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麗琴
【摘要】小組合作學習是新課程提倡的一種有效的學習方式,要真正發揮它的作用,還需要我們老師在實踐中認真思考,不斷探索。本文就如何提高小組合作學習的有效性,談了幾點淺淺的看法。
【關鍵詞】高中語文;小組合作學習;策略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A
作為一名高中一線語文教師,深深地感到語文課是越來越難上,老師在講臺上講得可說是“唾沫橫飛”,底下的學生卻覺得枯燥乏味,將其視為休息課。語文教學依然沉陷于“教師苦教,學生苦學”的泥淖中。因此,語文課堂教學亟須找到行之有效的能改變現狀的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的策略。而合作學習是新課改提倡的教學組織形式之一,被人們譽為“近十年來最重要和最成功的教學改革”?!墩Z文新課程標準》也把“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作為新課程的基本理念。我國古代偉大的教育家孔子曾說“獨學而無友,則孤陋而寡聞”,又說“三人行,必有我師”。心理學家肯定地指出:不會合作就沒有成功。如果我們能有效開展小組合作學習,必然會在很大程度上提高語文課堂的有效性。
那么,什么是小組合作學習呢?顧名思義是一種以“小組”為單位的“合作性”學習,是指將學生個體間的差異當作一種教學資源,為了完成共同的任務,讓學生在自主探索的基礎上,以學習小組為單位,充分展示自己的思維并相互進行交流,把小組中的不同思路進行優化、整合,把個人獨立思考的成果轉化為全組共有的成果,以群體智慧來解決問題的一種互助性學習方式。合作學習的方式被引入課堂,它將改變以傳授為主的教學模式,形成生動、活潑、創造學習的新局面;它將顯示出在培養學生合作意識、自主學習能力等方面的作用與優勢。但要真正將小組合作學習行之有效地開展,絕非易事。平時的教學開展小組合作學習屬于臨時湊合,在合作學習時,小組成員缺乏合作心理,無法進行有效的互動交流;有些小組合作學習時變成了優生唱“獨角戲”,學困生因被忽視而失去思考、發言的機會,不愿參與;有些小組合作學習時在合作之前缺乏必要的準備,就展開討論,合作次序混亂;還有的小組,討論的問題沒有意義與價值,學生在那無所事事,浪費時間。本文就如何提高小組合作學習的有效性,談幾點淺淺的看法:
一、科學建立合作學習小組
根據班級中學生學習能力、興趣、性別、學習水平差異等幾個因素,本著組內異質、組間同質的原則,以前后桌4人為一小組,選取一個成績較為優秀,且具有組織協調能力的學生擔任組長,負責安排小組成員的學習任務,匯報合作學習的成果。
二、選擇恰當的合作學習的時機
小組合作學習要根據教學要求適時而用,不可濫用。有的教學內容需要合作交流,有的教學內容不需要合作交流,只適合老師講解、演示。因此,教師要根據教材和學生的現狀進行選擇。否則合作學習不僅沒有效果,相反還會浪費不少時間,降低課堂學習效果。選擇恰當的合作學習時機相當重要,還有合作學習必須建立在個人獨立學習的基礎上進行。因此,合作學習的關鍵是教師提供合作學習的內容必須適合每位學生,使學生有話講,有一定的爭論性,能激發學生的合作興趣。在課堂上恰當地把握時機,選擇有價值的內容,組織學生進行合作學習。在合作中人人參與,個個發言,相互啟發,取長補短,增加課堂信息交流量,促進學生知識和能力的發展。
三、設計合理有效的合作學習方案
小組合作學習的精髓是通過學生互動使得小組成員共同進步。小組目標是合作學習的內在動機,共同目標是形成小組凝聚力的前提和關鍵。小組成員須通過分工合作、資源共享、角色輪換和集體獎勵等手段創造和諧、有效的學習環境,這樣小組成員不僅要努力達到個人目標,而且要幫助同伴們實現目標。通過相互協作完成共同的學習任務。因此,采用小組合作學習模式,教師要以學習小組為單位制定學習目標,在制定學習目標時要根據課程計劃要求與學生學習情況,讓學生能在有限的時間內完成學習任務,達到學習要求,讓學生獲得成就感。如學習《鴻門宴》一文,可設計如下目標:(1)準確、流利朗讀課文;(2)在學習小組中提出不理解的實詞、虛詞、難句;(3)能對文中人物的思想行為做出自己的評價。另外,教師在小組合作學習時的問題設計也要合理。要使小組合作學習富有意義,要較為準確地把握教材的重難點,了解學生的實際情況。有針對性地設計問題,問題的設計要有討論價值,難易程度適中,盡可能多角度設問。
四、教師適時指導合作學習
學生在開展小組合作學習時,教師該做些什么?教師須深入每個小組適時地給予指導,此時教師可有如下作用:
1.規范指導。對個別不能認真參與交流的學生或是學習小組要及時地加以引導,提出明確要求,以保證合作學習能夠順利進行且不流于形式。2.及時給予表揚鼓勵。教師認真聽取小組成員的討論,從中發現一些富有創意的想法,及時給予表揚鼓勵,促使他們更踴躍地思考、學習,同時也促使其他小組成員更加積極思考。3.排憂解難,引導深化。在合作學習中,學生時常會遇到一些困難,而不能進行深入交流探討,這時就需要老師及時地點撥,幫助他們解決困難。有時學生的交流討論易跑題或是過淺,這時老師可以引導他們深入探討,促進學生發散思維。
五、精心建立并完善評價體系
在小組合作學習中,我們也不能忽視小組合作評價方式,它能有效地提高小組合作學習的有效性,實現高效課堂。我們在運用評價時,既要注意教師的主導作用,也要注重學生的主體作用,同時不能忽視小組評價的借鑒作用。要讓評價發揮出它的多重功能。因此,評價要多方面、多角度,評價方式也可有多種方式。
首先,從評價者來看,有教師的評價,也可有學生的自評和互評。教師的評價對學生參與活動和提高合作學習的質量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教師的評價一定要有鼓勵性、針對性、指導性和全面性。評價時除了從成果進行評價外,更要對學生在合作學習時的態度、方法、參與程度等方面進行評價,對表現突出的小組和個人及時給予充分肯定和生動有趣的獎勵,這就需要老師要更多地關注學生,了解他們的交流、協作情況。另外,對于學生的自評和互評,我們也不能忽視。因為學生看事物和我們成人不同,他們有自己的看法和見解。學生在參與過程中對自己、本組同學的表現在主觀和客觀上都有了解,引進小組的自評、互評,會使評價更公平、公正,也更客觀,更有說服力。同時開展學生互評和自評,使學生在別人的監督下,學生的自尊心和表現欲會促使其在學習過程中更努力表現,對那些學習主動性較差的學生也能起到一定的促進作用。
其次,從評價的方式看,可有口頭上的言語評價,也可用身體語言進行評價??陬^言語的評價能激發學生積極主動地進行自主學習,且能交流師生情感,營造寬松和諧的學習氛圍,堅定學生學習的信心。而肢體語言的評價相比言語評價更直觀,更有感染力。有時一個微笑、一個點頭示意,或對他們豎起大拇指,都有可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再次,評價應及時、具體、客觀。老師及時、積極的評價會給學生以及學習小組帶來繼續學習的動力。而客觀、具體的評價給學生成長和進步帶來益處。如果老師的評價只是一味地討好學生,學生只會認為老師太“假”而不信任老師,甚至與老師產生抵觸心理,這樣的學習效果自然就不好。還有模棱兩可、含糊的評價也不利于學生,如對學生朗讀的評價,只是用簡單的“你讀得真好”,或是學生回答問題不是很準確時,只說“回答得不完全正確”這類籠統的話。而是代之以“你朗讀時能讀出作者的情感”,或是“你朗讀吐字清晰、感情充沛,若能在某方面加以改進會更好”,這樣學生的成果得到了肯定,也給學生今后的努力指明了方向。
以上是我對小組合作學習有效性的一些思考。小組合作學習是新課程提倡的一種有效的學習方式,要真正發揮它的作用,還需要我們老師在實踐中認真思考,不斷探索。
(編輯:龍賢東)endprint