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美濃,羅 倩,潘靜霞,李 歡,黃群愛*
(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yī)院,廣東 廣州 510630)
同伴教育對乳腺癌患者自我效能感的影響研究
鐘美濃,羅 倩,潘靜霞,李 歡,黃群愛*
(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yī)院,廣東 廣州 510630)
目的 探討同伴教育的健康教育模式對乳腺癌患者自我效能的影響,尋找更有效的方法提高患者自我效能,從而改善其生活質量。方法 按照手術先后順序將80名乳腺癌患者分為干預組和對照組各40例,對照組患者實施常規(guī)健康教育,干預組實施同伴教育,分別對干預前后乳腺癌患者的自我效能感進行評價并比較。結果 干預組的自我效能水平高于對照組的,同組干預前后以及組間干預后比較均具有顯著性差異(P<0.05)。結論 同伴教育的健康教育模式可以提高乳腺癌患者的自我效能感,提高護理效果,改善患者生活質量。
同伴教育;乳腺癌;自我效能感
《2015年中國腫瘤登記年報》數據顯示,我國登記地區(qū)女性乳腺癌發(fā)病率為37.86/10萬,占女性全部惡性腫瘤發(fā)病的17.10%,發(fā)病率的增長速度是世界平均水平的2倍,乳腺癌逐漸成為中國女性的頭號殺手。精準醫(yī)療時代的到來,大大減輕了乳腺癌患者身體上的痛苦,但依然存在心理上的困擾。自我效能感作為心理健康的一個評估角度,已成為評價乳腺癌患者心理健康的指標之一,國內外研究已證實自我效能與生活質量之間相互影響、相互制約,可以通過提高患者的自我效能,指導患者采用積極的應對方式來改善其生活質量[1,2]。目前已有研究主要通過中醫(yī)情志護理[3]、健康教育、言語鼓勵、情緒疏導等方式來提高乳腺癌患者的自我效能[4],方法比較抽象且傳統(tǒng)。本研究通過對乳腺癌患者進行充分評估,認為“同伴教育”[5]的健康教育模式可以提高患者的自我效能水平,現報告如下:
Schwarzer[6]定義自我效能為個體應付各種不同環(huán)境的挑戰(zhàn)或面對新事物時的一種總體性的自信心,它能影響人的行為。也就是對于自身處理各種不同情況的能力的自信和信念。Bandura[7]認為人們的自我效能感主要是通過親歷的成功經驗、替代性經驗、言語鼓勵、生理和情緒狀態(tài)而建立的,而其中來自個人的親身經歷對自我效能感的影響力度最大,成功的經驗有利于提高自我效能感[8]。基于這個理論基礎,本研究試圖從增加患者成功經歷的角度開拓提高患者自我效能感的方法。
本研究的干預模式:主要通過把干預組的乳腺癌患者培養(yǎng)成有成功經驗的同伴教育者,再讓這批“教育者”為新的一批患者作乳腺癌相關健康教育,進一步增加干預組患者的成功體驗,從而提高其自我效能水平。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6年1月~2016年10月在我科接受治療的乳腺癌患者80例,按照手術前后順序分成干預組和對照組各40例。干預組平均年齡(39.23±4.12)歲;對照組平均年(40.15±4.08)歲。納入標準:(1)年齡≥18歲的女性患者;(2)確診為乳腺癌,本人了解病情且術后病情穩(wěn)定;(3)無精神疾病;(4)患者知情同意,自愿參與研究。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1.2.1 調查方法
采用問卷調查法,對患者采用統(tǒng)一的指導語,患者完成問卷后,當場回收問卷并檢查其完整性。調查問卷包括一般資料和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9]。一般資料包括:年齡、文化程度、費用支付方式等。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共10個項目,問卷采用Likert 4級評分法,各項目均為1分~4分,得分越高說明一般自我效能感越好。
1.2.2 干預方法
對照組實行常規(guī)護理,常規(guī)心理護理措施:①深入評估,增進醫(yī)患感情,幫助疏導患者不良情緒②全面普及疾病知識,降低患者疾病不確定感③對患者家屬進行健康教育,鼓勵其給予 患者更多社會支持④矯正患者自我認知,引導患者多與樂觀患者交流,放下形象負擔,積極回歸社會。
干預組在常規(guī)護理的基礎上增加以下干預護理措施:
①管床護士幫助患者設立恢復健康的階段性目標。如功能鍛煉可分為以下4個目標:術后1-3d:握球運動、內外旋轉手腕、上下屈伸前臂;術后4~7天:肘部運動:肘部以腰為支撐,手臂抬高放置對側胸前、同側耳朵,可用患側手洗臉、刷牙、進食;術后第8~10天:往前、往后旋轉肩部;上臂抬高能與地面平行; 術后第11~14天:手指爬墻運動,直至患側手指能高舉過頭;健側手握患側手腕至腹前,可抬高至胸前平屈,盡力前伸。每個階段先由責任護士向患者講解和演示,達標后給予表揚和獎勵。②由個案管理師檢查其是否達標,并指導其為其他患者作相關乳腺癌健康教育的方法和技巧,培養(yǎng)其成為同伴教育者。③由個案管理師安排每周兩次的健康教育活動,活動包括小講課和功能鍛煉。小講課由干預組的“教育者”輪流負責講解與分享疾病相關知識、康復經驗、疏通不良情緒的方法、康復鍛煉要點及淋巴水腫預防措施。功能鍛煉則由干預組的同伴教育者一對一給對照組患者講解和演示,直到他們掌握。④由個案管理師總結每次活動,補充當天同伴教育者遺漏的知識點,評估對照組的“學生”患者掌握的情況和表揚干預組“教育者”患者的成果。
1.2.3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20.0統(tǒng)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分析,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組別 例數 干預前 干預后 P干預組 40 21.75±6.07 30.45±6.74 <0.05對照組 40 21.65±6.51 25.18±6.68 <0.05 P> 0.05 <0.05
干預前患者的自我效能感水平較低,實施干預后,患者的自我效能有所提高,并且同組干預前后以及組間干預后比較均具有顯著性差異(P < 0.05)。
目前國內外調查結果顯示,乳腺癌患者及其家屬存在嚴重的心理障礙,手術與放化療等治療給身體帶來的不適、昂貴的醫(yī)療費用、自我形象的紊亂、社會角色的缺如等都給患者心理帶來很大的沖擊,甚至不能正確面對疾病和接受治療[10]。自我效能理論是一種心理行為的思想和方法[11], 提高患者自我效能感能激發(fā)患者治療的信心和決心,遇到困難可以采取正確的應對方式,主動參與、積極配合各種治療與護理,改善生活質量[12]。
同伴教育(peer education)是指具有相同性別、相似年齡、相同背景、共同經驗、相似生理狀況或由于某種原因使其有共同語言的人在一起分享信息、觀念或行為技能,以實現教育目標的一種教育形式[13]。已有研究證明同伴教育可以提高乳腺癌患者的生活質量[4]。由以上研究結果可見,此模式下的護理結果有利于教育者與被教育者。在“教育者”方面加深了患者對疾病的了解,增加了他們成功的經驗和戰(zhàn)勝疾病的信心,提高了他們的自我效能感;在“被教育者”方面,他們更容易接受并掌握來自于有同種疾病經歷的伙伴的教育,提高了教育效果。另外,這種護理模式還可以減輕護士的工作量,提高護理效率。因此,培養(yǎng)病患主動參與健康教育,成為同伴教育者的護理模式值得深入研究及拓展。
[1] 劉 軍,李幼輝.持續(xù)性軀體形式疼痛障礙腦影像學研究進展[J].中國疼痛醫(yī)學雜志,2012,18(5):311-313.
[2] Taylor G j,Bagby M,Parker j D.The alexithymia construct:a po tentialparadigm for psychosomatic medicine[J].Psychosomati cs,1991,32(2):153-164.
[3] 陶文華,李 燕.情志護理對乳腺癌患者自我效能感的影響[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5,08(37):129.
[4] 趙美燕.增強自我效能對乳腺癌患者術后功能鍛煉依從性的影響[J].中華現代護理雜志[J].2011,17(17):2046-2048.
[5] 黃群愛,練榮麗,鐘美濃等.同伴教育在提高乳腺癌化療病人的生活質量中的應用[J].全科護理,2016,14(3):229-231.
[6] Schwarzer R.Measuring optimistic self-beliefs: A Chinese adaptation of the general self-efficacy scale[j].Psychologia:A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sychology in the Orient,1995,38(3):174.
[7] Bandura A.Social cognitive theory: An agentic perspective[J].Asian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2002,2(1):21.
[8] 王汕珊,梁麗梅,張全英.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中應用自我效能理論的效果研究[J].吉林醫(yī)學,2009,30(20):2443.
[9] Cheung S K,Sun S Y.Assessment of optimistic self-beliefs:further validation of the Chinese version of the General Self Efficacy Scale[J].Psychol Rep,1999, 85(3 Pt 2):1221-1224.
[10] 何曉玲,徐錦江,鄒凌云等.乳腺癌患者術后自我效能、應對方式及生活質量的相關性研究[J].疾病的心理治療,2014,2(35):71-79.
[11] 楊廷忠,施衛(wèi)星,許亮文.自我效能增強:臨床護理的一種思路和方法[J].中華護理雜志,2004,39(5):393-396.
[12] 楊婭娟,李惠萍,吳衛(wèi)琴,等.乳腺癌患者自我效能和社會支持的相關性研究[J].安徽醫(yī)藥,2014,18(1):174-176.
[13] 肖華,黃炎炎,方定志.談艾滋病同伴教育及體會[J].學教育探索,2005,4(5):348-350.
本文編輯:李 豆
Peer education affects the self-effcacy of breast cancer patients
ZHong Mei-nong,luo Qian,PanJing-xia,liHuan,HuangQun-ai*
(Sun yat-sen university hospital,Guangdong Guangzhou 510630,China)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peer education on the self-effcacy of breast cancer patients,and fnd a more effective method to improve the self-effcacy of patients, so as to improve their quality of life. Methods 80 patients with breast cancer were divided into interven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40 cases) according to the order of operation.routine health education in control group and peer education in intervention group were carried out.selfeffcacy of breast cancer patients before and after intervention was evaluated and compared.Results The self-effcacy level of the intervention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P<0.05).Conclusion The health education model of peer education can improve the self-effcacy of breast cancer patients,improve the nursing effect and improve the quality of life.
Companion education;Breast cancer;self-effcacy
R473
A
ISSN.2096-2479.2017.19.8.02
黃群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