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 妮,曾 艷*
(江蘇省蘇北人民醫院,江蘇 揚州 225000)
腹腔鏡聯合膽道鏡行膽總管切開取石一期縫合術的圍手術期護理體會
湯 妮,曾 艷*
(江蘇省蘇北人民醫院,江蘇 揚州 225000)
目的 探究膽總管結石患者通過腹腔鏡聯合膽道鏡行膽總管切開取石一期縫合術治療并加強圍手術期護理干預后所存在的應用價值。方法 選取2016年3月~2017年2月我院收治的膽總管結石患者30例,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15例。兩組均運用腹腔鏡聯合膽道鏡行膽總管切開取石一期縫合術治療,并分別給予對照組和觀察組常規護理和圍手術期護理。從護理滿意度方面入手,針對相關內容進行分析。結果 對照組滿意度(80%)低于觀察組(100%),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膽總管結石患者通過腹腔鏡聯合膽道鏡行膽總管切開取石一期縫合術治療并加強圍手術期護理干預后,使得護理滿意度明顯增高,存在推廣價值。
腹腔鏡;膽道鏡;膽總管切開取石一期縫合術;圍手術期護理
近年來,由于各種不良因素的影響,各類腹部疾病的發生率逐年增高,手術方式是臨床用于腹部疾病常見治療方法[1],其中腹腔鏡技術已廣泛應用于臨床,為促進患者術后快速恢復,必須加強對手術過程的有效護理。本文通過探究膽總管結石患者通過腹腔鏡聯合膽道鏡行膽總管切開取石一期縫合術治療并加強圍手術期護理干預后所存在的應用價值,選取2016年3月~2017年2月我院收治的膽總管結石患者30例,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6年3月~2017年2月我院收治的膽總管結石患者30例,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15例。觀察組男8例,女7例,年齡25~75歲,平均年齡(50±2.1)歲;對照組男10例,女5例,年齡30~70歲,平均年齡(50±1.5)歲。兩組基本資料(年齡、性別等方面),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臨床診斷標準
(1)術前經B超、MRCP、CT等檢查明確診斷為膽總管結石或合并膽囊結石,膽總管直徑>8 mm,肝內膽管結石;證實膽總管下段和十二指腸乳頭無明顯狹窄和水腫,Oddio括約肌開口通暢,功能良好;無胰腺病變、重癥膽管炎、膽道手術及其他腹部手術史;膽管內結石直徑<2.0 cm,結石數量較少;膽道鏡探查未發現膽總管腫瘤。符合條件者兩組均進行腹腔鏡聯合膽道鏡行膽總管切開取石一期縫合術治療;(2)征得所有患者同意。
1.3 方法
1.3.1 治療方法
兩組均進行腹腔鏡聯合膽道鏡行膽總管切開取石一期縫合術治療,方法為:對患者實施全身麻醉,對腹部皮膚進行消毒處理后將氣腹建立。將十二指腸上段膽總管分離出來,將顯露的膽總管用尖刀切開,1.5 cm為切口長度,將結石用網籃撈取,為明確殘余結石和狹窄情況,運用膽道鏡進行探查,縫合時選擇4-0可吸收線進行操作。為確保無膽道出血和膽汁瘺的情況,可通過腹腔鏡進行探查,確認無誤后,留置引流管,并將腹腔關閉。
1.3.2 護理方法
給予對照組常規基礎護理,包括:密切觀察患者生命體征變化、遵醫囑給予常規治療等。在此基礎上,觀察組實施圍手術期護理,包括以下方面。
1.3.2.1 術前護理。為確保患者能夠耐受手術,術前做B超、MRCP、CT等檢查以明確結石大小、數量及部位;清潔臍部皮膚,為促進腸道清潔,可口服復方聚乙電解質散;開放靜脈通道,給予抗炎解痙等治療。
1.3.2.2 術中護理。協助患者躺上手術臺,并選擇合適體位;對手術所用的器械進行全面檢查,對患者進行皮膚消毒后鋪好手術巾,協助醫師完成各項基本操作,調節好室內光源、儀器光源,確保手術順利進行。
1.3.2.3 術后護理
1.3.2.3.1 飲食及活動護理。術后患者若無腹痛,腹脹,術后一日可進食少量無脂流質、半流質,再逐步過渡到低脂和正常飲食;如病情穩定可指導其早期下床活動。
1.3.2.3.2 引流管護理。術后一般留有腹腔引流管及導尿管,保持引流管引流通暢,妥善固定;嚴密觀察并記錄引流液的性狀、量和顏色,若術后引流管引出膽汁樣液體,應立即匯報醫生,此時應加強觀察引流液及腹部體征的情況,并指導患者臥床休息,避免劇烈活動,防止出血及膽瘺的發生;注意觀察引流管有無折疊、扭曲的現象,防止出現引流不暢情況;術后盡快拔除尿管。
1.3.2.3.3 用藥護理。術后遵醫囑予補液抗炎、解痙抑酸、營養支持等治療,予生理鹽水50 mL+生長抑素6 mg和生理鹽水50 mL+654-2注射液20 mg均持續24 h靜脈泵入,一般3~5天根據患者情況停藥。
1.4 觀察項目
比較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情況。
1.5 統計學方法
選擇SPSS 16.0統計系統軟件對數據進行分析,計數資料以例數(n)、百分數(%)表示,采用x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對照組護理滿意度(80%)比觀察組(100%)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膽囊結石合并膽總管結石是肝膽外科的常見病多發病,其治療的經典術式為開腹膽囊切除膽管探查、T管引流術。該方法患者住院時間長、較長時間放置“T”經常導致消化液丟失、局部感染、疼痛等不適。腹腔鏡和膽道鏡聯合應用的出現為治療帶來了福音,膽道鏡指導下行膽總管一期縫合可避免攜帶“T”管所帶來的不便,提高患者生活質量,由于手術過程中護理不當,也易導致患者術后出現一系列的并發癥,因此為降低不良反應發生率,促進患者術后快速恢復,必須加強對患者手術過程的有效護理。

表1 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對比[n(%)]
圍手術期護理是臨床護理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從術前、術中、術后三個方面對患者實施有效護理。在護理過程中,始終堅持“以患者為中心”的護理理念,依據患者病情狀況,制定切實可行的護理計劃,有利于手術的順利進行,降低術后不良反應發生率[2-4]。
本文通過探究膽總管結石患者通過腹腔鏡聯合膽道鏡行膽總管切開取石一期縫合術治療并加強圍手術期護理干預后所存在的應用價值,臨床數據結果顯示,對照組滿意度(80%)明顯比觀察組滿意度(100%)低。綜上所述,膽總管結石患者通過腹腔鏡聯合膽道鏡行膽總管切開取石一期縫合術治療并加強圍手術期護理干預后,使護理滿意度明顯增高,存在顯著推廣價值。
[1] 李彥麗.淺談腹腔鏡膽總管切開膽道鏡取石術的圍手術期護理[J].醫學信息(中旬刊),2011,24(5):2137-2138.
[2] 叢 丹,馬淑賢,李 欣,等.腹腔鏡經膽囊管切開膽總管取石膽道一期縫合術的圍手術期護理[J].中華腔鏡外科雜志(電子版),2011,04(4):312-313.
[3] 楊翠云.腹腔鏡聯合纖維膽道鏡膽總管切開取石的護理配合[J].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2011,20(1):112-113.
[4] 王春敏,宋春蘭,張 春.腹腔鏡聯合膽道鏡行膽總管切開取石術的護理18例[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06,22(15):32.
本文編輯:張 鈺
R473.6
B
ISSN.2096-2479.2017.12.96.02
曾艷,主管護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