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紅玲
(南京鼓樓醫院集團宿遷市人民醫院,江蘇 宿遷 223800)
探討舒適護理模式及實施流程在胸外科護理中的應用
孫紅玲
(南京鼓樓醫院集團宿遷市人民醫院,江蘇 宿遷 223800)
目的 探究舒適護理模式與實施流程在胸外科護理中的應用效果。方法 將本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間收治的62例胸外科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分為兩組研究,對照組30例采用胸外科常規護理干預,實驗組32例采用舒適護理模式,觀察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與WHQOL-BREF評分。結果 實驗組患者護理總滿意率為93.8%,對照組為80.0%,比較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實驗組干預后WHQOL-BREF評分(90.25±2.52)分,對照組(68.52±15.62)分,存在統計學意義(x2=12.302,P<0.05)。結論 胸外科護理中采用舒適護理模式提高了患者護理滿意度,改善了生活質量,值得采用。
舒適護理模式;實施流程;胸外科護理
舒適護理是一種新型的護理模式,集中體現了人性化護理、個性化護理等諸多護理形式,從而使患者心理與生理需求得到雙重滿足,舒適、安全的度過治療期。研究選取本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間收治的62例胸外科患者,實施舒適護理模式取得了滿意效果,現總結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將本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間收治的62例胸外科患者作為此次研究對象,所有患者均與胸外科疾病相關診療標準符合,簽署了知情同意書,自愿接受研究,排除了惡性腫瘤、重度感染、精神疾病病例。將62例患者隨機分為兩組研究,實驗組32例,對照組30例。實驗組中,男18例,女14例,年齡42~69歲,平均年齡(55.5±2.5)歲;對照組中,男17例,女13例,年齡40~67歲,平均年齡(53.5±2.8)歲。兩組患者年齡、性別等一般資料比較無明顯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采用常規胸外科護理,實驗組采用舒適護理模式,具體方法為:
1.2.1 組建舒適護理小組
(1)將系統完善的運行機制與規范的護理程序建立起來,結合胸外科患者病情制定行為規范與量化指標及考核標準。(2)將科學、合理的護理組長機構建立起來,對護理崗位責任管理制度進行完善與落后,每個護理班次、崗位、護理工作環節均將工作責任落實到位。(3)對護理質量進行考核,將考核結果公開,接受患者與家屬監督[1]。
1.2.2 舒適護理模式的實施程序
(1)評估。主要對患者舒適護理需求、對疾病認知情況與對醫護依賴程度進行評估,及時了解并掌握患者行為與思想動態,依據患者不同行為與心理表現制定舒適護理方案,明確舒適護理需求,生理需求中,無痛占首位,需要以更好的服務態度開展心理護理。(2)了解。對患者宗教信仰、心理狀態、家庭地位、社會地位充分了解,與家屬溝通,了解患者性格與行為習慣,與家屬共同開展護理干預,讓患者感受到醫護與家人對自己的關愛。(3)實施[2]。①心理護理。針對患者焦慮、抑郁、恐懼等心理耐心開導,主動傾聽患者傾訴,滿足心理需求,講解胸外科疾病相關知識、治療注意事項等,提高治療依從性。多講解治療成功案例,樹立治療信心。②靜脈注射舒適護理。如果是冰冷的注射液需要事先加溫,以皮膚感覺舒適為宜,注射后密切觀察注射部位有無腫脹、皮疹等,發現異常及時處理,遵循無菌操作,詳細記錄患者身體各指標變化,詢問患者感受,出現頭暈、惡心等癥狀需調慢輸注速度,如果有胸悶或呼吸困難終止輸注,進一步觀察病情。③呼吸道舒適護理。做好咳痰護理,咳痰困難的可以邊拍背邊指導排痰,必要時應用止痛泵或者肌肉注射杜冷丁減輕疼痛。加強口腔護理,及時清理口腔分泌物。
1.3 觀察指標
采用本院自制的滿意度調查問卷對患者滿意度情況進行調查,分為非常滿意、滿意、不滿意三個指標;才用WHQOL-BREF標準進行生活質量評分,總分100分,分數越高,說明生活質量越高。
1.4 統計學處理
應用SPSS 19.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分析處理,計數資料以百分數(%)表示,采用x2檢驗,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護理滿意度情況比較
實驗組患者護理總滿意率為93.8%,對照組為80.0%,比較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具體數據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情況比較(n,%)
2.2 兩組生活質量比較
實驗組患者護理干預后W H Q O L-B R E F評分為(90.25±2.52)分,對照組評分(68.52±15.62)分,存在統計學意義(x2=12.302,P<0.05)。
舒適護理是一種新型護理模式,是通過評估患者心理與生理狀態,為確保患者更為安全、舒適的在醫院接受治療而開展的一種針對性、系統性、全面性的護理模式。除了實施以上舒適護理干預外,還需要對患者生命體征密切監視,重點對心率、血壓、血氧飽和度進行監測,密切觀察患者有無呼吸困難等。避免管道受壓或者彎曲,確保引流管與導尿管通暢。進一步做好對患者及家屬的安撫,多與患者溝通,引導患者將內心想法吐露出來,排解身心壓力,保持良好的心態面對治療,護理人員需要保持積極、客觀、肯定的服務態度,同時多關系、多體貼患者,充分體現出人性化護理,從而提高患者治療依從性[3]。營造良好的住院環境,定
跌倒是一種突發、不自主的、非故意性的體位改變,導致人體發生跌倒的原因較多,即包括外力作用等物理因素,也包括疾病突然發作等生理因素。老年人為跌倒的高發群體,發生后多會引發不良后果。多數研究學者認為導致老年人發生跌倒的主要生理因素為機體平衡能力和下肢肌力下降,因此建議老年人進行適當的健身鍛煉。國外有研究學者指導存在重度跌倒風險的老年人進行健身路徑鍛煉,10周后老年人的跌倒風險得到明顯降低。
核心力量訓練和健身路徑鍛煉均為大眾健身常用的訓練模式,核心力量中的“核心”是指人體的中間環節,即肩關節以下髖關節以上的區域,包含29塊肌肉,擔負著穩定中心、傳導力量等作用。健身路徑鍛煉為常規健身模式,即在一系列健身器材上完成各種指定的健身動作,適合各類人群參加[2]。本次研究對上述兩種健身模式在改善老年跌倒風險中的應用價值進行分析發現,進行核心力量訓練的觀察1組老年人的跌倒指數值低于觀察2組老年人,身體素質指標檢查結果優于觀察2組老年人。
綜上所述,與健身路徑鍛煉比較,核心力量訓練在改善老年人跌倒風險因素中發揮的作用更顯著,能夠有效增強老年人身體素質。
[1] 錢佳佳,王 磊,曹震宇,等.核心力量聯合平衡訓練對老年人動態平衡的影響[J].中國康復醫學雜志,2015,30(5):479-482.
[2] 代 俊.老年人防跌倒健身體操運動干預的實驗研究[J].廣州體育學院學報,2015,35(2):98-101.
本文編輯:吳宏艷
R473.6
B
ISSN.2096-2479.2017.19.10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