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艷
(張家港市第一人民醫院,江蘇 蘇州 215600)
針對性心理干預對行運動康復治療的老年冠心病心衰患者負性情緒及心功能的影響分析
黃金艷
(張家港市第一人民醫院,江蘇 蘇州 215600)
目的 研究對行運動康復治療的老年冠心病心衰患者負性情緒使用心理護理的效果。方法 選擇我院2016年1月~2016年8月收治的老年冠心病心衰患者100例,按照患者的入院順序將其分為對照組和實驗組,對照組接受常規護理,實驗組在常規護理的基礎上加入心理護理,將兩組患者的焦慮和抑郁自評量表評分、護理滿意評分進行記錄,并將結果進行對比。結果 實驗組患者的焦慮評分以及抑郁評分均低于對照組,實驗組的心功能評分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均<0.05)。結論 在老年冠心病心衰患者負性情緒中的護理過程中,采用心理護理服務能夠顯著改善患者的負性情緒,縮短住院治療時間,減輕患者負擔,并降低疾病的并發率,使患者更加受益,值得推廣應用。
針對性護理;心理干預;冠心病心衰;負性情緒
冠心病是現代一種常見的動脈疾病[1]。近年來,由于現代人的不健康生活方式,導致高血壓的發病率日益升高,并有年輕化的趨勢[2]。因此在冠心病患者接受治療后,采用正確的護理手段對其進行護理,能夠有效提高患者的生存質量。本次研究中對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采用心理護理干預作為護理方式,取得了一定成果,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擇我院2016年1月~2016年8月收治的老年冠心病心衰患者100例為研究對象,按照患者的入院順序將其分為對照組和實驗組。所有患者均有典型的冠心病發病癥狀,并均為多次發病,實驗組年齡52~74歲,平均年齡(61±4.4)歲,男31例,女19例;對照組年齡51~73歲,平均年齡(65±7.7)歲,男性26例,女24例。兩組患者基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對照組選擇常規護理方法,在患者入院以后給予相應的護理措施。
實驗組患者則采用針對性心理護理配合患者的運動康復治療進行護理,具體方式如下。
在保證患者安全的前提下,護理人員可以對患者進行神智以及生命體征檢測,如果檢測結果無異常,護理人員可以在開展護理工作時輔助患者進行握手、伸臂、抬腿等動作,進行床上被動訓練,在訓練中加入按摩、熱敷等輔助療法;在病床療養時,護理人員在訓練過程中要指導患者保持正常的姿勢,從而促進神經功能的康復。
同時,通過各種心理療法在精神上對患者進行不同程度與形式的心理支持。護理人員通過所學習的科學心理療法給予患者心理護理,從而有效的消除患者負面的情緒,并確保患者可以積極的接受治療。轉變以往單純的語言安慰,在實際行動中通過嫻熟精湛的護理技術給予患者可信賴感。同時結合適宜的語言安慰,增強護患與醫患之間的溝通,確保患者可以積極主動的接受治療。耐心的為患者介紹相關的疾病知識,促使患者了解自身疾病通過合理治療以后能完全恢復正常,且保持良好的心理狀態,從而確保患者可以積極的配合治療。患者家屬由于缺乏對于疾病知識的了解,而表現出的過分擔憂與焦慮等負面情緒往往會導致患者心理負擔加重,從而影響病情恢復。因此,護理人員應該耐心的向患者家屬介紹實際病情,說明配合臨床治療的關鍵性,盡量穩定患者情緒,確保患者及其家屬可以通過樂觀的情緒影響患者,對于臨床救治工作的順利進行具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1.3 評價指標
統計對照組的焦慮和抑郁自評量表評分以及心功能評分,并與實驗組的相關數據進行對比。SAS與SDS評分量表采用同一標準,患者得分≤50則為無焦慮狀況,而患者得分為50~69分則為中度焦慮,患者得分≥70分則為重度焦慮。
1.4 統計學分析
采用SPSS 18.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分析,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百分數(%)表示,采用x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實驗組患者的焦慮評分以及抑郁評分均低于對照組,實驗組的心功能評分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均<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的心理狀態以及心功能評分比較(±s)

表1 兩組患者的心理狀態以及心功能評分比較(±s)
組別 焦慮自評量表評分 抑郁自評量表評分 心功能評分對照組(n=50) 63.8±5.9 68.8±6.9 72.8±4.7實驗組(n=50) 48.2±6.1 47.7±6.2 94.6±5.1
隨著臨床護理學的不斷發展,人們也逐漸的意識到心理護理對于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具有的關鍵意義[3]。由于冠心病患者有可能面臨著巨大傷殘或者生命威脅,導致身體一直處在高度應激狀態,且遭受著較大的心理創傷[4]。心理護理應用在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中可明顯改善患者負面心理情緒,減輕患者心理壓力,樹立戰勝疾病的自信心,提高免疫力[5]。相關研究證實,針對性心理護理應用在冠心病患者中具有著顯著的臨床效果,可以有效提升患者搶救成功率及臨床心功能評分,減輕患者焦慮癥狀,有助于患者盡早恢復健康。
本次研究中選擇我院中100例冠心病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其研究結果顯示,實驗組患者的焦慮評分以及抑郁評分均低于對照組,實驗組的心功能評分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均<0.05)。說明在冠心病心絞痛的護理過程中,個性化優質護理服務能夠顯著改善患者的負性情緒,縮短住院治療時間,減輕患者負擔,并降低疾病的并發率,使患者更加受益,值得推廣應用。
[1] 左玉姣,劉廠輝,王春蘭,等.針對性心理干預對行運動康復治療的老年冠心病心衰患者負性情緒及心功能的影響[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6,36(15):3684-3685.
[2] 程貴霞,馬新榮,吳海燕等.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焦慮抑郁的危險因素分析[J].安徽醫學,2012,33(6):690-692.
[3] 俞子恒,潘紅芬.心理干預在圍生期心肌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中的應用[J].中國鄉村醫藥,2016,23(6):79-80.
[4] 孫秀梅.老年慢性心衰患者睡眠障礙原因分析及護理干預[J].中西醫結合心血管病電子雜志,2015,(7):186-187.
[5] 李中清,潘發明.充血性心力衰竭住院患者抑郁狀態分析及心理干預效果評價[J].中華疾病控制雜志,2012,16(6):502-505.
本文編輯:蘇日力嘎
R541.4
B
ISSN.2096-2479.2017.24.2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