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芹
(泗洪縣人民醫院,江蘇 宿遷 223900)
人性化護理在泌尿外科護理中的臨床應用效果觀察
李 芹
(泗洪縣人民醫院,江蘇 宿遷 223900)
目的 觀察人性化護理在泌尿外科護理中的臨床應用效果。方法 隨機抽取我院收治的78例泌尿外科患者,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對照組行常規護理,觀察組行人性化護理。結果 經過護理后,觀察組與對照組的總滿意率的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對泌尿外科患者實施人性化護理,可以減少患者護理后不良事件,提高患者的護理滿意度,提升泌尿外科臨床護理質量,具有比較顯著的護理研究意義。
人性化護理;泌尿外科;護理效果
在醫療衛生事業快速發展的基礎上,人性化護理作為新興護理方法,逐漸被廣泛應用到臨床中[1]。本研究為探討人性化護理在泌尿外科護理中的效果,選擇78例患者進行研究,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隨機抽取我院2015年11月~2016年9月收治的78例泌尿外科患者,將其作為本次的研究對象,經過患者和家屬的同意,由護理人員隨機將其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其中觀察組39例,男24例,女15例,年齡20~86歲,平均年齡(42.34±10.71)歲。對照組39例,男25例,女14例,年齡21~87歲,平均年齡(41.02±10.56)歲。經過對兩組患者相關資料的對比分析,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1)對照組行常規護理。第一,護理人員要明確泌尿外科住院患者的資料。對住院患者的性別、年齡以及病情等,進行深入的了解,并整理成檔案加以存檔。第二,護理人員要對患者的病房進行及時的消毒和清潔。定期早晚3次為患者的病房消毒,尤其要注意病房內的角落消毒,保證室內的無菌性。第三,護理人員要按時巡視病房。觀察患者在術后可能產生的不良反應,并對患者實施相應的預防護理措施。
(2)觀察組行人性化護理。在常規護理的基礎上,對患者實施以下人性化護理。①實施人性化健康教育護理。護理人員應向患者和家屬講述與泌尿外科疾病相關的知識,包括泌尿外科疾病的發病機制、影響因素以及具體的治療方法,使患者和家屬對泌尿外科疾病具有一定的認識,從而提升患者的自信心。②實施人性化的心理護理。護理人員可以采用醫院自制的心理健康評估表,對患者的心理健康狀況加以測評,通過測評結果明確患者的心理情緒[2]。同時,針對患者的焦慮和抑郁心理情緒,對其實施人性化的活動指導和音樂指導護理。③實施人性化的手術相關護理。護理人員應認真向患者講述泌尿外科手術相關方法,對患者身體進行健康檢查和身體評估,實現對患者身體情況的了解。同時,根據不同泌尿外科疾病患者,對其實施具有針對性的護理。對尿路感染患者,護理人員應明確抗生素感染患者所使用的抗生素類型、藥量等,對患者實施相應的藥物護理;對實施手術治療的患者,應實施生命體征觀察,明確患者的血壓、脈搏等,保證患者生命的穩定。④實施人性化的飲食護理。護理人員要根據患者的疾病和術后身體恢復情況,為患者制定科學合理的飲食表,叮囑患者少服用含鹽量高的食物,多食用諸如水果、雞蛋等富含維生素的食物。
1.3 療效判定
根據《臨床醫藥實踐》制定護理效果判定標準:①十分滿意(80~100分):無不良事件發生,患者的心情愉悅;②滿意(60~79分):不良事件較少,患者的心情一般;③不滿意(60分以下):不良事件增多,患者的心情較差。總滿意=十分滿意率+滿意率。
1.4 統計學方法
本次研究當中的所有數據均采用SPSS 18.0統計軟件進行處理,計數資料以百分數(%)表示,采用x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觀察組十分滿意率、滿意率和總滿意率分別為87.18%、12.82%以及100%。對照組十分滿意率、滿意率和總滿意率分別為79.49%、5.13%以及84.62%。經過護理后,觀察組與對照組的總滿意率的對比,差異顯著(P<0.05)。

表1 兩組患者護理效果滿意度比較[n(%)]
泌尿外科是醫學臨床中較為普遍的科室之一,近年來在人們生活方式日益轉變的新環境下,泌尿外科系列疾病的病發率顯著提升[3]。不少醫療機構為了提升泌尿外科疾病治療效果,通常會對患者實施常規護理,但由于該護理手段相對普遍,其護理效果不是十分顯著。在醫學技術不斷更新的基礎上,人性化護理方法逐漸廣泛應用到臨床中,并能夠取得較為突出的護理效果。為了進一步明確人性化護理的重要性,本研究選取了一定數量的患者展開研究。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總滿意率100%,明顯高于對照組。此種研究結果產生的原因在于,采用常規護理方法的對照組在護理時,僅對患者實施了極為普遍性的護理,缺乏針對性。采用人性化護理方法的觀察組在護理時,則堅持了以患者為護理中心的理念,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為患者實施了具有針對性的人性產生的疼痛進行緩解。本次研究對我院收治的患者分別選擇基礎換藥以及新型敷料換藥,經過研究結果證實,新型敷料對于患者而言,能夠將傷口愈合時間減少,同時可將愈合率進行提升,由此能夠看出新型敷料在對患者進行換藥的過程中具有顯著療效。
新型敷料中包含脂質水膠材料、藻酸鹽類敷料、泡沫類敷料、脂質水膠體材料和銀離子敷料。對患者采用新型敷料換藥的過程中,首先需要對患者進行相應的處理,隨后選擇合理的新型敷料[5]。經過臨床研究后進行如下總結:①如果傷口已經污染,需要對其實施清創以及抗感染治療,隨后對創面進行保護,使得肉芽能夠及時生長。在對新型敷料選擇的過程中,應選擇銀離子敷料或者水膠敷料。②如果患者為潔凈傷口,需要縫合窗口,從而對創面進行相應的保護,與此同時還應選擇透明水膠敷料予以換藥。③如果患者的傷口位置處產生相應的滲出液,并且出現紅色肉芽,需要對創面進行清潔,從而有助于滲液的吸收,以免肉芽出現水腫而產生感染,與此同時需要選擇泡沫輔料或者脂質水膠體材料[6]。④如果患者出現少量的滲出液且出現紅色肉芽,需要確保傷口處于無菌以及濕潤狀態,避免粘連現象的出現,應為患者選擇水膠體材料或者脂質水膠體材料。⑤如果患者為腔隙性傷口或者深傷口,需要填充其腔隙,使得肉芽能夠快速生長,并為其選擇藻酸鹽類敷料,通過無菌稍不以及泡沫敷料對其予以覆蓋。將敷料確定之后,需要依據傷口的情況將敷料修剪為合格規格,使其表現為圓形,對患者進行敷料粘貼的過程中,需要以中心位置進行粘貼,隨后將四周進行撫平,保證敷料和皮膚處于緊貼的狀態,以免產生氣泡。
綜上研究可知,護理人員對外傷患者進行護理換藥的過程中,選擇新型敷料換藥有助于傷口的愈合,從而將并發癥發生率予以降低,進而可將患者換藥次數予以減少,具有臨床應用價值。
[1] 徐 杰.新型敷料用于外傷患者傷口護理的效果分析[J].中國醫藥指南,2014(35):333-334.
[2] 曾 敏.新型敷料用于外傷患者傷口護理的效果分析[J].醫學信息,2015(34):253-253.
[3] 李愛妮,魏惠燕.傷口床準備原則應用于1例脛前區外傷傷口患者的護理體會[J].護理與康復,2015,14(5):492-494.
[4] 宗彩霞,聶立敏,付雪飛.等.水膠體敷料對皮膚創傷愈合的效果觀察[J].河北醫藥,2014(10):1534-1535.
[5] 廖 敏,梁文卿,袁先容,等.新型敷料在傷口護理中的應用[J].中國保健營養,2016,26(27):206.
[6] 屠春香.新型敷料在骨科病人外傷性傷口中的應用[J].今日健康,2016,15(7):214,222.
本文編輯:李 豆
R473.6
B
ISSN.2096-2479.2017.19.8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