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 麗
(揚州市生態科技新城杭集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江蘇 揚州 225000)
中醫護理對社區糖尿病患者干預的效果探究
沈 麗
(揚州市生態科技新城杭集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江蘇 揚州 225000)
中醫護理;社區糖尿病;效果
糖尿病屬于治療復雜并且較易復發的一種內分泌代謝紊亂疾病,往往因為患有此種疾病后,患者的生活質量表現出極為顯著的下降。采用有效方法將患者的生活方式以及行為方式加以轉變,最終可以將患者的血糖水平顯著降低,將患者的體質有效增強[1]。對于社區糖尿病患者,給予中醫護理干預,可以獲得確切的血糖護理干預效果,顯著提高社區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質量。為了探討采用中醫護理的方法對社區糖尿病患者加以干預后獲得的效果,本文主要將我中心通過健康體檢新確診的社區糖尿病患者作為本次實驗觀察對象,采用中醫護理對觀察組社區糖尿病患者加以干預后,患者的空腹血糖以及糖化血紅蛋白獲得極為顯著的改善,具體分析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擇我社區2014年07月~2015年07月通過健康體檢新確診的糖尿病患者107例作為本次實驗對比觀察對象;觀察組51例以及對照組56例社區患者的分組依據為不同的糖尿病護理方法;觀察組中醫護理+常規護理;對照組常規護理;觀察組男26例,女25例;年齡51~72歲,對照組男29例,女27例;年齡52~70歲,將出現明顯并發癥、合并表現出糖尿病酮癥酸中毒的患者進行排除;將表現出嚴重腎臟、心臟以及肝臟功能不全的患者進行排除;將合并表現出重度感染性疾病的患者進行排除;觀察兩組患者的基礎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時間為3~6個月。
1.2 方法
對于對照組社區糖尿病患者,按照常規選擇降糖藥物進行口服治療,在固定時間需要進行糖尿病疾病復查,對糖尿病患者的飲食需要進行有效控制。對于觀察組社區糖尿病患者,給予中醫護理干預:①有效完成健康檔案的創建:針對社區糖尿病患者,有效完成健康檔案的創建,主要涉及到患者的疾病情況以及患者的疾病合并癥等。針對患者的血糖緩解情況等進行認真了解,對患者當前的心理情況進行了解,對于存在的系列問題護理人員采用有效方法進行調整[2]。②對患者展開情志護理干預:中醫認為情志失調是糖尿病病因之一,如果表現出情緒波動的情況后,血糖水平也會表現出一定程度的影響,對此需要保證患者自身情緒保持平靜。針對患者選擇情志轉移法進行干預。對于表現出氣血旺盛的患者,需要避免出現相關刺激的情況,有效避免患者表現出情志失調的情況。囑托家屬為其營造溫馨舒適的生活環境,使患者精神舒暢。此外要求患者參加文體娛樂活動,例如聽音樂以及參加繪畫等,將患者針對疾病的注意力顯著轉移。針對組織的相關社交活動要求患者需要積極參加,發揮顯著的疏解情志的效果,將患者的社會歸屬感顯著提高[3]。③對患者給予運動調節干預:指導教會患者做糖尿病預防保健操,針對糖尿病患者的疾病情況進行認真了解,制定合理正確的運動時間、方式、強度,在進行運動的過程中,避免出現過于激烈的情況,特別是老年患者可以先進行慢走,同時加強運動過程中的監測[4]。④對患者給予飲食調節干預:對糖尿病患者的體質量進行準確測量,在飲食方面需要做到均衡飲食,確保食物攝入種類的多樣化。通過中醫辨證,明確患者證型,制定相適應的食療藥膳方。如糖尿病患者諸多屬于陰虛燥熱證,在飲食方面禁止進食油膩實物,避免出現助濕生熱的功效,禁止進食燒烤類實物以及進食辛辣實物,禁止表現出助熱傷陰的情況,可以進食山藥粥以及玉米須粥,配合中藥茶飲,如烏梅生津茶、石斛芩葉茶。對于表現出熱癥嚴重的患者,可以進食綠豆湯以及苦菜等食物[5]。⑤選擇其他方法進行干預:指導患者采用中醫適宜技術保健法,如要求對患者采取足浴以及敲打經穴等系列方法對患者進行干預,對患者的相關穴位進行敲打,主要包括患者的合谷穴、涌泉穴、足三里穴等,2次/d。選擇合理劑量的紅花以及艾葉進行干預,選擇沸水沖泡的方法,觀察患者的水溫表現出一定程度的降低之后,對患者進行泡足干預,要求在晚間睡眠前20 min進行泡足,在固定時間對患者實施家庭、門診或電話隨訪,對患者的生活習慣進行了解,對患者的疾病情況進行認真觀察,進行必要的指導,將其他影響身心健康的不良習慣進行有效糾正[6]。通過對比兩組糖尿病患者的護理療效以及血糖變化,以突出中醫護理的干預價值。
1.3 判斷標準[7]
顯效:糖尿病患者的疾病癥狀表現為基本消失,患者的FBG水平不大于7.2 mmol/,患者的P2BG水平不大于8.3 mmol/L,或者同干預前比較,患者的血糖水平下降的程度超過30%;有效:糖尿病患者的疾病癥狀表現為一定程度的好轉,患者的FBG水平在7.3~8.3 mmol/L之間;患者的P2BG水平在8.4~10.0 mmol/L之間。無效:糖尿病患者的臨床癥狀未表現為任何的程度的改善,患者血糖下降程度不滿足上述系列標準,甚至表現出疾病嚴重的情況。
1.4 統計學方法
臨床選擇統計學軟件SPSS 17.0對數據進行分析,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百分數(%)表示,采用x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血糖水平對比
在血糖變化方面,觀察組同對照組患者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兩組患者療效對比
在護理療效方面,兩組患者之間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1 兩組患者血糖水平對比(±s,mmol/L)

表1 兩組患者血糖水平對比(±s,mmol/L)
組別 n 空腹血糖水平 餐后2 h血糖水平 糖化血紅蛋白水平干預前 干預后 干預前 干預后 干預前 干預后觀察組 51 8.63±1.22 6.59±1.25 13.46±1.29 9.22±1.25 7.83±0.89 6.65±0.72對照組 56 8.69±1.39 7.29±1.49 13.89±1.26 10.87±1.99 7.79±0.95 6.97±1.07

表2 兩組患者療效對比(n,%)
著降低,將糖尿病患者的護理總有效率顯著提高,最終顯著提高社區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質量。
綜上所述,對于社區糖尿病患者,給予中醫護理干預,可以將患者的空腹血糖以及糖化血紅蛋白等系列血糖水平顯著降低,可以獲得確切的血糖護理干預效果,顯著提高社區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質量。
對于社區糖尿病患者,給予中醫護理干預,同常規護理方法進行比較,其表現出諸多的優點,表現出操作簡單、治療效果顯著以及作用持久等系列優點。
糖尿病作為一種慢性疾病,對患者長時間給予飲食控制,針對患者的血糖水平可以進行有效控制,有效降低患者出現疾病并發癥的概率,將生存質量顯著提高。
通過給予中醫護理干預,針對患者的七情過極可以進行有效糾正,針對患者的平和心態轉變可以進行有效保證,將患者的生活方式進行有效改善,將機體進行有效改善,將患者的局部血液循環進行有效改善,針對糖尿病疾病發揮顯著的預防效果。
本次研究中,采用中醫護理干預的觀察組社區糖尿病患者同采用常規護理的對照組社區糖尿病患者進行比較發現,在血糖變化方面,兩組患者之間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在護理療效方面,兩組患者之間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從而證明,中醫護理干預的有效實施,可以將患者的空腹血糖以及糖化血紅蛋白等系列血糖水平顯
[1] 賀 林,紀永江.護理程序法在社區糖尿病患者管理中的應用效果研究[J].中國全科醫學,2012,15(1):105-106,109.
[2] 何文靜,王愛民,葉洪江,等.延續性護理在社區糖尿病患者中運用效果的系統評價[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5,31(12):880-885.
[3] 劉薇薇,王媛媛,陳君逸,等.北京市社區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現況調查[J].中國全科醫學,2013,16(10):1167-1169.
[4] 倪云霞,劉素珍.社區糖尿病患者對自身疾病的關注狀況及影響因素探討[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5,31(23):1761-1764.
[5] 任麗青.對社區糖尿病患者進行人性化護理的效果研究[J].當代醫藥論叢,2016,14(1):62-63.
[6] 李俊杰,孔桂花,易紹亞,等.以家庭為單元的護理管理在社區糖尿病患者中的應用效果觀察[J].海南醫學,2013,24(14):2175-2176.
[7] 趙曉霜,李春玉,李彩福,等.社區糖尿病患者健康素養和自我效能對健康狀況影響的路徑分析[J].中華護理雜志,2013,48(1):63-65.
本文編輯:吳宏艷
R473.2
B
ISSN.2096-2479.2017.11.3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