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 蘭
(蘇州大學附屬第二醫院,江蘇 蘇州 215000)
產后大出血救治中的護理配合體會
姚 蘭
(蘇州大學附屬第二醫院,江蘇 蘇州 215000)
目的 探討產后大出血救治中的護理配合。方法 回顧性分析2016年一年中我院收治的產后大出血患者100例的臨床資料,研究如何在產后大出血的救治過程中進行恰當的護理配合。結果 本組100例產后大出血患者,無人死亡,全部救治成功,除1例患者羊水栓塞必須切除子宮外,其余99例均痊愈出院。結論 護理人員需對產后大出血的指征與特點有詳細的了解,監測好產婦圍產期的臨床體征,對出血量做出正確的評估,若出現產后大出血癥狀,護理人員應保持冷靜的頭腦,用專業的護理操作配合醫生積極搶救產婦,通過正確、恰當的護理措施減少并發癥,挽救產婦生命。
產后大出血;護理;救治;配合
產后大出血的評判標準為:在分娩后的24 h內,產婦陰道的流血量>500 mL[1]。產后大出血經常發生在娩出胎兒到娩出胎盤的這段時間,或者是分娩后的2 h內[2],這也是臨床常見的產科并發癥,假如沒有對產婦實施及時、恰當的救治,產婦很有可能會因此失去生命。本文選取2016年一年中我院收治的100例產后大出血患者為研究對象,對其臨床資料進行全面、詳細的分析,尋找產后大出血的原因,并探討在救治過程中的護理配合,現作出如下報告。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6年一年中我院收治的100例產后大出血患者為研究對象,產婦年齡22~38歲,平均年齡(29.7±2.4)歲;孕周32~41周,平均(37.2±3.4)周;初產婦59例、經產婦41例;自然分娩42例、陰道助產30例、剖宮產28例。本組產婦均符合產后大出血的診斷標準,且伴有程度不一的頭暈、面無血色、低血壓、脈搏異常等癥狀。
1.2 方法
本組100例產婦在出現產后大出血后,均取平臥位,雙足略高于頭部,促進下肢靜脈血液的回流;按摩患者子宮,促進子宮收縮,實現止血效果;宮縮素通過宮頸靜脈滴注或者肌肉注射,靜滴止血芳酸500 mg;對于出血量大且伴有休克癥狀的產婦,可給予其靜脈滴注低分子右旋糖酐或者高滲糖,若仍然無法有效止血,則對產婦進行子宮填塞紗布治療。
1.3 觀察指標
分析產后大出血的原因并探討護理配合措施。
1.4 統計學方法
應用SPSS19.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處理,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百分數(%)表示,采用x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本組100例產后大出血患者,無人死亡,全部救治成功,除1例患者羊水栓塞必須切除子宮外,其余99例均痊愈出院?;颊叱鲅考s為1500~3300 mL,其中68例產婦在分娩結束的2 h內發生大出血,其余32例產婦在分娩結束的2 h之后發生大出血,見表1。

表1 產后大出血原因分析
①急救護理:針對大出血且伴有休克表現的患者,護理人員應告知其取平臥位,蓋好被褥,并接受氧氣支持。建立靜脈通道兩條,靜脈穿刺的針頭選擇大號;結合產婦出血特點及臨床表現決定是否要將靜脈切開[3],以此讓輸血通道保持暢通。為產婦抽血并檢測出血型,準備好輸血所需的醫療用品,注意監測產婦的血壓、呼吸、心率、脈搏、子宮復舊情況等,詳細記錄監測結果;
②體位與吸氧的護理:協助患者擺放合適的體位,雙腳可略微高于頭部,有利于血液回流,可保證呼吸道的通暢,叮囑患者注意保暖,不要著涼,給予患者持續地氧氣支持,將氧流量控制在4~6 L/min,根據產婦臨床表現決定是否戴面罩或氣管插管;氧氣支持期間需嚴密監測產婦的體溫、尿量、臉色、指甲與口唇色澤等;若產婦出現休克征兆,應在第一時間內告知醫生;
③病情監測:重視產婦的臨床病情護理,全程監測其血壓、膚色、意識、神智、呼吸、尿量、脈搏等,若產婦陰道出血,應準確記錄出血量,觀察產婦的子宮收縮是否乏力,子宮是否存在壓痛感,惡漏的量、性狀等,全面掌握產婦的手術切口與會陰部位的情況;將產婦的臨床特征、病情變化等詳細告知醫生,遵醫囑酌情給予產婦抗生素,為產婦做好會陰部的清潔衛生,叮囑產婦保證充足的睡眠與愉悅的心情;
④心理護理:通常情況下,產婦面對自身大出血,很容易滋害怕、驚慌無措等心理,以至于精神時刻處于高度緊張的狀態,嚴重者甚至會在短時間內休克昏迷[4]。針對產婦出現的這些心理與情緒,護理人員應給予其針對性的心理干預,向產婦講解產后大出血的發生原因、治療措施、注意事項等,以此緩解產婦的緊張心情;對產婦合理的個人訴求應盡量滿足,隨時與其交流溝通,讓產婦盡量保持平和的心態,積極、主動地配合治療;
⑤防感染護理:由于大出血會降低產婦的機體免疫力,加之一系列的侵入性治療操作,極易引起產婦感染[5]。為此,護理人員首先應做好室內消毒工作,為產婦創造干凈、衛生的治療環境,每日開窗通風半小時,保持室內空氣新鮮,勤換床單被褥,保證產婦的個人用品干凈整潔;行陰道內或宮腔內的護理操作時,必須謹遵無菌原則,嚴格遵醫囑為產婦使用抗生素,定期做體溫、血常規檢查。
導致產婦死亡的主要原因就是產后大出血,而引起大出血的原因則主要是子宮收縮乏力,本研究中有70%的產婦是由于宮縮乏力導致的產后大出血,經及時、有效的治療,100例產婦無人死亡,全部救治成功,除1例患者羊水栓塞必須切除子宮外,其余99例均痊愈出院。
綜上所述:產后大出血是一種常見的臨床疾病,發病迅速且病情危重,如果不能及時治療,則會嚴重影響產婦的生命健康。護理人員需對產后大出血的指征與特點有詳細的了解,監測好產婦圍產期的臨床體征,對出血量做出正確的評估,若出現產后大出血癥狀,護理人員應保持冷靜的頭腦,用專業的護理操作配合醫生積極搶救產婦,通過正確、恰當的護理措施減少并發癥,挽救產婦生命。
[1] 陳 浩.產后大出血救治過程中的護理配合研究[J].醫學信息,2015,28(52):183-184.
[2] 李曉麗.產后大出血臨床救治中的護理配合[J].中國實用醫藥,2012,07(4):233-234.
[3] 周貴芬.48例產后大出血臨床救治中的護理配合體會[J].中國保健營養(下旬刊),2012,22(11):4530-4530.
[4] 梅 紅.產后大出血臨床救治中的護理配合問題探討[J].現代養生B,2015,(1):158.
[5] 陳利娜.產后大出血臨床救治中的護理配合[J].中外醫療,2013,32(26):153,155.
本文編輯:劉欣悅
R473.71
B
ISSN.2096-2479.2017.11.11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