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曉麗
(蘇州大學附屬第二醫院,江蘇 蘇州 215000)
個性化護理應用于前置胎盤患者護理中的價值評價
劉曉麗
(蘇州大學附屬第二醫院,江蘇 蘇州 215000)
目的 探討個性化護理干預在前置胎盤患者護理中的應用效果。方法 將2016年5月~2017年3月我院收治的前置胎盤患者78例分為兩組,對照組39例應用常規護理,觀察組39例應用個性化護理模式,比較兩組患者母嬰結局,包括產前、產后的陰道出血、產褥感染、胎盤置入、新生兒體重及Apgar評分等。結果 觀察組的母嬰整體狀況要明顯優于對照組(P<0.05)。結論 在前置胎盤患者的臨床護理中,全面落實個性化護理模式,可延長產婦孕期,改善母嬰結局,提高圍產兒的生存率,應將個性化護理作為前置胎盤患者的首選護理模式予以推廣。
前置胎盤;個性化護理;價值評價
前置胎盤是妊娠期間最嚴重的并發癥之一,是指孕產婦在妊娠28周之后,胎盤出現下移,非常接近宮頸內口甚至覆蓋住了宮頸內口[1]。胎盤的異常附著位置,很容易導致產婦休克、大出血,嚴重者甚至會出現胎兒呼吸窘迫,使母嬰的生命安全同時遭到威脅。大量臨床實踐證明[2],個性化的護理方案對前置胎盤患者意義重大,能夠明顯減少并發癥,改善母嬰結局,提高胎兒存活率。為此,我院將個性化護理應用于胎盤前置患者的臨床護理中,現作出如下報告。
1.1 一般資料
本研究對象為2016年5月~2017年3月我院收治的前置胎盤患者78例,經彩超檢查,所有患者的臨床癥狀均與胎盤前置相符,自確診起至完成分娩,產婦均于我院接受臨床護理干預,且均為單胎妊娠,排除心、肝、腎等重大器官疾病者與伴有其它嚴重疾病者,所有患者對本研究內容知情并自愿參與。根據不同的護理方案將其分為兩組,對照組39例,年齡22~36歲,平均年齡(29.3±1.7)歲;孕周30~39周,平均孕周(35.4±0.7)周;其中初產婦與經產婦分別為45例、32例,1例患者曾接受過剖宮產手術;15例邊緣性前置胎盤、18例部分性前置胎盤、6例完全性前置胎盤。觀察組39例,年齡24~35歲,平均年齡(28.8±2.1)歲;孕周32~38周,平均孕周(35.1±1.2)周;其中初產婦與經產婦分別為40例、29例,9例患者曾接受過剖宮產手術;19例邊緣性前置胎盤、13例部分性前置胎盤、7例完全性前置胎盤。綜合比較兩組研究對象的臨床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本院全部接受常規產科護理,比如常規產前檢查、健康知識教育等,觀察組另行個性化護理如下:①個性化的營養護理:護理人員應反復叮囑患者保證絕對的臥床休息,盡量采取左側臥的體位,告知患者切勿劇烈運動或者做大幅度的肢體動作,以免發生產前大出血,每天清洗會陰部。結合患者的個體差異對其進行飲食營養指導,為患者提供合理的飲食方案,保證每日攝入足夠的粗纖維食物,防止便秘,鼓勵患者多食用含有維生素、蛋白質與礦物質的食物,提高自身抵抗力[3];②個性化的病情護理:護理人員每隔4 h觀察一次患者的臨床體征,詢問其生理、心理方面的感受,檢查胎兒的肺成熟、胎心、身體發育等是否良好,若有必要,可對患者行間斷性地氧氣支持,仔細查看患者是否存在陰道出血,出血量、性狀等,若發現異常情況應在第一時間內告知醫生;同時重視急救護理,備好急救所需的一切物品,保證患者病情嚴重時能夠得到有效、及時的救治;③個性化的心理護理:根據患者的學歷水平、理解能力、受教育程度對其采取引導性的心理干預,用通俗易懂、深入淺出的語言向患者講解與胎盤前置相關的知識,如發生原因、治療與護理方法、需要注意的問題等;通過與患者交流保胎方面的知識,讓其觀看胎兒影像圖等方法來疏導患者的負性情緒。
1.3 觀察評定標準
比較兩組患者母嬰結局,包括產前、產后的陰道出血、產褥感染、胎盤置入、新生兒體重及Apgar評分等。
1.4 統計學方法
本研究應用SPSS 19.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處理,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百分數(%)表示,采用x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兩組患者的母嬰結局比較,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的母嬰結局比較(±s)

表1 兩組患者的母嬰結局比較(±s)
Apgar評分觀察組 3(7.6) 4(10.2) 0(0) 1(2.5) 3.4±0.5 9.8±0.6對照組 15(38.4) 19(48.7) 6(15.3) 4(10.2) 2.7±0.2 7.1±0.4 P <0.05 <0.05 <0.05 <0.05 <0.05 <0.05分組 產前出血 產后出血 產褥感染胎盤置入新生兒體重(kg)
前置胎盤對患者身體影響非常大,且發病率不斷提升,嚴重危害患者的健康,造成新生兒、產婦陰道出血等嚴重癥狀。胎盤附著位置與子宮非常接近,或者已經覆蓋住了宮頸內口,以至于胎盤所處的位置要比胎兒先露的部位低,這種妊娠情況在臨床中被稱之為胎盤前置,同時這又是導致產婦產前、產后大出血、產褥感染、胎盤置入乃至新生兒死亡的主要原因[4],對母嬰雙方的預后極其不利。
在主觀、客觀等多方面因素的影響下,近年來胎盤前置的發病率始終居高不下,且仍然呈現出逐漸上升的趨勢,而針對胎盤前置的治療方法,目前卻沒有確切的研究[5],臨床應用最多的是期待療法,最終的治療目的是盡量減少產婦的并發癥,保證母嬰生命。科學、恰當、正確的護理措施對前置胎盤患者意義重大,更是改善母嬰結局的主要手段。本研究觀察組患者接受了個性化的護理干預,其產前、產后的陰道出血、產褥感染、胎盤置入、新生兒體重及Apgar評分等母嬰整體狀況要明顯優于對照組(P<0.05)。提示在前置胎盤患者的臨床護理中,全面落實個性化護理模式,可延長產婦孕期,改善母嬰結局,提高圍產兒的生存率,應將個性化護理作為前置胎盤患者的首選護理模式予以推廣。
[1] 閆 敏.個性化護理干預在前置胎盤患者護理中的應用[J].國際護理學雜志,2016,35(14):1921-1923.
[2] 胡 慧.個性化護理對前置胎盤患者的應用意義探討[J].中國保健營養,2016,26(16):225.
[3] 鄒冬梅.前置胎盤患者護理中個性化護理干預的應用[J].飲食保健,2016,3(19):161.
[4] 楊俊娟.個性化護理干預在前置胎盤患者護理中的應用[J].現代養生(下半月版),2016,(10):198.
[5] 黃美鳳,韋靜.淺談38例前置胎盤的護理分析[J].中國保健營養(中旬刊),2014,(7):4402-4403.
本文編輯:吳宏艷
R473.71
B
ISSN.2096-2479.2017.11.9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