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 玲,董紅梅,任愛玲,李海花,孫小燕
(安徽省馬鞍山市婦幼保健院,安徽 馬鞍山 243000)
新生兒留置胃管固定方法的改進在防止皮膚損傷中的應用
陶 玲,董紅梅,任愛玲,李海花,孫小燕
(安徽省馬鞍山市婦幼保健院,安徽 馬鞍山 243000)
目的 探討新生兒持續留置胃管時固定方法改進在防止新生兒皮膚損傷中的應用。方法 選取2015年3~7月我院新生兒科收治的應用胃腸減壓的患兒48例為研究對象,將其分為試驗組與對照組,各24例。試驗組在持續留置胃管期間,在進行3M彈性膠帶固定的同時,在胃管固定周圍皮膚處覆蓋親水性敷貼保護,如出現敷貼脫落或者無黏性應隨時更換,對照組只進行3M彈性膠帶的固定。結果 試驗組胃管固定處皮膚損傷發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對持續留置胃管的新生兒胃管固定處皮膚使用3M彈性膠帶固定同時增加親水性敷貼保護是一種有效預防胃管固定處皮膚損傷的方法。
新生兒;胃管固定;皮膚損傷;親水性敷料
新生兒胃管留置術臨床上多用于吸吮吞咽力低下的早產兒、不能進食及不適宜進食的患兒,通過鼻飼供給足夠的熱量;以及當新生兒發生壞死性小腸結腸炎、腸梗阻時用于胃腸減壓的治療。留置胃管固定的方法一直是護理界不斷探討的問題之一,留置胃管是一項侵入性護理操作,由于新生兒的耐受力差,固定方法的不正確,會給患兒帶來嚴重不適感,意識清醒的患兒會抓撓胃管,在牽拉和摩擦的過程中容易發生皮膚損傷,同時新生兒皮膚角質層薄、黏膜較柔嫩、防御力有利于細菌的進入[1]。為了使疾病治療順利的進行,同時避免留置胃管固定處皮膚的損傷和疼痛。對部分留置胃管的患兒采用3M彈性膠帶固定并在胃管固定周圍皮膚處覆蓋親水性敷貼保護,使皮膚損傷的發生明顯減低,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5年3~7月我院新生兒科收治的應用胃腸減壓的患兒48例為研究對象,按首日胃腸減壓日期單雙號分為試驗組和對照組,各24例。試驗組男11例,女13例;胎齡(34.3±2.1)周;出生體重(2225±385)g;插入長度(22.27±1.45)cm,對照組男14例,女10例;胎齡(33.7±3.8)周;出生體重(2289±263)g;插入長度(22.27±1.45)cm。兩組性別、胎齡、出生體重、插入長度等方面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胃管統一選擇一次性使用的硅橡膠胃管
1.2.1 觀察組采用3M彈性膠帶固定胃管增加3M親水性敷貼保護。取長度4 cm、寬2.5 cm大小的3M彈性膠帶,剪成上寬1 cm,下寬1 cm中間1 cm×0.5 cm的“工”字型;剪取長5 cm、寬1.5 cm的3M親水性敷貼。將3M親水性敷貼撕去保護膜,減少手與敷貼的接觸,用滾壓的方式貼在上唇上皮膚處,按壓好敷貼的邊緣,然后將剪好的3M彈性膠帶撕去保護膜,上1 cm貼于上唇上皮膚,下1 cm緊貼插入刻度處交叉纏繞2~3圈,如親水性敷貼發白、卷邊,口腔分泌物污染彈性膠帶,影響固定效果時,及時更換重新固定。
1.2.2 對照組同觀察組3M彈性膠帶固定胃管的方式固定,膠帶潮濕及時更換膠帶重新固定,防止胃管滑脫。
1.3 觀察記錄
兩組留置胃管的患兒暖箱上放置護理記錄單,記錄內容包括胃管固定處局部皮膚受損情況、重新更換膠帶次數、新生兒的疼痛評分情況、非計劃性拔管次數。局部皮膚發紅、破皮、出血即為皮膚損傷,采用新生兒疼痛評估量表進行新生兒疼痛評分[2],包括覺醒狀態、面部表情、呼吸形態、手臂、腿等方面。記錄者如實記錄并簽名。
1.4 統計學方法
所有數據應用SPSS 17.0統計學軟件進行處理,計數資料采用Fisher確切概率法,計量資料采用兩個獨立樣本t檢驗,以P<0.0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兩組留置胃管的患兒皮膚有無受損、重新更換膠帶次數、撕拉膠帶時新生兒的疼痛評分結果、非計劃性拔管發生率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種留置胃管固定方法的觀察指標比較
3.1 減少胃管固定處皮膚的損傷的發生
本次研究顯示,觀察組皮膚損傷發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親水性敷貼作為一種人工皮膚屏障,有低敏、透氣、柔軟、親水性的特點,能十分有效的緩解留置胃管時膠帶固定引起的刺激,減少局部皮膚損傷的發生。留置胃管時在固定部位使用親水性敷貼保護可有效降低胃管固定處皮膚損傷的發生,避免膠布直接固定于新生兒皮膚,減少膠帶對皮膚的牽拉[3]。
3.2 減少非計劃性拔管和護士工作量
留置胃管是新生兒科常用的治療手段,有文獻指出發生非計劃拔除的管道中,胃管居首位。臨床上發生非計劃性拔管不但給置管的新生兒帶來痛苦,增加了感染的機會,同時也增加了護士的工作負擔。加強對導管的妥善固定可降低非計劃性拔管的發生,促進患兒病情的康復,減少護士工作量。本次研究顯示使用3M彈性膠帶固定的同時,在胃管固定周圍皮膚處覆蓋親水性敷貼保護皮膚,能減輕患兒的疼痛和不適感,避免患兒躁動拔管減少非計劃性拔管的發生。
3.3 減輕患兒的不舒適感
留置胃管期間常因膠帶的滑脫,需更換胃管固定膠帶,膠帶撕拉過程中易造成局部皮膚發紅、破損、出血等引起疼痛,反復疼痛的刺激,對新生兒近期和遠期的都可造成不良影響。本次研究發現,更換膠帶時,對照組對疼痛的感受程度明顯高于觀察組,對照組疼痛評分為(5.27±0.45)分,觀察組疼痛評分為(4.53±0.36)分,使用親水性敷貼直接與皮膚接觸,避免膠帶直接接觸皮膚,減輕撕拉膠帶時給患兒帶來的疼痛。
使用3M彈性膠帶固定胃管的同時,在胃管固定周圍皮膚處覆蓋親水性敷貼保護了皮膚的完整性,使患兒舒適、安全,減輕患兒的痛苦,降低了非計劃性拔管率,減少感染機會和護理缺陷的發生,避免醫患糾紛,此方法具有較強的可操作性與實用性,值得推廣應用。
[1] 薛辛東,杜立中.兒科學[M].第5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9:13O.
[2] 劉紅霞,郜玉珍.國外新生兒疼痛評估常用工具研究進展[J].護理研究,2007,21(1):13-16.
[3] 劉富箐,顧 鶯.危重新生兒醫源性皮膚損傷的護理進展[J].上海護理雜志,2011,11(1):67-69.
本文編輯:張 鈺
R472
B
ISSN.2096-2479.2017.12.14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