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 祺,韓正風,李偉東*
(新疆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新疆 烏魯木齊 830054)
造口皮膚工具在回腸造口護理中的應用
裴 祺,韓正風,李偉東*
(新疆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新疆 烏魯木齊 830054)
目的 探究造口皮膚工具在回腸造口護理中的應用效果。方法 選取我院在2016年1月~12月進行腸造口手術的患者66例患者作為研究對象,用數字法分為兩組,實驗組與對照組,每組各33例,觀察兩組患者的造口周圍的皮膚情況以及并發癥的發生率。結果 實驗組患者的皮膚情況DEM評分明顯優于對照組,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實驗組患者的造口皮膚并發癥的發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造口皮膚工具在回腸造口護理中的應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不僅可以緩解造口周圍的皮膚問題,還能夠降低造口周圍皮膚并發癥的發生率,應該在臨床中大力推廣。
造口皮膚工具;回腸造口;護理
回腸造口就是將回腸的末端掏到腹壁外側做一個造口,同時能夠達到通過造口將回腸內的廢物排泄掉的目的[1]。就目前的醫療技術而言,經過回腸造口手術后,具有比較高的并發癥發生率,這主要是因為造口中的排泄物通常情況下是水樣的或者是半成型狀態的,而排泄物中會含有消化酶,消化酶會侵蝕皮膚,在接觸到皮膚而患者不知情的情況下,不到一個小時就會對皮膚造成傷害,例如,潰瘍、腐爛等癥狀,比較輕的癥狀就是會導致皮炎的發生,對患者的生活造成嚴重的影響。本文將對造口皮膚工具在回腸造口護理中的應用效果進行探究,現將具體的探究結果進行如下報道。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在2016年1月~12月進行腸造口手術的患者66例患者作為研究對象,用數字法分為兩組,實驗組于對照組,每組各33例。實驗組男性患者18例,女性患者15例,平均年齡為(53.24±3.56)歲;對照組中男患者21例,女性患者12例,平均年齡為(50.28±5.02)歲。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差異均不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可以進行比較。
1.2 方法
對照組的患者進行常規的護理,在患者術后進行第一次造口袋更換時,需要責任護士根據造口治療醫師的指導進行,并根據醫囑對患者進行護理,并囑患者的家屬對其造口袋進行密切監視,防止出現滲漏的情況。在患者出院前指導患者的家屬為患者更換一次造口袋。
對實驗組患者采取的護理措施與對照組相同,不同的是實驗組的患者采用造口周圍皮膚評估工具,其主要包含兩個部分,一個部分為DET評分,另一部為AIM指南。DET評分可以評估造口底盤粘貼皮膚的異常面積以及受損程度,包括變色、侵蝕或者是腐爛、增生。每一項內容皮膚評估工具都會對其進行評估,得分越低評分越正常。AIM是皮膚護理指南,根據患者造口周圍的皮膚異常進行分類。實驗組的護士主要是根據DET評分進行記錄,發現問題進行及時治療,同時可以根據AIM護理指南對患者以及患者家屬進行健康教育,并向患者家屬指導皮膚造口工具的使用方法,同時在患者出院前指導患者家屬給患者更換以及佩戴一次造口袋,發現問題及時回醫院進行就診。
1.3 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患者造口周圍的皮膚情況,同時統計患者皮膚并發癥的發生情況。
1.4 療效評價標準
兩組患者的造口周圍的評價標準主要根據DIM評分進行判斷,評分越低患者造口周圍的皮膚狀態越好,兩組患者的皮膚的并發癥發生率可以通過患者造口周圍皮膚的臨床癥狀進行判斷,例如,紅腫、皮炎等癥狀[2]。
1.5 統計學方法
所有數據均采用SPSS 21.0軟件進行統計分析,兩組患者的DIM評分平均值±標準差(±s),采用t檢驗,兩組患者皮膚并發癥發生率以百分率(%)表示,采用x2檢驗,若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造口周圍皮膚DEM評分比較
實驗組患者的皮膚問題評分明顯優于對照組,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具體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造口周圍皮膚DEM評分(±s,分)

表1 兩組患者造口周圍皮膚DEM評分(±s,分)
組別 n DEM評分實驗組 33 9.35±2.56對照組 33 16.38±4.02 T值 - 8.476 P值 - 0.000
2.2 兩組患者的皮膚并發癥發生率比較
實驗組患者的造口皮膚并發癥的發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在實驗組33例患者中,有2例患者發生造口周圍發生紅腫、皮炎等癥狀,皮膚并發癥發生率為93.94%,對照組中,8例患者發生皮膚并發癥,并發癥發生率為76.76%,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x2=4.242,P=0.039)。
患者可以根據皮膚工具的DEM評估以及AIM造口周圍皮膚的護理指南進行護理,皮膚護理工具具有簡單、易操作的特點,通過皮膚護理工具可以使患者造口周圍的皮膚情況的得到及時監測,通過監測可以及時了解到患者造口周圍的皮膚情況,一旦發生問題,可以對患者進行及時治療,從而降低患者造口周圍皮膚并發癥的發生情況。
通過本文的探究可以了解到,造口皮膚造口工具可以對患者進行更好地護理,患者家屬也可以根據DEM評分時刻關注到患者造口周圍的皮膚情況,同時也可以根據AIM護理指南對患者造口的情況進行簡單的處理,這就提高了患者的自我護理的能力,給患者的生活減輕了負擔[3-5]。從本次探究的數據中可以得出,使用造口皮膚護理工具的患者造口周圍的皮膚狀態要比不使用皮膚護理工具的患者要好,同時患者皮膚并發癥的發生率也要低于沒有使用的患者。
綜上所述,造口皮膚工具在回腸造口護理中的應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應該在臨床中大力大力推廣。
[1] 肖梅玉,孫曉敏.3M無痛保護膜和造口粉在回腸造口護理中的應用[J].醫藥前沿,2016,6(11):297-298.
[2] 馬璽燕,彭 超.凸面底盤在回腸造口皮膚黏膜分離護理中的應用[J].護士進修雜志,2016,31(11):1045-1046.
[3] 甘紅霞,劉曉文,鄭 靜,等.1例回腸造口術后切口裂開合并重度皮膚黏膜分離患兒的護理[J].中華護理雜志,2015,50(9):1137-1139.
[4] 王倫英,連方方,邱彩萍.運用造口皮膚工具評估處理15例造口周圍皮膚問題的臨床體會[J].中國醫藥指南,2012.32.585-586.
[5] 劉艷華,王雪松.四步教學法對造口周圍皮炎的影響[J].中國保健營養(下旬刊),2014.05.2709-2709,2710.
本文編輯:吳宏艷
473.6
B
ISSN.2096-2479.2017.11.61.02
李偉東,女,漢族,主管護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