肝病患者的治療效果及生存質量的影響分析
王 艷
(新泰市人民醫院感染科,山東 泰安 271200)
目的 探究綜合護理干預對慢性肝病患者的治療效果及生存質量的影響。方法 選擇2014年9月~2016年9月我院收治的72例慢性肝病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給予綜合護理干預,對照組給予常規護理干預,并對比兩組的護理效果。結果 干預后,觀察組SDS評分為(27.3±5.7)分,SAS評分為(25.8±5.2)分均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干預后,觀察組環境領域評分為(14.8±2.1)分,社會生活關系評分為(13.8±2.3)分,生理功能評分為(14.9±2.4)分,心理功能評分為(14.0±2.3)分均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結論 給予慢性肝病患者綜合護理干預,可有效提高患者生活質量,改善患者心理狀態,增強治療預后效果,效果顯著,值得臨床推廣采用。
綜合護理干預;慢性肝病;生存質量;睡眠狀態
慢性肝病是指基于現代解剖形態學,發生在肝臟器官中的慢性疾病,其包括慢性乙肝、慢性丙肝、酒精性肝病以及藥物性肝病等[1]。由于慢性肝病患者體中內毒素增加,激素水平變化,心理、生理的變化,嚴重影響患者肝功能恢復與預后效果,進而制約了患者生存質量的改善[2]。本研究中給予36例慢性肝病患者綜合護理干預,有效改善患者生存質量,提高預后效果。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4年9月~2016年9月我院收治的72例慢性肝病患者,男42例,女30例,年齡24~66歲,平均年齡(47.6±6.3)歲。全部患者生活均可自理,病情穩定,無其他系統疾病及嚴重并發癥,語言表達能力良好。將其隨機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各36例。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對照組給予健康宣教、口頭飲食用藥指導等常規護理干預;觀察組給予綜合護理干預,具體措施為:(1)環境干預:保障干凈、安靜、整潔的病房環境,保持適宜的濕度、溫度。定時開窗通風,以提供舒適的病房環境。(2)飲食干預:養成科學均衡的飲食習慣,多食用富含維生素、蛋白質類食物,避免食用氣脹食物,少吃多餐,在睡前2 h需禁止飲食,控制飲水量。(3)用藥干預:告知患者利尿劑的起效時間,并指導其如何靈活掌握用藥時間,以防在夜間頻繁起夜排尿,早晨應是最佳服藥時間。(4)皮膚衛生護理:睡前患者可采用薰衣草溫水擦拭全身,每個部位可擦拭5 min使皮膚的存在灼熱感即可,與此同時可對足底、腳趾按摩。皮膚瘙癢患者可在擦拭后涂抹止癢劑。(5)心理干預:護理人員應常與患者進行溝通,糾正其對睡眠的錯誤認知,消除患者抑郁、焦慮等負面情緒,根據患者性格、病情、家庭的不同針對性給予心理指導。
1.3 效果評定指標
心理狀態評定:采用SDS、SAS進行綜合評定;生活質量評定:采用WHOQOL-BREF進行評定,其中四維度包括:環境領域、社會生活關系、心理功能、生理功能,分數越高則生活質量改善程度越高。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7.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干預前后心理狀態評分對比
干預前,兩組心理狀態評分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觀察組SDS評分為(27.3±5.7)分,SAS評分為(25.8±5.2)分均顯著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干預前后心理狀態評分對比(±s,分)

表1 兩組患者干預前后心理狀態評分對比(±s,分)
組別 n SDS SAS干預前 干預后 干預前 干預后觀察組 36 50.9±7.3 27.3±5.7 52.4±7.6 25.8±5.2對照組 36 51.2±7.9 35.8±6.7 52.9±7.7 33.6±6.8 t 0.583 7.881 0.420 8.209 P 0.492 0.004 0.621 0.000
2.2 兩組生存質量評分對比
干預后,觀察組環境領域評分為(14.8±2.1)分,社會生活關系評分為(13.8±2.3)分,生理功能評分為(14.9±2.4)分,心理功能評分為(14.0±2.3)分均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生存質量評分對比(±s,分)

表2 兩組患者生存質量評分對比(±s,分)
組別 n 環境領域 社會生活關系 生理功能 心理功能觀察組 36 14.8±2.1 13.8±2.3 14.9±2.4 14.0±2.3對照組 36 12.3±2.0 11.4±2.1 11.5±2.0 10.4±2.1 t 7.632 6.492 9.032 7.102 P 0.008 0.019 0.000 0.012
在臨床上慢性肝病屬于多發性疾病,其具有病程較長、癥狀復雜、易于反復發作等特點,目前臨床缺乏殺滅慢性肝病病毒的特效藥物,對患者生命健康產生嚴重影響。相關研究表明,由于慢性肝病患者需長期服藥,住院治療,會使患者出現焦慮、抑郁等不良情緒,給臨床治療帶來諸多困難,因此疾病治療期間給予護理干預非常必要[3]。綜合護理干預屬于新型護理模式,其能夠通過采取相應護理措施,與患者間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改善護理質量[4]。除此之外,綜合護理干預的實施還可提高護理人員的素養,使其能夠更加積極主動投入到臨床工作中,效果顯著[5]。
本研究中,觀察組采用綜合護理干預,其主要從環境干預、飲食干預、用藥干預、皮膚衛生護理以及心理干預等方面展開護理工作,充分緩解患者不良情緒,規范患者飲食與用藥等,結果顯示,干預后觀察組SDS、SAS評分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干預后,觀察組環境領域、社會生活關系、生理功能、心理功能評分均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表明綜合護理干預能夠有效緩解不良情緒,改善生存質量。
綜上所述,給予慢性肝病患者綜合護理干預,可有效提高患者生活質量,改善患者心理狀態,增強治療預后效果,效果顯著,值得臨床推廣采用。
[1] 尚麗丹,林惠明,李 寧,等.自制止癢劑在肝病患者皮膚瘙癢中的臨床應用[J].實用臨床醫藥雜志,2013,17(18):101-102.
[2] 劉長云,周建光,呂 礁,等.輕微型肝性腦病患者主觀睡眠質量與心理因素的關系[J].中華消化雜志,2013,33(4):277-279.
[3] 王湘平.分析慢性肝病病人的心理狀況及護理措施[J].中國保健營養(下旬刊),2012,22(12):5308.
[4] 王其芳,錢 淼.循證護理在慢性肝病患者中的應用[J].實用臨床醫藥雜志,2011,15(22):85-86.
[5] 張 琳.健康教育對慢性肝病患者心理健康狀況的影響[J].吉林醫學,2011,32(6):1218.
本文編輯:張 鈺
R473.5
B
ISSN.2096-2479.2017.12.5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